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政府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相当风光和重要的岗位。据笔者查到的资料,白宫新闻发言人起源要比白宫定期新闻发布会早一些。它诞生在19世纪中期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传媒大众化的年代。最初以总统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可以称之为总统新闻发言人。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新闻发言人的总统。后面几位总统的新闻发言人也都以私人  相似文献   

2.
美国前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曾经提到"白宫记者团是任何人所能遇到的最难缠、最尖利、最多疑的一票人马,他们是这个行业的精英."[1]而白宫的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则是白宫记者们和发言人斗志斗勇、互相博弈的最佳平台.笔者拟结合奥巴马执政以来召开的若干场总统记者招待会实例对白宫记者的提问技巧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宋双峰  王绣宇 《新闻界》2004,(5):69-70,72
在美国,有这么一个人——总统可以不见记者,但他必须每天都与记者唇枪舌战;总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不能在记者面前说错半个字。这个人,就是有“白宫之嘴”之称的白宫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禁止《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参加白宫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媒体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 在一个经常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寻常.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拒绝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是因为在总统竞选期间,主流媒体“一窝蜂”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商人出身的他在竞选中几乎是单枪匹马,浴血奋战.《纽约时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在总统选举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不断披露特朗普的丑闻,从而使这位总统带着争议进入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5.
白宫首席发言人的工作,是件绝妙无比的工作,任凭什么诱惑也不能让我放弃这段经历。——白宫前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 1981年3月30日。里根入主白宫刚满10个星期。午饭后,白宫副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请示他的顶头上司吉姆·布雷迪:“是你随总统去呢?还是要我去?”原来,里根总统定于当天下午在劳联——产联建筑业工会全国会议上发表演讲,地点是华盛顿希尔顿饭店。“还是我去吧,”布雷迪告诉斯皮克斯。就在这一天,一位名叫辛克利的青年在希尔顿饭店开枪行刺,里根负伤入院,但不久便痊愈,而他的  相似文献   

6.
每当苏联外交部新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你就会看见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人夹着一个文件包,大步走进新闻中心,把文件包往讲台上一放,将印有白宫印记的一面朝下(据说此文件包是美国总统里根的前首席新闻发言人斯皮克斯所赠),然后用手理一下稀疏的棕色头发,接着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此人就是苏联外交部新闻局局长根纳季·格拉西莫夫。西方驻莫斯科的新闻记者把他比作美国的白宫首席新闻发言人。格拉西莫夫自己也说:“由于克里姆林宫没有新闻发言人,因此我替代了这种角色。”他还说,他已获得正式授权,“可以相机行事”,以便让外国新闻界更全面地了解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苏联国内经济改革的进行,苏联也需要在对外关系方面打开局面。为了让外界更多地了解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情况,改变苏联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放寒假了。尼曼新闻基金会主办的记者进修班也停止了活动,我们乘隙来到华盛顿度假。我们的朋友,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苏珊·歇弗,特地打电话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参加白宫的新闻发布会。她说,白宫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欢迎中国的尼曼研究员(Nieman fellow)去。第二天中午十一时半,她在宾夕法尼亚大街白宫西北门等我们。那天正是里根第二任总统就职典礼后不久,两旁人行道上搭的观礼台还未拆去,我们弯弯曲曲地走到了白宫。迎面走来一群美国记者,我们一眼就瞥见了当前美国最红、家喻户晓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女记者黛娜·索耶。她在里根和蒙代尔为竞选而举行的电视辩论会上,被挑选为向总统提问的记者。黛娜穿着朴素,慢慢地走过来,和其他记者一起,冒着严寒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及新总统就任之际,中国工人出版社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美国新闻记者之王鲍勃·伍德沃德白宫内幕揭秘系列”。伍德沃德一直是披露白宫内幕最权威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常常一出版即跃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此次工人社推出了他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他的成名作《总统班底》,此书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27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名嘴托尼·斯诺正式走马上任成为白宫新任发言人,未来他将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与尖锐的记者们纠缠。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国白宫曾经有一位出了名的首席女记者,她的提问可用“尖酸刻薄”来形容,八届总统面对她都两脚发软。她就是现年85岁的海伦·汤玛斯。特点专揪总统“小辫子”说起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事,许多人都认为白宫的记者们可是给他“行了方便”,没有过分为难。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事实上,当布什每天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批  相似文献   

10.
白宫正着手改变新闻采访人员的出入制度。白宫发言人戴尔·彼得罗斯基说,当现有的1800个特别通行证期满时,白宫打算只给经常报道白宫的传播媒介人员的通行证展期。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有百年历史。1897年,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任命了乔治·B·科特柳为新闻助理,替他准备向新闻界散发的书面声明。1909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每周两次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成了第一位举办正式的、定期的记者招待会的总统。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出现得比较晚。1983年,钱其琛同志担任了外交部的第一位新闻发言人,出发点是“满足对外宣传需要”。随着外交部一场场新闻发布会的举行和一个个新闻发言人的露面,这一制度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到1991年1月,我国为了更充分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组建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曹艳在2010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上刊文,结合奥巴马执政以来召开的总统记者招待会实例,梳理了美国记者,尤其是白宫记者的提问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一是多个问题,环环相扣。白宫记者的提问通常都有两到三个问题组成。每个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新闻应该是什么?——今天白宫应该向媒体发布的"新闻台词"、"新闻关键词"是什么?每天,由美国总统在白宫召开的最高层会议,主要的时间讨论的不是别的,而是通过一个口径、一个关键词,确保美国媒体乃至世界各国媒体与政府都关注的议题。这个由白宫策划出来的议题,把议题设置和新闻选择的权力紧紧地抓在手里。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虽不是为新闻而生,但新闻的确正在成为它的特色之一1998年1月17日是一个值得在新闻史上记录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深夜,麦特·德拉吉向他的世界各地的近5万名新闻邮件订户发送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信息,这个信息同时也放到了他的网站上。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新闻的题头上赫然写着:“世界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5.
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说:总统新闻发布会———无论它有多么不完善———不能是一种特权,而只能是民主政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白宫新闻发布会有时简短,有时冗长;有时充满友好气氛,有时又剑拔弩张;有时和蔼可亲,有时又针锋相对。总统和他的助手们的品格和能力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才得到最严格的考验。在美国,除了国会的监督之外,总统没有义务对他的言论或政策进行解释。总统新闻发布会给了新闻媒体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质疑总统的权威。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统才不得不对所有问题作出回应。除此之外,再没有机会就当天事件向总统发难了。同…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克林顿刚搬入白宫,他最多只能连任一届,也就是说他一家最多可在白宫住八年,这是美国宪法规定的,但白宮另一位住客却可以长住不走,不过他们并非人而是鬼魂。多年来白宮传过不少鬼故事,据说在那里出没的鬼魂包括第2任总统亚当斯的妻子阿比姬、第4任总统麦迪逊的妻子杜莉、第7任总统杰克逊,以及第16任总统林肯,他们不只一次令外国客人和当时住在白宫的总统家人吓一跳。  相似文献   

17.
朱虹 《声屏世界》2010,(6):19-22
新闻发布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直接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使政府的活动更加易于被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新闻发言人是一种传播现象,是一种传播形式,更是一种传播制度。作者作为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的新闻发言人,以自己的实践,阐述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读完该文,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不仅可以理解新闻发言人角色意义,还可以从中领悟出如何利用新闻发言人来完善自己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植根于具体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性质和内涵十分丰富。新闻发言人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新闻发言人是有别于新闻媒体的特殊的、最直接的政府喉舌;新闻发言人还是党和政府、新闻传媒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了62个部委75名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媒体也前所未有地将焦点集中在各个部委的新闻发言人身上。然而要想让新闻发言人制度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加强建立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据悉,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省市自治区中,已制定新闻发布制度的有23个,已设立省级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有20个。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4,(7):46-46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日前,深圳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将全面实施和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据此,市政府将设1名新闻发言人,市外事办、市台办、市政府新闻办也各设1名新闻发言人,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与此同时,各区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也将全部推选出“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