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物理高考复习重点的几何光学问题,说到底就是光路问题.而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其实就是对光路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光路复习的重中之重.透镜成像的作图,一般取几条特殊光线的光路进行研究,从而确定物体的像.中学常用的三条特殊光线是:(1)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后向焦点会聚;(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但是,这种说明较模糊.如: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入射透镜后向什么焦点会聚;通过哪边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为平行光线;对凹透镜成像的作图如何用这三条光线;发光点在主光轴上,如何作图,物体对主光轴的垂直高度大于透镜的线度又如何作图等等,都难得到圆满解答.下面就这几个问题作为透镜成像作图法的延拓,笔者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光学在历届高考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有关透镜成像问题,占高考中光学部分的比重最大,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对透镜成像问题的考查题型大致有:分析判断类;计算类;作图类.本文对这三类问题的解答作简要导析.一、分析判断类问题这类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正确选择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有关透镜成像的基础知识,分析推理严谨.  相似文献   

3.
“透镜成像”考题研究张北春(安徽怀宁县高河中学,246121)“透镜成像”是光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高考要求掌握的程度为B级,即要求掌握单个透镜成像作图法和有关计算.下面结合近10年高考题作一归类,以供复习时参考.一、点光源的“光斑”问题例1(198...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降低了几何光学中“利用透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部分的要求,所以对几何光学中“作图问题”部分的要求必然会相应提高.在作图问题中,“通过作图判断平面镜观察范围”的问题就成了较为棘手的问题.对于此类题型,大多数同学在解题时都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对该知识掌握得不够透彻,没有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8年4月2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现行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调整范围》。这次公布的调整范围,降低教学要求的内容其中一条是:“不要求学生利用透镜公式进行计算”。那么,光路作图将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就光路作图中的①一般光线与特殊光线的关系;②成像与观像问题;③光路可逆性的利用这几个问题,加以说明,供读者参考。例1.如图1所示,MN 与某一透镜 L 的主光轴重合,S 是一点光源,S′是 S 通过 L 所成的像。试通过作图法确定透镜 L 的光心、焦点位置及透镜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透镜成像作图是几何光学中很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会考、高考的热点.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介绍了透镜成像作图的3条特殊光线,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第4条特殊光线:线状物体发出的与其本身重合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必和线状物体的像重合. 如图1,设线状物体AB经过透镜所成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透镜成像作图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会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光路图。如果把这要求仅仅看成是一种法则来让学生掌握而不重视作图法的原理(即作图法的依据)的教学,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将遇到一些很难克服的困难。例如,眼球、照相机、望远镜等物体的长度一般的都远超过透镜的孔径。如图1所示,学生将无法作出A点的像。学生也常常要问,在主光轴上的物点如何用作图法求像的位置。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让学生学会对既不平行于主光轴又不通过主焦点的光线(如图1中的AK)如何作穿过透镜后的光路图。通常采用的“焦平面辅助法”,要引入副光轴、副焦点和焦平面等概念,必然相应  相似文献   

8.
在“透镜成像”一章的教学中,为便于学生对本章涉及问题的掌握和记忆,本文就透镜成像中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一、作图方法1.确定点光源S不在主轴上所成的像 一般选择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光线作图.2确定点光源S在主轴上所成的像 如图1甲所示,利用放在垂直主轴的上方且过S点的物,其像必定在垂直主轴且过S的像S的性质作图.具体作法是:设物SA与主轴垂直,用两条特殊光线确定物点A的像点A′,然后从A′作主轴的垂直线AS,与主轴的交点S′即为物点S的像点,如图1乙所示.图13.确定任意光线经透镜折射…  相似文献   

9.
透镜成像后,其全像可视范围的确定,是中学物理中极常见的光路作图题。若所成的像是虚像,可视范围确定比较方便,如图1和图2中的斜线部份所示。  相似文献   

10.
纵观'89到'94六年的高考物理试卷,可见每年至少有一道透镜部分的考题(下称透镜类考题),认真分析和研究这类考题的内容和特点,对于指导教学和针对性复习大有裨益.一、透镜类考题的特点1.考查的知识点全.考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有:透镜、透镜的焦点和焦距,透镜成像、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和作图法.考题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透镜成像作图法和透镜的计算都只考查单一透镜成像的情况,没有出现虚物成像问题.2.考查的能力要求高.考题中考查的能力包括(1)理解能力.着重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焦点、焦距和放大率的概念,成像公式的物理意义.如’89第14题红色绿色和黄色的三束平行光分别沿主轴射向同一个玻璃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由于玻璃对三色光的折射率的关系为:n红f黄相似文献   

11.
高考物理在几何光学部分已经降低了对透镜公式的定量考察,则透镜成像作图法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为提醒高三学生的注意,特总结如下: 一、理解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熟练掌握画光路图的方法及作图规则,理解同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后必相交(或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同一点(即像点),是掌握成像作图法的基础. 二、透镇的性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我们说的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及凹透镜有发散作用均指的是用光密介质(如用玻璃)做成放在光疏介质(空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光学习题中,经常遇到求像的观察范围的作图题.该类题求解的关键:一是深刻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及特点。二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作图,确定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区域,进而求得像的观察范围.下面举例解析.  相似文献   

13.
用等效替代法解透镜成像题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李树桃在解透镜成像题目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几何作图法和公式法。有时由于所给问题的特殊性,可以采用“等效法”。代”物。这就是“等效替代法”,简称“替代法”在解题时具体做法如下:一、如图2(a)和图2(b)所示...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透镜成像作图时,如果教师对学生常易犯的错误有所了解,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指出作图要领,采取预防措施,这样就可能避免错误,从而作出正确的图。下面分别谈几种情况。一、如图1、图2所示画点、线的错误:不写焦  相似文献   

15.
今年南方某省会城市的高考模拟试题中,有一道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好题.原题如下:一直线状物体AB经平面镜MN成像,可看见物体AB完整像的区域为图中的DMNE图1区域;可看见其部分像的区域为图中的CMD和ENF区域(如图1所示).试用作图法确定物体AB的位置,并写出简要的作图步骤.本题失分率较高,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此类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只习惯于由已知物体求像,然后通过物体射向平面镜的边界光线再确定观察像的范围.即习惯于由物→像→观察范围的正向思维.而本题恰恰相反,已知观察到像的区域,反过来让你确定物体…  相似文献   

16.
高考《考试说明》不要求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问题,这并不能理解成就不需要学习透镜成像公式.不需要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是指不需要用公式定量计算像的位置,但透镜的有关概念、透镜成像规律及透镜成像作图仍是高考考查的知识点.透镜的以下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一、透镜光斑问题 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上屏,发光体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在光屏上所照亮的区域即为光斑.解光斑问题,一般要用相似三角形知识、透镜的有关概念及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有  相似文献   

17.
<正>题目:物体AB被置于一薄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之间,并垂直于透镜的主轴.透镜的大小、焦点的位置、物体AB的长度和位置都如图一所示.1.在下图上用作图法(以透镜中通过光心的一条虚线代表薄透镜)画出凸透镜成像光路和像.2.要想看到物体AB的完整的像,眼睛必须处于某一范围内.试作图确定下图上的这一范围(用斜线标明).这是198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的一道物理试题.题目中的“2”是视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先看这样一个题目.如图二,P为室内一点,A、B为墙上的一个小窗的上、下边,在哪个高度范围内室外的人透过窗户能看到放在P点的物体?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中有物理光学和几何光学两部分教学内容,其中以几何光学为重点,而透镜成像又是几何光学的重点之一。几种常见透镜成像情况,一般学生并不感困惑,笔者所述两个问题,虽有一定难度,但并非“超纲”,现剖析如下: 1、有的成像问题初看似乎要用到副光轴和焦平面知识求解,而副光轴和焦平面在现行教学大纲中是不作要求的。这时,若作出适当的假设,这类问题就可用中学已学的知识来解决。例1、如图1作出位于主轴上的P点经透镜所成的像。  相似文献   

19.
再谈透镜观察范围的作图方法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刘善明读了贵刊1994年第9期徐志长老师的“透镜观察范围的两种作图方法”一文后,很受启发.文中谈到的“特殊情况”,即被观察的物体或眼睛的任一方恰好在凸透镜的焦点或焦平面上.下面就其“特殊...  相似文献   

20.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磁场时,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是一圆。此类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同时也是考生感到颇为棘手的难点之一。在高考中,很多考生就是因不能正确地画出轨迹圆,从而导致解题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本文将以典型高考试题为例,运用相关几何知识,谈谈利用“两线定圆心”法构画轨迹圆的作图方法。构画轨迹圆的关键是找圆心,圆心是直径的中点或为两直径的交点,所以,可以利用通过直径的直线来确定圆心的位置。在确定圆心的同时半径也随之确定,继而可作出轨迹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