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冰蕾 《教师》2010,(19):26-28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物量词就是其中之一。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词,又称单位词,可分为专用物量词,如“个、件、本”,临时物量词,如“头、口、桶”以及计量物量词.如“尺、丈、斤”等。物量词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通常与数词组合来修饰名词,除了计量物量词外.量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个个、件件等。  相似文献   

2.
程国珍 《现代语文》2007,(11):41-42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单位的词,其作用主要在于计量.但是我们在阅读一些文献,特别是文学作品时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量词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计量,或者说量词的计量功能已经弱化,而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或是提高语言的表现力.量词的这种用法在散文和诗歌当中尤其常见.如:  相似文献   

3.
周旋  李柏令 《现代语文》2006,(9):105-106
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指称人的量词主要有四个:个、名、口、位.上古汉语量词不发达,但也有少量类似称人量词的用例,如"介":《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也有"一介武夫"等说法.还有"人"有时也有类似量词的用法.王力(1980:236)指出:"关于人的天然单位就用'人'为单位词."他举的例子是殷墟卜辞的"羌十人"和"羌十人又五".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数量词时,往往遇到动量词和物量词误用现象。教学中这一节也是难点,怎样区分二者呢?浅谈如下: 其一,从意义上辨别。 物量词是表示事物的单位。有个体的,如“只、个、台、枝”;有的是表示集体的,如“些、点”;有的是表示度量衡的,如“丈、尺、里、亩”。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下、趟、场、遭、番”等、如;你拿一幅画给我看一下。根据意义,这里“幅”是物量词。“下”是动量词。因此,数量词“一幅”作“画”的定语,“一下”作“看”的补语。 其二,从位置上加以辨认。 依上例“幅”用在名同“画”的…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需要表达数量概念,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对数量概念有不同的体现形式。《辞海》中说"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表示事物的单位的叫‘物量词’,表示动作单位的叫‘动量词’。物量词  相似文献   

6.
上古汉语中"数 单位词 名"与"名 数 单位词"使用状况与文献的文本性质有关. "数 单位词( 之) 名"与"数 单位词 名"两种格式对立使用,"数 个体量词( 之) 名"使用普遍,而"数 个体量词 名"格式鲜见.这种格局的不对等,势必会类推产生"数 个体量词 名"格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里量词十分丰富。量词有特殊的表达功能。一篇文章中,量词(包括借用为量词的其它类词)运用得法,有助于以最简练的文字,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极其充实的思想内容。表示人和事物计算单位的词叫名量词,表示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叫动量词。本文谈的是物量词的运用。但为行文简便,文中仍泛称为量词。一、恰当选用量词,准确表达不同意思“给你一刀”和“给你一把刀”意义差别很大,这是因为物量词“把”的语义限制,决定了它们的各不相同的结构关系。物量词,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敦煌、居延、悬泉和尹湾等汉简中的89个量词进行研究后,可以看出个体单位量词的大量涌现、度量衡单位量词和时间单位量词的相对稳定以及动量词的出现是两汉时期量词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据此可认为两汉是古汉语中量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虽然没有量词这个类别,但其计量的表达法却和汉语量词一样丰富而且有很强的修辞功能。现就一些比较常见的量词的英语表达作一个简单的总结。一、修饰可数名词的量词(计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如:一双眼睛apairofeyes一打铅笔adozenofpencils一套房子asuitofrooms一套著作asetofworks一串钥匙abunchofkeys一束花abunchofflowers一排座位arowofseats一行树alineoftrees一帮孩子agroupofchildren一群人acrowdofpeople二、修饰不可数的物质名词的量词,一般有两种情况:1、以容器为单位,如:一碗饭abowlofrice一盘饺子aplate…  相似文献   

10.
量词虽是一种表计量单位的词,但如果用得好,也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描写月亮,就有“一弯新月”、“一轮明月”、“一盘圆月”、“一镜娇月”等说法。一、量词的动态美动词作量词,除了表示物的单位以外,一般来讲,总带有动感。如“一贴膏药”。又如“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名词作量词,选用得好,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如“夜色更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张"、"片"、"面"、"幅"四个量词归为平面类量词,从词的本义出发,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其语义扩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它们语义上的根本区别,认为这四个量词由于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平面"而组成一个小的系统,语言的内部分工又使它们各具特色:它们在所计量事物的面积、厚度、形状及平面的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一是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一是动量词、表示动作的单位。量词有专用的,也有借用名词或动词的。物量词借用的包括两类:有借用名词的,如“一顶帽子”、“一脸汗”、“一手字”;有借用动词的,如“一捆柴”、“一张嘴”、“一发炮弹”。动量词借用的也包括两类:借用动作工具的如“打一拳”、“看一眼”、“抽一鞭子”;借用表示时段名词的,“玩了一天”、“坐了一会儿”、“没停一分钟”。现代汉语的量词特别丰富,而且富于形象性,这就使现代汉语增添了形象化的表达手段。量词的表达功能,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 (一)量词富于形象性有呈现对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除度量衡单位外,在上古汉语中是很少见的(大约只有“匹(马)”、“乘,两(车)”、“张(幄幕)”、“筒(矢)”等少数几个),唐宋时名量词才发展起来。它可分为三种:(一)以度量衡单位来充当的,如“尺”、“寸”、“升”、“斤”等;(二)专职量词(即为表量专造的量词),如“笺(鸟)”、“卷(书)”等;(三)兼职量词(即由其它词性的词兼表量作用的),如“杯”、“车”,本是普  相似文献   

14.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我们现代汉语可谓是量词丰富、精妙传神。 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正确运用量词呢?这就要他们去认识量词。现代汉语的量词除了表计量外,他还具有其他的特殊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数量词的正确用法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词组),有些量词(词组)可以表示确定的数量,如a cup of tea,two pieces of bread,a bar of soup等;有些量词(词  相似文献   

16.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先秦时偶尔可见,魏晋南北朝时初步成熟,到唐五代时已经盛行.唐五代时,出现了"场"、"巡"、"遭"、"顿"、"件"五个新兴动量词,其中的"场"、"顿"、"遭"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动量词"遍"、"下"、"回"、"度"、"拜"等在唐五代时期发展成熟,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同源动量"的产生是唐五代时期动量词发展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表示事物、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量词,可是,有一些量词表示的并不是事物、动作、行为的单位,而只是起了修辞的作用,这词虽然也归入量词之内,其实并不是表示量的词。比较一下下面两组短语:A.一斤肉、二两酒、五个人、100辆汽车、12元钱B.一抹云、一弯月、一轮红日、一线生机、一团和气、一丝希望A组中的量词是真正的量词,这些词表示的是事物或动作的单位;B组词就不是真正的量词了,因为使用这些词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没有作为独立语法范畴的量词词类,但履行量词功能的单位词结构普遍存在。在该结构中,单位词与计量对象的搭配受到认知主体不同观察角度和侧画方式的影响,产生不同意象和语境语义效果。单位词结构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认知理据和复杂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是中学古文中常见的一个词,在学习中往往被人忽视。其实,"一"的词性、词义及其运用有多种情况,同学们必须掌握。1."一"作数词。"一"作数词时,有时后面跟着量词(绝大多数是物量词)。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先秦以后的古文中,先秦时期极为罕见。如:  相似文献   

20.
量词在现代汉语的分类中,被单独列为一类,属实词,具有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同等的语法地位.并被普遍地运用。但是,汉语专用量词并不多,大量的是借用量词。相比较而言,英语量词远没有汉语量词丰富和发达。此外,很多汉语量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具体的对应形式,或者一个汉语基词常常有若干个英语对应形式。这些都给汉语量词英译增加难度。汉语虽词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名县词(或物量词)和动量词。名县词又分成个体、集合、部分、容器、度量密、临时和不定量词等七种;动量词分专用、借用(或临时)、同形动量词三种。此外,还有近代陆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