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前填志愿主要是根据考生平时成绩、模拟考试和高考前的状态来确定.一般是通过模拟考试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几诊"或"几模"成绩,让考生明确自己的成绩或当前自己在本地区所处的位置,再根据成绩或所处的位置来选择相应水平的学校.这种根据现在预测未来的方式不仅仅是考考生的硬件--成绩,还考考生的软件--自信、冒险、自我评估能力等,所以考生相对准确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很幸运,因为我经历过两次高考的洗礼,我又很不幸,两次高考,我都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我不太相信命运,但我必须接受这个事实。看着比自己分数低的同学走进了他们心仪的大学,我心里面很难受。突然才意识到高考真正的成功并非单靠一个较高的分数就可以了,合理的志愿填报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我的高考成绩是515分(理科),低得连省控本三线(525分)都没有上。外表镇定和逞强的我在看到分数的一刹那,内心变得空虚和胆怯了。虽然嘴上说"今年不行就再努力一年,明年争取能上重点",但在内心深处,却又是怀揣着"即便是上专科,也要走"的希望。因为我知道考生一年一年地在增加,倘若再来一年,竞争激烈,上线的可能自然就小了。  相似文献   

3.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高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高考志愿的改革亦是对于整个高考模式的一次大变革,关于高考方面每一次出台新的变化及相关文献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尤其近几年来关于教育界的讨论,关于高考方面的各类问题,已经成了讨论热点。我国早期高校招生方面主要是采取"第一志愿优先"的填报机制,但这一制度,往往会因为考生对于自己的分数评估不正确,对于所报学校招生信息不是很了解等情况,会使一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后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很多省份开始采取了"平行志愿填报"、"考后知分填报"等新措施来进行补救。这些新机制当然对于高校制度更合理化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些新举措的实施是离不开相关理论与数据分析的辅助的,笔者在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关于江苏省高考专愿填报中这些数据的分析,从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对现行的志愿填报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的高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知道如何填报高考志愿,部分考生认为只要有好的高考成绩就能较好地填报高考志愿。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有考大学"的考生,也许会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成绩,但不会有较全面的素养。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要在填报志  相似文献   

5.
《招生考试通讯》2007,(4):16-17
中低分成绩的考生处在一本或二本分数段里成绩相对较低的部分,他们在高考大军里占据着主要位置,对于他们来说,正确填报志愿的根本就在于能否以个人的成绩为依据准确确定自己的志愿选择.做到对志愿选择的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相似文献   

6.
在外人眼中,保送上大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保送生可以躲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可以不遭受到高考志愿录取的滑铁卢,但是作为保送生的我知道,这份"幸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从高三的"炼狱"中修炼出来的正果.  相似文献   

7.
某省文科考生郭玲,华侨子女,高考成绩578分。志愿设想 成绩刚跨过我们省文科本科一批控制线8分,如果志愿稍微偏高,录取就比较困难,这是很多关心我志愿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算上“华侨子女加10分的话,我的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在选择学校上我非常谨慎。经过对一些院校近几年录取分数的多次比较,我认为,以我的成绩上西南财经大学的机会相对要大些,所以院校就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高考结束后总少不了接受高三考生或者家长高考填报志愿方面的咨询,今年也不例外。而询问最多的是:"老师,我这个分数可以填报什么学校呀?""老师,我读什么专业更好呀?"哈哈,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最难回答的了。他们不懂,其实每个人的未来都应该由自己选择啊。作为教师,我们或许只能进行志愿填报方法的指导,至于考生读什么学校和专业,教师只能提建议、作参谋而不能包办代替,这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我想,最后的  相似文献   

9.
考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是能被相应批次院校录取的基础条件,但能否填报好志愿却是决定是否能被顺利录取,并进入理想的院校和专业求学的关键环节.所以,考生要充分意识到填报志愿的重要性,特别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要把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成绩及其他综合条件结合起来,合理进行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10.
又一年的高考来临,想起我当年高考和填报志愿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高考结束后,我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的。那时我的头脑比较简单,没有想那么多,全凭感觉来填报志愿。  相似文献   

11.
鱼渊 《中学生百科》2014,(Z2):45-46
作为一个北方长大的孩子、"北京"这个字眼就像夜空中的一颗明星,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学子们的野心。考虑到我中庸的成绩和我澎湃的野心,我慎之又慎地在志愿表中一笔一画写下我现在的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每个地区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不一样,我们省是先高考,后出答案,所以是有个估分的环节,然后凭着预计的分数填报志愿,这就像押宝一样,押大押小都要斟酌一番,最后实际分数出来大家来看是赔是赚。当年清北的分数线是650,我的分数是600分,当时因为报北京交通大学,班主任还特意  相似文献   

12.
每年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都会让考生、家长费心劳神。高考志愿填报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年来,我们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一些考生考出了好成绩,但往往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榜上无名,结果令人遗憾。那么,志愿填报是否就无规律可循呢?如何才能填好高考志愿?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积累的  相似文献   

13.
假如,我再填报一次志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在高考志愿表上,我一定会根据自己的实力,有把握地填上自己梦想的大学.  相似文献   

14.
那年高考,我成绩不错。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一所航空学院。我从小就梦想当一名飞行员,在蓝天中翱翔。  相似文献   

15.
张桦 《中国考试》2006,(3):60-62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都忙着找往年的分数线,或者各高校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段,目的是找一个基准,有一个参考,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选择一个恰当的高考志愿。一、看最低分数线也叫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 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例:某省当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  相似文献   

16.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有人才说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现在,离高考的日子还有几个月,算来时间还长,但考生关于志愿填报的问题早已不断向本刊袭来,“依我现在的成绩我最好报考哪些大学,报什么专业”,“怎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填报我的志愿”等。为了能给考生及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有所帮助和指导,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招生战线的专家关于志愿指导方面的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期主题]踩线之四、避实就虚北京理科考生阿丘,高考成绩479分。志愿设想填报志愿的日子越来越近,对于我来说,志愿成了我包括家人的最大难题,因为我的成绩总是忽上忽下,很不稳定,不知道高考究竟能考出什么水平,再加上是考前填报志愿,所以难度更大。按老师对我平时的成绩以及他对整个高考形势的估计,老师说,如果我正常发挥的话,应该在本科一批控制线上下。  相似文献   

18.
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先行熟悉、了解填报志愿中的相关规则,这对不久以后真枪实战上"填报志愿战场"大大有益。此话怎讲?且跟我念几条口诀,你就会了解到志愿填报的一个梗概了。五大要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首先掌握要领,掌握了要领就抓住了事物的灵魂和核心的所在。第一大要领:信息第一解读提示语: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火力手段将伊拉克的电磁频谱侦察清楚后,时其进行干扰和"软杀伤",一下子搅得伊拉克通信系统紊乱指挥失灵,使整个作战部队处于瘫痪状态,造成了整个部队的迅速溃败。信息在现代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考志愿填报亦如此。  相似文献   

19.
但凡参加高考,总希望能被自己向往的院校录取,最好还能被安排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如此这般地心想事成。对于一些考生,常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点儿特别背的考生,甚至是鱼和熊掌皆不得: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上线落榜,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简言之,决定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高考成绩,就数志愿填报最  相似文献   

20.
高考在即,选择高校、填报志愿又成为摆在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除了目前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把握不准外,对有关高校择优选才的原则与标准、培养特色、改革的新举措以及招生计划的分布等往往也不甚了了。为此,我刊特访谈了教育部属的几所重点高校的招办主任,希望考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使填报志愿更为清醒,让自己的高考成绩发挥更大的效益,做出明智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