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就提高文艺广播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讲几点意见。一、正确认识文艺广播的地位。文艺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份。尽管我们把新闻节目做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骨干,但听众、观众不仅爱听爱看新闻节目,同时也把听看文艺节目,做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不论广播或  相似文献   

2.
戏曲选段是文艺广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节目形式。它是戏曲唱段经过编辑加工录制而成的一种听觉艺术形式。中央台和各地方台每天都播出戏曲选段;县广播站的文艺广播节目中,也经常播放戏曲选段。如果把城市里千家万户的收音机和乡村中庭院堂屋的接收喇叭加在一起计算,收听戏曲选段的听众就不只是几十万、几百万,而是上千万、几千万了。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爱听戏曲选段的愿望,中央台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恢复了《听众点播的戏曲节目》;各地方台也增加了戏曲选段的播出;戏曲选段唱片的出版数量也有显著增加。尽管如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就向我们提出了值得思索、探讨的问题:为什么广大人民群众如此喜爱戏曲选段?如何充分发挥戏曲选段这一文艺广播形式的作用?本文就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丰富多彩的广播专题、文艺、影视剧节目,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媒体新闻“炒作”的喧嚣之下,文艺广播,尤其是固守传统文化堡垒的戏曲广播,  相似文献   

4.
研讨会上,我们收听了《大篷车》的部分节目。身在青岛这个“现场”,一期期地听下来,《大篷车》浓郁的地域风情、鲜活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当地听众质朴、直率、真诚的情思令人兴奋和激动,有时甚至催人泪下.这种感受,与在北京的寓所里冷静地品评“艺术”不大一样。当我们与编播人员、演职人员、小品原型、听众代表等进行了广泛座谈之后,感慨更多,从而引发了对“大篷车现象”的思考.思考一:空中“大篷车”——对广播文艺特性的再认识。《星期天文艺大篷车》强调广播文艺的知识性、欣赏性和参与性,实际上寓含着广播文艺的…  相似文献   

5.
张婷婷 《视听》2012,(5):50-52
收音机曾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戏匣子"。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笔者依稀记得,小时候在树荫下,家里年长的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戏匣子"里播放的咿咿呀呀的戏曲节目,还不时地跟着唱上几句。戏曲就这样给笔者带来了文艺的启蒙。戏曲自诞生以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于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广播文艺有责任让她延续和发展。那么,如何做好广播戏曲节目,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呢?  相似文献   

6.
王晨 《新闻前哨》2004,(4):42-42
文艺广播是整个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文艺广播在接受受众审美趣味方面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局面。应该说,这种局面为广播人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为繁荣文艺广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决不意味着放弃最基本的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从平民视角出发办文艺广播在当前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这也是广播人贯彻落实“三贴近”方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无论电视文艺如何发展,无论大众传媒中的文艺天地如何缤纷,谁都会承认,广播文艺的独特作用是不能代替的。广播文艺作为整个广播宣传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为工农兵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巨大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广播文艺遵循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其健康向上的内容,丰富多采的形式,浓郁的民族风格、中国气派与强烈的时代精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感染…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1987,(4)
去年四月下旬,省广播电视厅召开了全省文艺广播工作会议,通过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使我们正确认识了文艺广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要办好新时期的文艺广播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必须走改革之路,提高节目质量;并要建设一支好的文艺广播队伍。一年来,我们常州台文艺部在省厅、市局的关心和领导下,紧密结合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实际,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丁山会议精神,围绕“如何办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广播”这一课题作了一些探索。现在把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首届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评选在穗揭晓首届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评选1月18日在广州揭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毛泽东的故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音乐里程系列节目》、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家》等对个节目分获一等奖。广“播文艺节目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电脑、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加之广播节目的纷纷上网,使得传统广播媒体的受众覆盖面扩大、层次拓宽,因此,这样一个受众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本只能收听到广播的人群,而是面向更广大的网上人群,这个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巨大的受众层面使得受众的耳朵变得“立体化”、“多声道”,因此要求我们的广播音乐是“全信息”与“多功能”的。广播音乐作为广播文艺中的一大门类,需要用三只耳朵听音乐,广播音乐编辑(主持人)也应用三只耳朵去做音乐节目,一只耳朵听流行音乐,一只耳朵听古典音乐,一只耳朵听现代音乐…  相似文献   

11.
权威 《新闻传播》2007,(8):66-66,32
广播小说(小说连播),作为一种传统的广播文艺形式,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有着“万人空巷”的社会影响力,但随着广播事业的推进,这种广播文艺形式在选材、编辑、演播,尤其是节目包装上如何综合反映出“时代性特征”,还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12.
1 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既然是喉舌,就应该生长在机体上,而不是“贴近”在机体上。广播宣传的“贴近论” (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少说明了我们还是把广播作为摆在人民群众之外的部分,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还没有自觉把广播工作和人民群众连成一体。我们县级广播台站虽然生活在基层,但绝不可以为空间距离近,县级广播台站的宣传报道就“贴近”于群众、生活和实际,关键在于是否尽可能让群众来说话,让生活来说话,让实际来说话。  相似文献   

13.
“我们壮家爱从小喇叭里听土戏、土歌、土话快板……。”“县广播站播出的文艺节目还是‘土’一点好。”这是壮族听众在一次座谈会上对办好当地民族文艺广播提出的希望和建议。壮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著民族。当地壮族群众习惯把壮语称为土话,而本民族的文艺形式,象壮剧、壮族山歌、壮话快板等,又分别叫作土戏、土歌、土话快板……等等。这里所用的“土”字,可以说是民族形式的代名词。壮族听众希望把当地有线广播办得“土”一点,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表现  相似文献   

14.
在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里,广播文艺作为听觉艺术占有一席之地。那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简便快捷的收听方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播诞生以后.曾经以“汇天下之精华”独领风骚几十年。  相似文献   

15.
解读广播娱乐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妙德 《中国广播》2005,(10):60-63
有幸作为评委参加广播文艺委员会举办的“2005年广播娱乐节目展示评估”工作,听了近200个广播娱乐节目。总体感受是既有喜.又有忧。  相似文献   

16.
秦九红 《中国广播》2006,(12):62-64
早在二十多年前,盐都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叫盐城县广播站)就创办了一档融汇文学、音乐、戏剧、曲艺、电影故事等多种文艺门类的综合节目,当时取名叫《文艺百花园》。后来因为听众反映良好,这档节目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并不断更新改版,节目名称也在1998年改为《综艺走廊》。去年《综艺走廊》被盐城市广播电视局评为“名优栏目”,并报江苏省广电局参加名优栏目评选。多年参与《综艺走廊》的实践,使我悟出要办好广播综艺节目,必须做到三个“强化”。  相似文献   

17.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非常重视广播文艺精品的创作,获得了诸多荣誉:广播剧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实现七连冠;连续十一年获得“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历年的“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无一漏项。本文从历届天津文艺广播获奖精品专题入手,分门别类地从选题、策划、编辑、制作等方面,总结了天津文艺广播节目多年来获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伟 《河北广播》2006,(4):60-61
“十年前,我还在上中学,一天无意中打开收音机,听到《灯火阑珊》这个节目,由此我认识了李爽、黄迪、重阳……于是每天晚上听收音机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听《灯火阑珊》也便成了习惯。十年后,我走进了河北电台成了一名主持人,当我在直播间的时候,我知道还有他们的声音在飞扬……”,这是我在河北生活广播庆祝“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5周年特别节目”时录制的一段话,道出了我从一个广播“FANS”到广播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张杰 《新闻爱好者》2010,(3):147-147
广播是党的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重要的责任。文艺广播作为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纵观人民广播事业发展的历史,文艺广播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浅显到比较丰富、深刻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坚持把“文化娱乐”,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传播媒介各显神通的形势下,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空间缩小了,受众减少了,广播已经失去了昔日“唯我是听”的独尊优势。广播如何立足与发展,成为许多同行热切关心的话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听众心理,文艺广播必须选择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