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君平 《教师》2014,(24):26-27
在课堂中,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如李镇西所说"读出你自己",认识到"我"很重要,师生共同创造出文本的意义。语文教师应有"我即语文"的情怀,从教材处理、课堂对话等方面读出自己的语文味;学生应读出自己,享受文字与生命的欢悦。如此,方可守住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古人把诗书子集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诗书味之“太雯”,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均为千锤百炼、精心推敲的佳作,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引导学生读出“美”味来。  相似文献   

3.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千重要,万重要,文本解读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读懂文本就没有法。文本解读的起点在哪里?不是看教参,不是网上查阅各种资料,而是静下心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出理解,读出感受,读出创意。  相似文献   

4.
曾春桂 《成才之路》2012,(20):34-35
诗歌是文学殿堂的一颗耀眼明珠,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那些脱离原诗内容与情感的所谓答题模式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试想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读懂了诗歌内容,才能读出诗情、品出涛味。因此,本人认为要突破诗歌教学难点,必须让学生内练文字功、外修诗歌赏析技巧。  相似文献   

5.
刘向平 《教师》2013,(33):44-44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语文味来之不易,语文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回味无穷,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体悟作品,使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老师要引领学生读好文章、嚼好字词、品好句子、写好文字,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正>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字情感,读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读出文字背后的浓浓情味。一、明确目标,尊重个体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朗读教学中,首先要明确的是,朗读教学不是教朗读,  相似文献   

7.
张婷 《现代语文》2013,(8):47-48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法。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将书面的文字化为生动的声音,能够加深、加快我们对文字的理解。文章的描写往往具有一定的形象感。学生如果能够读出语言中的形象性,就代表他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而要想读出语言的形象性,一定的朗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笔者就介绍几种朗读技巧,帮助学生读出语言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的示范朗读必不可少;同时,引导学生咀嚼词句品味文字、创设情境读出深情等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回归本真,建构充满语文味儿的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简单为本,引导学生在脑海中生成内容;要引导学生理解体验,理解文字本身的魅力,读出文本蕴含的理趣和民族文化因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爱上语文,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读,是一门艺术.细细品读、静静品读,我们能够读出另一个世界.一篇文章,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读,那么我们便能通过文字读出作者的人生.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来品味文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涵养与素质.  相似文献   

11.
读,是一门艺术。细细品读、静静品读,我们能够读出另一个世界。一篇文章,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读,那么我们便能通过文字读出作者的人生。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来品味文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涵养与素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其评价的重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在新课改教改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味”已大大缺失。笔者认为无论教学如何开放,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领悟文字的节奏,倾听文本的声音,品味语言的内涵,读读、品品,让缺失的“语文味”重新回归。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途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读书的时间相对多些,教师解难、答疑、分析、总结等的时间可以适当少些。让学生多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领悟语文的魅力,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构成,通过朗读能让学生体悟到文章中蕴含的语言美、情感美及意境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读出文字的生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讨论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朗读教学的必要性,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展开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学习语文能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是语文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读出人物形象的丰满,读出故事情节的波澜,读出作品语言的形象,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裸读名著,读出真感、真情、真知。尝试从名著的体裁小说出发,让学生不仅知道故事情节,还要让学生带着理性的阅读兴趣,从"语文"的视角,透过生动的文字产生文学鉴赏意味的阅读理解,从而为初入中学的学生种下一颗文学阅读审美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总评:1.读中感悟,读出情趣。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俞老师根据本篇课文文字优美、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的特点,.始终以读为载体,引导学生自读体会,齐读感悟,诵读积累,从感知到理解到内化,指导学生由读懂到读出感情。俞老师还注意抓一些典型词句,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朗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促进老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反馈。1.走进课文激发情感。语文朗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回归课本,让学生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教师必须教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朗读之中,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字读出情感,要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抒发当时的情感,不但要了解作者在写什么,还要做到和作者有一个心灵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学生对语文材料感知和体验的多元性和个性化。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读出作者易,读出自己难。因此,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读出自己",从而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有入目、入耳、入心、入脑的阅读。只有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学生才能习得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