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是对当时法国主流文化个人主义的反叛,体现了他拯救平民大众的愿望,这一理论的内容可归纳为:一、公意是主权在民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实现的。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一面,这一理论告诫统治者,在社会转型时期,平民大众的利益不能忽视;但这一理论也有缺陷,它过分强调公意,容易导致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政府论是他的整个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卢梭的"公意"理论及"主权在民"学说建立的"政府团体",是凭主权者而存在,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政府只不过是借助人民的力量,按照人民的意志行动而已。因此,这对我国当前及今后所致力建设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意学说是卢梭政治学说的核心内容,也是促使种种分歧产生的关键所在.卢梭从倡导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这一目的出发阐释公意理论,却衍生出与其本意完全相反的结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一个颜受争议的人物,民主主义者和专制主义者都从他的政治学说中寻找理论根据.本文试分析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公意的含义、公意与其他意志的关系、公意的特性以及公意学说存在的问题,力求对卢梭的公意学说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张齐东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21-22,156
公意是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重要概念。公意理论作为卢梭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具有强烈的普遍性、强迫性和公正性。对公意存在的现实性、公意如何体现、谁的意志代表公意和公意可能导致集权或多数人的暴政等方面的反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代,对卢梭的公意思想进行深入探讨也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围绕着"主权在民"一说对政治权利的真正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把国家奠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述,其中"公意"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加强对中国公民公共意识的引导,从而推进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哲学界,人们容易把投票与卢梭的公意混淆起来,认为投票即卢梭的公意.但卢梭语境中的投票,主要是指政府设置的形式、行政官选举及关于时务政策的;它们本身并不是公意,实际上只是促进公意在公民之间及在公民内心形成的条件.这一研究同时也确立了一个准则,即要正确理解卢梭公意的内核,需要区分公意与公意形成的条件,不能把两者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7.
卢梭通过“公意”理论发展出了一套从“自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理论,最终得出了当人们不服从社会规则所代表的“公意”时,就可以强迫他们服从的结论.以赛亚·伯林对卢梭的“强迫他人自由”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这是由于卢梭将自由绝对性和社会规则的绝对性相等同而得出的结果.本文认为,卢梭使用的自由概念和伯林的自由概念是不同的,卢梭的自由理论不会导致奴役制度,在卢梭的理论中,“强迫他人自由”并不构成悖论.  相似文献   

8.
卢梭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公意"思想是卢梭政治学说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中的民主、平等、自由理论对当代中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当代中国最大的"公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平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自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主权在民理论是重要的政治学观点。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它实现法制化在主权在民理论视野下就具备着强烈必然性。首先,主权在民理论对国家权力的设定奠立了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政治学核心;其次,主权在民理论对公意的判断确立了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政治学推力;最后,主权在民理论对参与性民主的推崇构成了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政治学直接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卢梭认为,立法者承担着塑造政治生活方式和塑造人民的职能,其行动原理是公意。不过,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引入独立的立法者,却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和立法者关系的统一。立法者不是人民本身,如何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正是人民自己想要的法律或者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是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卢梭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的立法实践从实质上初步解决了卢梭的立法者难题,既能保证人民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又能保证人民制定的法律符合公意。  相似文献   

11.
卢梭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然状态"的比照,为人类设想了一条通过重新契约,由"公意"保证的救赎之路。这成为卢梭通过教育改造人性的政治理论前提。卢梭的教育理念是试图通过教育改造人的精神,从而培养具有共同美德的新公民,进而实现他道德理想国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的逻辑起点起始于对自然状态的论述。自由和公意这两个概念构成了社会契约的核心,并进而论证了自由和公意的目标乃是平等。从自然的自由到社会的自由,这看似失去权利的过程在卢梭这里却得到了最大的回报,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得到的是一种"平等"的自由。对于卢梭来说,使自由走向完美的则是平等的自由与道德的自由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自由主义者常把卢梭视为专制政治的拥护者。这是对卢梭政治哲学的误读,误读的根源在于没有从《社会契约论》的通篇论述中去理解公意和绝对主权。卢梭对生命、财产和自由等权利同样关注,对权力导致专制的趋向十分警惕;他不仅严格界定了公意、全体和主权等被反复误解的概念,避免人们将多数理解为全体,将多数的意志理解为公意,还设计出种种方案限制政府权力,保证公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自由主义者常常夸大洛克和卢梭的不同,把前者看作自由主义的奠基人,而把后者视为专制政治的拥护者。这是对卢梭政治哲学的误读,误读的根源在于仅抓住《社会契约论》中的只言片语,而不是从通篇论述中去理解公意和绝对主权。实际上,如果按照卢梭本来的论述去理解卢梭,我们会发现,如洛克一样,卢梭对生命、财产和自由等权利同样关注,对权力导致专制的趋向十分警惕;他不仅严格界定了公意、全体和主权等被反复误解的概念,避免人们将多数理解为全体,将多数的意志理解为公意,还设计出种种方案限制政府权力,保证公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法律思想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中占有举跳轻重的地位,而立法理论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体现,立法是为了实现正义,而立法者是来自于人民的非凡人物,他们制定法律时应遵循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公意思想是卢梭的政治思想中一个模糊而有分歧的概念。“公意”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自由与权威之间的矛盾问题。公意体现出了共同体成员的普遍利益,具有平等性和独立性。同时,卢梭的公意思想也具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包含着诸多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7.
公意思想是卢梭的政治思想中一个模糊而有分歧的概念。“公意”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自由与权威之间的矛盾问题。公意体现出了共同体成员的普遍利益,具有平等性和独立性。同时,卢梭的公意思想也具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包含着诸多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8.
魏鼎 《华章》2010,(29)
"公意"是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试图通过代表人民公共利益的"公意"来建立理想的政府,降低政府的地位,充分尊重个人的意见和权利.本文通过对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的公意的来源、确立、执行以及维持等问题的思考.进一步了解卢梭公意思想的内容、自身的局限性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启蒙运动的精髓就在于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卢梭一生宁愿孤独也不放弃自由的生活,是启蒙运动精神的最佳范例。卢梭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自由,同时在社会生活上又十分注重人的社会性,提出“公意”概念,主张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以形成真正的公意,并最终有效地保障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20.
《社会契约论》内在思想上的矛盾使其从面世那天起,就充满着争议。通过探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公意的含义,提出公意概念的目的、公意与其他意志的关系以及公意的特征和公意的评判原则等问题,从而进一步了解卢梭公意思想的内容、自身的局限性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