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今,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梗"的创作与传播上.随着网民们对"梗"的不断使用,"玩梗"行为已经渗透到网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逐渐形成了"梗"文化.本文以B站(哔哩哔哩)虚拟社区中"梗"文化为例,发现其在实践中不仅呈现出戏谑自嘲的特点,而且通过拼贴、同构、戏仿的方式也表现出典型的亚文化风格特征."梗"文化在社交媒体扩散传播中,凭借可以消解乏闷、进行印象管理、引起情感共鸣等内在动因而被大众接受与认可.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以流行语、表情包、热梗等为代表的网络迷因已渗透进各类社交场景,成为现代人日常交流中一种新型交流手段和话语表达方式,不断重构着互联网的数字文化景观。本文主要聚焦于网络迷因的生成机制与连接逻辑,探究网络迷因如何通过身份认同、社会互动、游戏狂欢、情感话语等方面充当数字化的社交工具,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不同个体、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连接与互动,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迷因火热传播背后潜存的表达能力退化、过度娱乐化等现实风险,为洞察数字时代的新型社交方式以及数字社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马子涵 《东南传播》2023,(8):107-109
文章从迷因理论出发,以“疯四文学”为例,探析其生成传播机制与传播动因,并对该传播现象进行反思。研究发现,“疯四文学”作为网络迷因,其生成与传播机制包括迷因的模仿与复制、迷因的传播与迷因的变异三个阶段。而该迷因流行的传播动因则包括其符号的简洁性与趣味性、迷因传播节点的固定性、迷因具有的社交货币属性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群体身份认同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味文化进入大众文化视野,近期的"脚艺人"又引发了一场模仿热潮。其盛行原因与短视频的传播特性、媒介为大众赋权、互动仪式密切相关,充当大众的解压阀,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脚艺人"本质是土味短视频文化的无意义迷因,土味视频景观诱发了媒介内爆,模仿式迷因促使大众狂欢,这样的土味文化转向畸形审丑的审美,在文化工业的利润驱动下迫使传播语态下沉,暗含着众多负面效应,因此呼吁理性回归和主流文化严肃性建构尤为重要,规制土味视频文化的乱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B站(哔哩哔哩)"拜年祭"是中国二次元迷群的年度"春晚"。尽管已经连续举办十数年,并在二次元迷群中拥有相当的影响。然而,学界对此文化实践还缺乏关注和分析。本研究以"融合文化"和"异托邦"的理论概念为棱镜,分析了2018年至2020年B站"拜年祭"的二次元文化实践。研究发现,B站"拜年祭"以"游戏化的多模态话语互动"的方式吸引受众参与二次元融合文化实践。更进一步,通过对集体文化记忆的二次元转化,"拜年祭"将传统文化复兴的主题包纳进二次元文化展演之中。不同于日本二次元文化中"宏大叙事"的衰落,中国二次元文化将传统文化、家国想象的"宏大叙事"与个人价值、公平竞争等现代观念相结合,建构起一个既投射了现实"宏大叙事"又绵延于虚拟世界,不断突破时空边界的想象的"异托邦"。在此"异托邦"中,参与者通过二次元创作与游戏化的互动方式再生产了传统文化认同与家国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民族主义的边界,使"拜年祭"成为一个在与技术、文本以及受众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变动的融合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为网络梗的生成与传播提供平台,人们通过网络梗来表达情绪、疏解压力。然而,网络梗在传播中会出现信息传达失败甚至“表反意”的传播效果。文章以网络梗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符号学视角,借皮尔斯的三元范畴理论以分析网络梗的符号构建与传播;进一步分析网络梗作为网络模因在趣缘群体间的传播机制;最后反思网络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网络梗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外在的良性引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与网络表达平台的发展,青少年群体在网络舆情表达中展现出善用"缩写梗"的特征.本文以卡尔·曼海姆及彼得·伯格的知识社会学概念为研究理论,从青少年独特的"梗文化"网舆表达方式发掘青少年的网络群体化意识.研究发现,从曼海姆的外部主义视阈出发,网络环境的即时性、互动性、圈层性使得青少年群体网舆表达方式呈现出"...  相似文献   

8.
林文  温玲英 《传媒》2022,(19):90-92
在新媒体环境中,以流行语、缩略词、表情包为代表的新兴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日常交际和现实生活,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一种媒体奇观。2020年,B站用户发布的“早安,打工人”系列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并成为年度网络热词。文章借助模因理论,系统分析网络语言“打工人”作为模因的出现、传播与变异,并就“打工人”传播现象做出合理反思,用以厘清网络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播"全球化" 文化传播全球化从一开始就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强弱两极的不平等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现在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方面自然处于劣势,作为文化范畴的一部分,中国出版业首先要接受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B站针对年轻人所推出的五四宣言片《后浪》呈现出口碑两极分化的局面,"前浪"们认可与"后浪"们不买账之间鲜明的对比实际上体现的是年轻一代对于宏大叙事的解构态度,伴随互联网大潮成长起来的"后浪"反对自己被定义和代言,对赞扬式的鸡汤鼓励持反感态度,这无疑给B站以及相关部门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引导方式敲响了警钟.通过虚拟民族志的方法,对该宣言片衍生出的网友二次创作视频进行文本分析,查阅"后现代主义""B站""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收编"等相关词语,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研究《后浪》这一严肃主题遭到B站广大用户戏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上的疗愈视频日益流行,这类视频不仅带给受众类似"奇怪的满足感"的审美感受,而且引发学界对社交媒体上的审美范畴迷因进行反思.文章用康德美学理论和网络观察法来探讨这些图像的观看与延伸轨迹,试图在类似转发、点赞等假定被动性过程中恢复受众的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判断不仅是社会关系的日常碎片,还是基于互动形成和转化为群体判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范畴迷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分享,而是一个由共享观点、实践和处理世界的方式组成的波动聚合体,揭示了审美范畴迷因的贡献者无意中参与了一个检验美学理论原理的哲学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经济飞速发展,也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创新对外传播策略,变挑战为动力,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题中之义.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中文化品牌少、国际影响力不足,传播内容还停留在表层信息,不利于各国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挖掘中原文化的内涵,培育有地域优势的文化品牌,加强国际化的运营与传播,让中原文化在深度与广度上真正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冯晶  陈丽娟 《东南传播》2011,(6):124-1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而传播总是与传播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受保护的,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为传播环境的变迁.本文通过分析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地区"贤孝"的传播环境的变迁,探讨传播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梗是新媒体时代的语言产物,具有广泛影响力。本文聚焦于从旧素材中诞生的新梗,借助“同化”“保留”“表达”“传播”这一模因传播机制,窥探此类梗的传播规律与发展进化等。本文认为“快感”或“有用性”强的梗能被用户“同化”和“保留”,依托人内传播系统“表达”,在媒介技术与社群氛围的助力下“传播”。消解经典价值的梗将在循环传播中逐渐被淘汰。  相似文献   

15.
"万物皆可嗑"的时代,大众进行想象性拼贴以服务自我.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角色多元化,传播权力全民化,大众可想象可解读的空间增多,不同社群的参与欲望也随之增强.在此过程中,受众的身份多了一层中介的意涵,粉丝成为积极的受众、文化的主动生产者.传播文本在构建与扩散中,产生了大量的可再生性文化符号,越轨性与独立性逐渐淡化,"嗑文化"进而被"招安"进主流文化的麾下,在抗衡与收编之中,不断反省自身,实现身份革新.  相似文献   

16.
牢抓"重大突发事件" 打造新闻传播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香  毕子甲 《现代传播》2007,(5):159-161
在国际传播领域,几乎处处充斥着西方文化的身影.要突围这种"新闻帝国主义",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就要打造中国新闻传播品牌.而牢抓"重大突发事件"这难得的媒体发展机遇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事实上,很多世界顶尖新闻传播品牌起初也全靠掘好了"重大突发事件"这桶金.例如因"海湾战争"扬名世界的CNN,凭"水门事件"名声大噪的《华盛顿邮报》和靠"阿富汗战争"驰名全球的半岛电视台.而近年来,我国境内的CCTV-4和香港的凤凰卫视都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产生得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邱光华 《传媒》2021,(17):53-55
近年来,在中国故事"走出去"的同时,一批外国视频博主也"出海"中国,活跃在B站、微博、YouTube等社交平台,以丰富的内容创作展现中国的风土人情、大美风光、社会变迁等,架起了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本文以"我是郭杰瑞"为参照样本,探究其Vlog的叙事之道,并借此分析"洋网红"应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作为喜好拟人化动物角色的亚文化群体,"兽迷"在微博中的头像以"兽"的动漫形象为主,其自我呈现具有微博控、二次元、远离时尚、专一性、个体化等特点。隐私、审美、家庭与亲属、意见领袖、年龄是影响兽迷微博自我呈现的五大因素。未来的兽迷群体将向成熟化演变,东方化和本土化特征愈发明显。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传播兽迷文化,需要正确区分"兽的世界"与现实世界,防止信息茧房,建立兽迷作品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污文化"在低俗文化的土壤中滋长,受到大众流行文化的推崇."污文化"起源于民俗市井,通过关于两性内容的隐喻和暗示等形式传播,现在成功地借助互联网公共言论领域培养了一批信仰娱乐至死的"污"合之众,成为一种现实和虚拟两重空间的语言常态和嵌入式互动路径.本文着重研究"污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互联网传播特征,分析传播各方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春燕 《传媒》2022,(3):后插1-后插2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文化深度的展现,也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象征.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形象,并以此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尤其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汉语言文化如何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海外传播?应该选择怎样的传播路径?传播效果又如何……这一系列关于"汉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话题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与探讨.正是沿着此议题的研究进路,汉语言自身所富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同样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汉语言文化走向国际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任务之一.立足于此背景,探究汉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策略,是推进中国故事走向国际成为了当前富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由刘淑妍、陈毅立、刘怡菲所著的《"一带一路"与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一书,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之下,聚焦于汉语国际传播及教育等议题,从中欧文化比较、跨文化传播交流、汉语国际教育模式、国际学生管理培养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探索,全面搭建起了汉语言文化传播的研究体系,并深度思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海外传播的方法论.总体来讲,本书作为一本论文集,共选择了26篇关于汉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优质文章,分别从"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海外孔子学院与跨文化比较、汉语国际教育三个维度对该话题进行了观察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