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研究主要侧重于研制儿童入学准备评价工具、专门研究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以及通过课程设计等间接反映对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的认识三类。已有研究的目的、方法及能力结构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将侧重于调整对儿童入学准备能力结构并构建立体的、动态的能力结构模型。相关研究也启示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儿童入学准备,并关注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儿童入学准备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入学准备观、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因素、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儿童入学准备测评工具的本土化开发及对儿童入学准备五大领域中具体领域的研究等方面。提高我国儿童入学准备水平,需要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考虑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各方因素,兼顾儿童入学准备的的具体内容,关注处境不利儿童,丰富儿童入学准备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3.
学前末期到学龄初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做好儿童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准备对其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在学龄前儿童入学准备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评估儿童在该领域入学准备的针对性测评工具。本研究旨在编制出适合我国学龄前儿童使用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测评工具,从人际交往、道德品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适应五个层面入手,制定准备入学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评估量表,并筛选出在该领域入学准备不足的儿童。同时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发现量表设计比较合理,可以作为评定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三个方面梳理了不同背景家庭通过所拥有的家庭资本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分析特定社会背景下不同背景家庭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今后应加强关于家庭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本土化研究、生态学研究以及关于不同背景家庭影响儿童入学准备过程的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即在5岁和6岁时分别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考察.第一次500名(年龄M=65个月,SD=3.63),第二次409名(年龄M=77个月,SD=3.63)儿童参加了研究.研究工具在美国研究院设计的儿童入学准备测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结果表明,尽管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在入小学前的一年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明显不足,尤其在早期读写、数学技能以及颜色认知方面与城乡汉族儿童的差距很大.壮族农村6岁儿童在入学准备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来自不同乡镇的儿童得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中国儿童入学准备五个领域发展的不平衡,详细探讨了儿童入学准备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促进儿童入学准备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英国剑桥大学入学准备之《早期技能与支持指标评估简表》(BESSI),对黑龙江省H市A、B、C、D四所幼儿园的4个大班,共计101名4.5-5.5岁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水平评估。结果发现:城市地区大班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具有片面性、不均衡性以及性别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语言和认知发展领域准备最为充分,不存在明显问题;在行为适应及日常生活技能方面,部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不足;在家庭支持方面指导缺位或指导不当;入学准备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童入学准备水平低于女童。基于此,在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尽量关注儿童的性别差异;关注入学准备的重要性;构建科学化的认知准备内容;强调家庭支持在入学准备中的关键作用;提供综合化的入学准备专项服务,以提升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  相似文献   

8.
入学准备不仅影响儿童对正规学校教育的适应程度,还对儿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入学准备的认识及实施,不同主体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为本研究系列的第一步,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入学准备研究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国内在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象单一、干预研究过少、缺少入学准备对儿童成长影响的研究、缺少"独生子女"身份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当前受到高度关注的群体之一.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现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研究发现,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较差,但并未与非留守儿童形成显著对比.同时,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对小学第一学年内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因此,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入学准备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我们应正确看待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切勿夸大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河南省22所公立幼儿园为例,采用统一标准测查公办幼儿园儿童在语言学习入学准备方面的状况。结果表明:大部分儿童语言入学准备不足,且前书写和表达能力与入学准备要求差距尤为显著;县城及农村儿童语言入学准备与城市儿童相比差距较大。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她肩负着培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职责。本文介绍中国科大1962—1978年间筹建研究生院的具体经过,从而梳理出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从筹备到诞生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大学先修课程肇始于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大学先修项目,其成功经验对世界范围内的高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如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制度准备,如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选课制和学分制等。我国高中实施大学先修课程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重建课程结构,将大学先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校层面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由大学联合中学共同开发课程;建立由第三方参与的大学先修课程审核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不论是白色恐怖下,还是联合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教科书作为根据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零星分散到逐步统一、从综合编写到学科体系初步形成、从小学教科书到中学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下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促进课程发展的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评价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建立符合新课程发展需要的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正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促进课程发展的学校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基础上进行构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目标体系、学校保障体系、学校发展能力体系、学校成效。对这一体系的研究可以深入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进而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姜阳 《科教导刊》2021,(3):157-158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根植于学生的阶段性心智发展规律,来合理布局高中化学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形成初中和高中化学之间的合理过渡,并且在进行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分析高中化学学习和初中化学学习的不同和衔接渠道,并且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辅导三个方面探究做好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应对方法,挖掘学生化学阶段性素养潜能,为今后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紧密化衔接,做足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在办学中,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倡导培养国际性人才的基础素质,并把该目标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上海国际化为背景,拓展国际教育空间,引入国际文凭组织的小学项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农村高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普通高中规模过小;教师严重短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龄人口变动趋势预测,文章对未来15年我国农村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预测,并结合预测结果提出了农村高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学校武术成为我国武术发展、后继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目前由于学校武术传授的内容、形式以及武术专业教师短缺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学校武术的发展,成为学校武术发展的颈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武术开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学校武术发展的新思路,彻底改善学校武术教学与训练的现状,使学校武术的发展呈现出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国内有关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的自主测评开发几近空白。本研究构建了我国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维结构框架,开发了相应的测评问卷,对国内包括高中名校、优质高中、城市一般高中、农村一般高中四个层次共20所普通高中三个年级的6204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并对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发现了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探求了加强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