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女性是铁凝小说创作的重要对象,农村女性与城市的关系也是她经常涉笔的问题。随着铁凝对农村女性与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笔下的农村女性经历了三个阶段:身在农村,憧憬文明;接近城市,被文明伤害;进入城市,找到合理位置。由此展现出铁凝对农村女性与城市之间关系从憧憬到反思的思考历程。  相似文献   

2.
农村女性是铁凝小说创作的重要对象,农村女性与城市的关系也是她经常涉笔的问题.随着铁凝对农村女性与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笔下的农村女性经历了三个阶段:身在农村,憧憬文明;接近城市,被文明伤害;进入城市,找到合理位置.由此展现出铁凝对农村女性与城市之间关系从憧憬到反思的思考历程.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小说表现了鲜明的忏悔意识.铁凝认为女人的罪孽源于女性的人伦关系中,包括姐妹关系、两性关系和母女关系.铁凝的作品多是透过这几组人物关系展现女性的原罪之源,女性只有通过忏悔和自省才能达到自身的救赎.  相似文献   

4.
铁凝的作品中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探索构成了她作品的主要内容。纵观铁凝笔下的女性形象描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女性的诗意描绘,展现出女性的纯美;而另一类是对女性命运进行冷峻的揭示,展现了女性生存的艰难。  相似文献   

5.
用词表现农村题材是辛稼轩在词史上的贡献之一。本文旨在说明稼轩农村词在描绘农村生活的表象之外,还倾诉了自己深沉的忧愤,展现了自己对理想的幢憬,并试图表明稼轩爱国思想在各阶段的一致性和强烈性,以及他在农村题材抒写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夜章     
韩聪 《新读写》2009,(1):6-6
我努力地学习,以求走出农门,去繁华的城市里扎下根基;然而我也知道,那儿不知有多少我故乡的兄弟姐妹们怀着幢憬与希望来回奔波;在那儿,又不知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为他们的未来打拼着。他们的日子可能仍然漂泊不定,他们的心可能是极脆弱极孤独的。  相似文献   

7.
情满自考     
李友丽 《现代教育》2005,(5):104-104
我和所有自考人一样,满怀对未来美好的幢憬,在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里,与自考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04,(12)
凝望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挥手告别令人激情澎湃的2004年;聆听响彻天际的新年钟声,我们热情拥抱带着幢憬与希冀款款走来的2005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成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来自农村的父亲形象。他生性淳朴善良,对生活和他人充满热情.对子女的未来有着无限幢憬。但他文化程度不高,性格中也不乏懦弱怕事、耽于现状的一面,所以他不懂得什么是权利,更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吉祥物,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寓意丰富的内蕴,逐渐演化成为人类文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世博会吉祥物,作为世博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不仅隐喻着传统文明的记忆,传达着鲜活生命的律动,并寄寓着对未来的美好幢憬,是推广世博会主题和理念的重要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11.
铁凝的《谁能让我害羞》是一篇反映乡下人进城的力作。小说所写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送水少年与现代都市文明相对立最终融入都市生活的理想追求幻灭的故事。小说通过对少年情绪三起三落细致入微的体察与描写,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乡下人进城由起到落这一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于城市化历史进程的态度和对于进了城的乡下人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铁凝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质朴而多彩的风景,是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界的一朵奇葩.铁凝的创作以对女性人生命运的观照为切入点,揭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透视社会时代的变迁,其价值与意义足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铁凝作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作品所张扬的女性意识、体现的地域民俗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重复性.此文则从一个新的视角,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对铁凝作品进行新的思考,具体解读铁凝作品的母亲原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男女在本性以及社会性上的差异,爱情对于女人来说相对更加重要,对于那些有思想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她们对异性的要求更高,她们内心幢憬理想爱情,却忽视了这个社会是现实的,她们梦想的追求的理想爱情是很难达到的,甚至是无处寻觅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作家铁凝小说以女性意识的潜伏、显露和成熟为切入点,形象地表现出女性鲜明的成长姿态。我们可以将铁凝的小说创作分为早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对其小说中女性意识由潜伏、显露到成熟的透视,体现出铁凝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真挚思考与理性关怀。  相似文献   

15.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一直被人们视为铁凝早期创作的代表作;然而若从铁凝的整个创作过程来思考,从纯洁女性的刻画,女性自我意识的描述,以及对女性世界中男性的批判等角度来分析,把《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定位在铁凝创作过程中的过渡阶段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6.
潘金莲是一个被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文化压抑、逼迫而被扭曲异化的中国妇女典型形象.她对爱情幸福的幢憬、渴求掺杂着邪恶与污浊;凶残、泼悍、嫉妒、狠毒交织着懦怯和屈辱;聪慧敏感、得意喜乐,掩盖不了多疑自卑和失意孤独.  相似文献   

17.
《人是什么》一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五册第三课 (人教版 ) ,作者赵鑫珊在开头分别引述了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然后又换个角度 ,用文学眼光来看人生 ,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 ,做出了回答。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幢憬”。然后阐述“不管是谁 ,对眼前现时的把握 ,都应该是重点 ;作为整体的第二个组成部分 ,作为中间环节 ,它的比重应该占百分之九十五”。然而接下来作者却用很大篇幅来论述“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幢憬” ,而真正对“现时的把握”论述却较少 ,这显然与“…  相似文献   

18.
20多年前,在鱼米之乡的靖江乡村,有一所斜桥中学。校园紧邻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都要惊起田野上休憩的鸟儿。有一位临窗苦读的少年望着群飞的小鸟消失在天边,开始幢憬着有一天能走过这片田野去远方,幢憬着更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铁凝的小说中看作家女性意识的朦胧到觉醒由一个初期的"女儿形象"成长为"女人形象",铁凝对女性三个阶段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女性身上的影响和反抗试图建立起一种理想的女性生命形式。但是女人的天空是低矮的,历史对女人的压迫也是步步紧逼,铁凝在探讨女性成长的同时也在思考女性是否真正逃出了男权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曾玲芮 《红领巾》2009,(10):I0004-I0004
心愿,是神秘的;心愿,是美好的;心愿,是令人幢憬的;我的心愿,是小小的。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经常有事外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根本无力照顾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