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但在"教化"的意义上,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同样的功能。它们的目标可能并不尽一致,但文化可以说是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狭义的文化教化。由于人所处的环境既是物质的,同时也是文化的,并且文化教化又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大文化"并借助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功能,才能保持长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基本价值观上是一致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开辟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秦汉以降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以儒道两家影响最为深远。无论是儒家、道家 ,其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需要不断对其原有的思想内容、文化产品进行新的阐释 ,注入新意 ,使之重新焕发活力。而在这个革故鼎新的过程中 ,新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对峙、交融与互补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其意义是深远而常新的。其间 ,以儒道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教化思想与模式的形成及建构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延续、保持、创新 ,民族性格的形成、发展、定型均产生着悠久而长远的影响。研究儒道最高文化理想及各自为理想之实现所构建起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爱国主义、仁爱忠恕思想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教化思想。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重视"慎独""自省""改过"的修养程序与方法,追求持中贵和。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化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过程,笔者对此作了相关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论《吕氏春秋》的美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现;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悲剧意识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而独具特色:儒家既定的人生框架束缚下的伦理道德悲剧,道家虚无人生价值映照下的生命悲剧,佛家的无边苦海包围中的生存悲剧。儒道释三家思想使得悲剧意识深深扎根在中国文人士大夫心中,并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悲剧色彩的作品。同时,儒道释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国的悲剧精神,造成中国古代很多悲剧的"大团圆"结局。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是一种青年文化,同时又具有学校文化综合性、教化性的鲜明特征。注重发挥大学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有的心灵共鸣,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疑是现实而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该书体现了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治理天下为中心,而“三条主线”是指关于国家、君臣及治民的理论。《吕氏春秋》中体现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战国末期文化思想统一融合的趋势,为秦国的发展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建设和弘扬好节日文化,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发挥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上依赖于中西合璧的文化理论基础、法德并重的教化原则、循序渐进和由表及里的教育方法、四位一体的实践性教育途径等,使其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普遍较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敏感性不足、内容重复、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优秀传统文化难以一以贯之等问题。新加坡的经验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借鉴价值,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追求道德规范法制化、对象主体化、方法实践生活化、途径立体化。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功能.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寻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契合,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官方哲学的儒家思想以原始周文化的"以文为治"为核心而建构,其经过孔子推崇与张扬而升华为儒家的意识形态与信仰,进而构建中国古代以文为治的基本文化传统,而这种文治思想具有极大的政治与守旧色彩,当这种文治思想渗透浸透进文学领域,使得中国文学中充满了浓浓的政教保守色彩,这种政教保守色彩在中国古典散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给中国散文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丹 《文教资料》2010,(13):91-92
先秦儒道音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的滥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既对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本文从先秦儒道音乐思想的核心内容、社会功能、审美准则三方面对儒道两家音乐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文化传统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与艺术文化等均具有其独特的传统,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对整个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今的美国文化也面临着重重挑战,而这势必会大大推动美国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是一种青年文化,同时又具有学校文化综合性、教化性的鲜明特征.注重发挥大学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有的心灵共鸣,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疑是现实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儒家文化讲礼教、重人伦的特点,决定了其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从社会教化和个人修养两个层面着手,对儒家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儒家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并挖掘其在当前新形势下所包含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瑰宝,在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仍旧葆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展中永恒的话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与具体落实。同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以传统文化的概述为出发点,论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重点探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及装饰风格深深植根于以儒道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精神土壤里;现代室内设计也积极汲取儒家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尚中之道,以及道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文化精神,巧妙地调动色彩、空间、材料等因素,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空间造型。对于现代室内设计来说,儒道文化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道互渗是两千多年来贯穿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儒家和道家对吴敬梓思想及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儒林外史》所塑造的对立而协调的三位正面人物形象,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渗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音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音乐与道德、教化、政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就现代史而言,运用音乐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秀教育传统之一。中国近现代音乐资源具有再现血泪历史,激发爱国情怀;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强化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仰;远离低俗娱乐,引导高尚生活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欣赏、演唱、故事讲述、论文撰写、开设选修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其功能行之有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