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向荣 《班主任》2005,(11):3-4
谈到学习,人们马上会想起学生坐在教室里的样子,但实际上学习的概念决不仅限于此.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字组合而成,"学"指的是学知识;"习"指的是练习、实习,提高能力.美国学者彼得·圣洁教授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对"学习"做了如下阐述:一是"如何学习"大于"学习什么",要在如何学上多下功夫;二是"习"大于"学","习"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三是"如何思维"大于"思维什么";如何思维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创新的能力;四是"知识更新"大于"知识的多少".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关键不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是否管用.  相似文献   

2.
在辅导员工作中渗透对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辅导员工作不是简单的劳动,也不是纯粹的管理,其中蕴含着多种教育因素。如何把管理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管理中渗透对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要求。辅导员应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即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  相似文献   

4.
张仁 《甘肃教育》2020,(4):152-152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相似文献   

5.
学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我认为最有成效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学本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的课堂.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运用学习单,从"以疑引疑","以查引疑","以生引疑"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本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病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相似文献   

7.
在组织管理视域下,培育学习型组织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现实选择。所谓"学",即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团队学习;所谓"习",即进行问题导向的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所谓"型",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动有效学习和持久学习。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组织管理,来达到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当然就"不进"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达到让他们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  相似文献   

9.
<正>问:杨教授,请问有没有必要学一些英语俚语呢?俚语似乎在中国很少用得到。我最近学了一些,如"bring down the house","rough up","tucker one out","gear  相似文献   

10.
在组织管理视域下培育学习型组织,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现实选择。所谓"学",即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团队学习;所谓"习",即进行问题导向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所谓"型",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动有效学习和持久学习。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组织管理,可以达到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中有"思","做"中有"悟",练好"悟性",提升"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马之先 《安徽教育》2009,(11):30-30
<正>质疑问难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古人说"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表现,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就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这个主体被忽视,课堂教学呼唤改革。课堂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少教多学"落到实处。一、目前教学的现状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的教,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重在知识的接受。"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  相似文献   

14.
吴声孟 《快乐阅读》2011,(14):38-39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质疑是一种科学态度和突破思维定势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时代发展对初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课堂教学中应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达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良好个性的发展、知识信息的储备,最终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课前的自主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不仅要有自主预习、自主学习的铺垫,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问题","交流质疑",并针对关键问题进行"总结提炼",进而"教会别人",这也就更好地诠释了"互学"、"问学"、"‘教’学"、"悟学"这几个步骤,从而实现了"学讲方式"与"和谐课堂"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6.
张亚静 《学周刊C版》2013,(21):102-10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线索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的最佳境界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就必然能在传统教学程式上有所突破。为了理顺教  相似文献   

17.
<正>1."桶论"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重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桶论"中"一碗水"和"一桶水","水"的量上的悬殊,强调了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量和能力储备。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更有效地胜任现代教学工作,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及时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技能,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不断适应现代教师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强调学生的学习重在"参与,体验;感悟,反思;收获,分享。"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很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数学成了单调枯燥无味的象征。新课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以人为本,向课堂要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同时,应该多考虑一下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