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关注,它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内在价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感恩教育渗透到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全过程、营造感恩教育氛围,积极引导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平台、建立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等途径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朱全飞 《文教资料》2010,(30):236-238
感恩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近年来,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力度逐年加大的同时。受助学生群体中也不可否认地出现了“感恩缺失”的现象。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感恩教育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认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贫困生自身缺乏正确的心态,家庭及学校感恩教育缺失,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从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教育三方面构建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提升感恩教育实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学生缺乏感恩教育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在学校层面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学科教育、学生管理、学校环境建设和制度约束等方面构建高职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体系,促进高职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高校扩招带来贫困学生数量的骤增,使贫困生的教育引导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目前高校贫困生中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甚至忘恩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其生源的复杂性,感恩意识淡薄现象极其严重。为此,在新时期,应加强高职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高职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懂得回报社会,感激恩德,使资助与报偿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学院贫困生的增加,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主要存在的焦虑、自卑、抑郁、孤独、嫉妒、依赖等心理问题,提出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体系;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全面完善自我五个方面是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廖远志 《考试周刊》2013,(95):157-157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多元化的资助模式逐渐形成,在物质上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受资助的学生中却出现一些感恩缺失的现象。本文从资助过程中感恩缺失现象入手,分析了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陆茵垠 《文教资料》2011,(19):220-22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困力度也日益加大,虽然有的贫困生感恩品质良好,能对国家、社会和学校报以感恩的心,但仍然有不少受助学生态度冷漠、感情麻木,很少表现出感恩意识,甚至出现了"高消费"的行为。因此,我们的贫困生救助政策与感恩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这项工作富有实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了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并从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确定贫困生认定标准,贫困生评定实施过程的困难和维持生生间、师生间良好关系等。如果工作重在平时,关注细节;制定科学的评定标准和评定细则,全面评估;建立反馈监督机制和动态管理;注重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等,那么就会解决在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受到资助的同时,应当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部分高校学生缺失感恩知恩报恩之心,在资助工作过程中,应当将感恩教育贯穿其中,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具体做法是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期开展感恩教育,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开展感恩教育,贫困生资助结果确定后开展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亢媛 《知识文库》2023,(20):103-106
<正>国家资助政策的施行,助力无数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保证了我国的教育公平。然而由于当前感恩教育不到位、思想文化多元化等原因,部分受助生感恩意识淡薄,导致没有实现资助“育人”。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最后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社会、学校、家庭多角度探索“三位一体”感恩教育路径,以期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实现资助工作由“助人”到“育人”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高度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该校近3年受助贫困生毕业后心理状况展开调查,对比分析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毕业后的心理特征及成因,从学校、学生、家庭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职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日益完善,学生获得的资助金额、种类逐年增多,也出现了诸如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等突出问题,阻碍了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实现。感恩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目的是通过论述感恩教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分析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贫困生感恩教育措施,为学校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提供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5.
感恩,高校贫困生的首堂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国家相关助学政策和社会开展的各项助学活动入手,阐述现今高校贫困生在接受国家和社会资助后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初探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方法研究以及教育应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在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丧失的现象。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通过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途径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较快地发展,招生人数不断地增长,贫困生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中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国家、学校和社会为了他们能够完成学业,给予了很大的资助。但是"90后"的高职高专学生具有其特殊性,有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各种资助的同时,却未怀抱感恩之情,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出现了许多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丧失的现象。高职高专院校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应及时引导贫困生树立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8.
感恩教育——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高职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点.我们试图以感恩教育为切入口来增强高职贫困生的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高职院校人本生态,构建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民教育公平化,国家有序地建立资助政策。然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出现认定体系不健全、缺乏资助渠道、缺少有效监督与管理、缺乏"造血"功能、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采取构建认定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健全资助监督机制、培育贫困生自力更生能力、引导贫困生感恩等措施,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良性运转,确保全民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林展 《教书育人》2013,(3):47-49
当前,我国己形成"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元化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格局,"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目标得以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受助的贫困大学生是否能够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感恩传统和张扬感恩文化,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英汉字典》给出的解释是"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