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高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高考志愿的改革亦是对于整个高考模式的一次大变革,关于高考方面每一次出台新的变化及相关文献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尤其近几年来关于教育界的讨论,关于高考方面的各类问题,已经成了讨论热点。我国早期高校招生方面主要是采取"第一志愿优先"的填报机制,但这一制度,往往会因为考生对于自己的分数评估不正确,对于所报学校招生信息不是很了解等情况,会使一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后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很多省份开始采取了"平行志愿填报"、"考后知分填报"等新措施来进行补救。这些新机制当然对于高校制度更合理化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些新举措的实施是离不开相关理论与数据分析的辅助的,笔者在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关于江苏省高考专愿填报中这些数据的分析,从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对现行的志愿填报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改革前,考生分为文科、理科参加高考,均有固定的考试科目组合;新高考改革推进后,不分文理科,改为考生自主选科.选科的多样化组合,使得考生的学科背景更趋多样化,"接力"培养的大学面临这种变化,在招生计划的制定中也明确了专业(类)的选科要求,以接续考生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在新高考地区,无论"3+3"选科模式还是"3+1+...  相似文献   

3.
◎编者语为了使考生更清楚地了解高考,更明白地完成志愿填报,最终如愿进入理想的大学、适合的专业,本刊特意编辑了《高考志愿填报新百度》。希望在即将到来的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能为考生解疑答惑,起到切实有用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方法,本文通过试论浙江省新课改后的高考变化及志愿填报方法展开了讨论,通过对详细了解招生政策、明确投档原则、注重心理调整,妥善填报志愿、做好信息保密工作四个方面,总结了填报志愿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增加学生的考试机会总结了高考变化,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招生术语     
编者语 为了使考生更清楚地了解高考,更明白地完成志愿填报,最终如愿进入理想的大学、适合的专业,本刊特意编辑了《高考志愿填报新百度》。希望在即将到来的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能为考生解疑答惑,起到切实有用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招考信箱     
刚刚举行的高考模拟演练有什么作用?开展模拟演练是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有利于高中学校和考生了解、掌握新高考相关政策,喜欢感受和了解新高考的考试流程、试题试卷风格以及题型题量,熟悉新高考的志愿填报规划、程序和系统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栋 《教育与职业》2003,(12):23-23
最近,我在很多媒体的教育专版或高考指南里看到了“今年高考九大热门专业”。其中有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环境工程、新闻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等。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这已经成为了每年高考的必需品,甚至是引导招生的“法宝”。笔者认为,这类高考“营养品”大可不必。一直以来,很多人把社会人才需求量和就业率当作标准来把专业分为冷热门。但是,社会总是发展变化的,需要的人才取向也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就专业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冷热之分,每一个专业都有起不同的社会作用,只不过在特定的时候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8.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新模式新高考目前已经形成两种选科模式、两种志愿填报方式,不同选科模式下考生高考成绩排序的方法会有不同,而不同的志愿填报方式下,志愿投档的单位、志愿填报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高考前后,填报志愿又是重要一环,填报志愿倍受家长、教师、考生的关注.本文全面地介绍了抓好志愿填报的各个环节.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杨文花  杜娟 《陕西教育》2010,(1):106-108
从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到高考命题原则、录取办法.再到今天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我省高中课改后首届毕业生可谓面对的变化多多。而大部分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这么一种感受“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那么在“知分、知住、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学校应该提前作好哪些准备。家长、考生应该注意什么?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学校和填报志愿专家。  相似文献   

11.
上海和浙江两地实施高考新方案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今年参加高考。这两地学生填 报志愿都采用了新的方式。上海今年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浙江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本文对这 两种志愿填报模式的优劣进行了评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是经过复读考入大学的,作为一名复读生,我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因此也对高考有了更深的认识。高考填报志愿是离考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我看来,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高考本身,它对能否如愿步入心驰神往的理想大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有人才说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现在,离高考的日子还有几个月,算来时间还长,但考生关于志愿填报的问题早已不断向本刊袭来,“依我现在的成绩我最好报考哪些大学,报什么专业”,“怎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填报我的志愿”等。为了能给考生及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有所帮助和指导,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招生战线的专家关于志愿指导方面的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如火如荼的2002年高考终于结束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高考每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主角又换了一茬。对于每一年的高三新生来说,新的高考,永远被寄托了满怀的希冀。洞悉高考变化、分析高考形势、预测高考趋势、成功跨越高考,这就是我们策划此文的动机。通俗而言,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分析刚刚结束的2002年高考,预测即将到来的2003年高考,我们希望《2002启示录》能助积极准备明年高考的高三学子们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5.
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一直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按照填报志愿的时间来划分,有高考前、高考后估分以及公布高考分数和各批次分数线后填报志愿三种方式;按照志愿设置和投档方式来划分,主要有顺序志愿、大平行志愿和小平行志愿三种方式。本文在深入分析各种方式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原则,以及以专业为志愿单位和专业大平行志愿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然而,最让考生和家长牵肠挂肚的还是高考志愿填报。今年,我们注意到,考生志愿填报的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均实行了考后填报志愿。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高考后在没有看到准确考分的时候,如何进行科学的估分,已经成为困扰考生填报志愿的一只“拦路虎”。本刊近来也接到不少考生、家长的反映,他们用打电话,致信函、甚至亲自登门等方式纷纷向本刊编辑部咨询如何在考后进行估分填报志愿等相关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地约请国内一些重点中学、一些多年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班主任、阅卷老师撰写指导章或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他们从考生临场发挥、高考评卷、不同考  相似文献   

17.
《招生考试通讯》2009,(6):26-27
辽宁省第一届使用新课改教材的高中生即将参加高考,辽宁省教育厅公布的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录取会不会与以往有很大差异?能否影响到考生的录取结果?同时,平行志愿范围扩大将对高考录取产生怎样的影响?会带来哪些新变化?带着这些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本刊特邀东北大学招生办主任李海雄为大家打开问号——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填报志愿分为三种方式:北京、上海、重庆、吉林、广东5省市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四川、青海、宁夏10个省市区实行高考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其他16个省市区实行在高考之后成绩公布之前估分填报志愿、2005年普通高考仍将实行三种方式填报志愿,哪种形式更适合考生准确填报志愿,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考虽说是一种高等教育的选拔性考试,但其只是一种测试。既然是测试就有相应的评价.而报志愿则是对这种测试的评价。高考志愿的填报已经从实践走向理论研究。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都无一例外地以高考分数作为评价的最终依据。其实此时的分数并不可靠,甚至于不可信。作者作为一个教育功能评价的研究者.阐述了分数不能作为报志愿的最终依据的原因.提出了Rasch模型的新量尺观对高考志愿中参考依据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高考的脚步声近了,高考志愿填报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熊猫级”事件了。近年来,太多的案例告诉我们,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与否对于考生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分数的高低。如果说,分数是高考成功的基础,那么,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就是高考成功的途径。但通过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考生、家长、学校似乎更关心的是高考的分数而对志愿填报的相关技巧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