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盛国  孙炎峰 《垂钓》2001,(2):50-51
潮汐变化对海钓影响甚大,掌握潮汐规律才能做个真正的。弄潮儿”,驰骋在辽阔的大海上——  相似文献   

2.
徐国刚 《钓鱼》2004,(8):45-45
海钓中,适时掌握潮汐的变化,是每次出钓成败的关键所在。那么潮汐是如何形成的?它和海钓又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从事海钓的人,都不会忽视潮汐对垂钓的影响。因此,这些人不论是从事岸(堤)钓、矶钓,还是进行船(筏)钓,都尤为关注潮起潮落,潮满潮枯。在涨潮落潮与平潮、停潮这四个时期里,涨潮为最佳海钓时刻,其次是落潮,而平潮和停潮期间,鱼儿几乎是处于停食状态,有时饵送到嘴边它都不动,尤其是黑鱼更为如此。其原因便在于潮涨潮落之时,  相似文献   

4.
脑线我们也叫它钩线或子线,它是海钓钓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海钓中经常实施的半漂串钩钓底模式中,脑线拉力的大小、脑线的长与短,都会对海钓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恰当地设定脑线是海钓迷应特别重视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阿杜  李庄 《钓鱼》2011,(22):52-53
记不清哪位钓友说过,最难熬的日子,莫过于周一到周五。而我则以为,这种说法充其量算是说对了一半而已。因为对于船钓而言,每半月一次的潮汐循环注定了适合出海钓鱼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天,所以老海钓一般都会选择在小潮期间出海,以期获取最理想的回报。因此,海钓人不但要多忍受七天的煎熬,而且还要无奈地面对钓客蜂拥、一船难求的窘迫。  相似文献   

6.
海钓作为我国钓鱼界的开发项目和与世界接轨的旅游游钓业发展的主钓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钓友喜爱。笔者海钓始于“文革”初期,经长期海钓实践探索,对潮汐规律对于海钓的矶钓、船钓的影响小有心得。潮汐规律的掌握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海域,均为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一次的潮汐现象。大连地区的潮汐变化比较明显,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到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为“大活讯期”。农历的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到二十六)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讯底”。每日的潮汐时间变化均后延45分钟左右,周而复始循…  相似文献   

7.
于文福 《钓鱼》2014,(2):50-51
春季钓点该如何寻找?这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问题的解决,关系到钓获量。关系到钓鱼人春钓情绪的好与坏。根据我二十余年海钓所积累的经验,紧紧抓住鱼类“食”与“住”这两点,不失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海钓不懂潮,纯属瞎胡闹。”海上钓鱼不同于内陆淡水钓,除了温度、气压、风向等影响外,与海洋潮汐关系密切。海钓对潮汐风向有严格要求,“涨潮落潮把鱼钓”,“平潮、干潮没去海上钓”,“南风最好回家睡大觉”。涨潮有风时可使海水起流,这时是鱼群觅食的积极时段,此时海洋鱼类吃食活跃,垂钓上钩率高。因此,海上钓鱼要时知黄金段,日知大小潮,常知海流形式,海钓者要熟知海潮规律。同时,勿忘海钓安全。有关潮汐知识简介如下,仅供初学海钓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莉 《钓鱼》2005,(21):15-15
因为喜欢海的浩瀚,所以喜欢海钓,喜欢海钓中鱼时那竿弯如弓的感觉,喜欢海钓那摄人心魄的刺激,喜欢海钓富有的挑战性……太多太多的喜欢,使上海33岁的年轻钓手王言杉在2005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会上成了弯弓”射”大鲷的风云人物,以一尾222千克的大黑鲷成就了他的冠军梦。  相似文献   

10.
三山岛 《钓鱼》2012,(12):50-51
垂钓中:广大钓鱼人都能结合季节、潮汐、天情和鱼情,针对某一种鱼的习性特点,琢磨海钓的方式方法,在不愉悦的氛围中轻轻松松钓鱼。然而,采用任何一种垂钓方法,都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姜船长 《垂钓》2006,6(4):17-18
钓鱼运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海钓;一是淡水钓。海钓又可分为船钓、筏钓、矶钓、滩钓;淡水钓也可粗略分为抛竿钓、传统钓、池钓。因垂钓场所、钓法及所钓对象鱼的不同,钓具和辅助用品也就千差万别,这里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专用箱包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10X):60-60
这次我向钓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怎样制作蟹饵,同时也介绍一下如何挂蟹饵。 螃蟹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海产品,在潮汐过后,钓手能够拾到很多螃蟹的残体。在海边的小市场内,钓手也可以购买到体形较小的海蟹。这些海蟹因为体形较小,所以为买家所丢弃,但对于海钓者而言,却完全可以拿来充当好的钓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世国 《垂钓》2003,(3):30-33
在浮游矶钓中,白沫带是十分常见并且非常重要的主战场,许多海钓名人就是因为对它特别了解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想深入了解白沫带的攻略秘技吗?锁定本文看下去……  相似文献   

14.
海钓,作为近几年来在我国钓鱼界迅速发展的休闲垂钓项目,以其海洋的广袤、深邃、神秘和钓感刺激并富有挑战性而激发出广大钓友,包括内陆钓友的极大热情。与此同时,钓友们对海钓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引起关注。以前的海钓文章多侧重于在海钓的实践中某鱼种的钓法和如何选位,如何用饵  相似文献   

15.
李子 《垂钓》2003,(7):31-34
如果您是海钓生手,本篇可供学习;如果您是海钓老手,本文可供参考;如果您是海钓高手,本页可供包裹钓竿。  相似文献   

16.
任一啸 《垂钓》2009,(7):68-69
海钓和淡水钓有很大区别,喜欢淡水钓的人总认为海钓是很神秘且遥远的事儿,而且在成本思想控制下,新手总觉得海钓装备要花很多钱,最终还不知到底能钓几次、海钓到底有没有意思,所以总觉得在海钓上花销过多不合算。另外,不少想涉足海钓的钓友往往都有着相同的疑问:海钓该如何入门?针对这些钓友的想法,我想总结一些海钓中最有代表性的矶钓入门常识,谨供新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宋学超 《垂钓》2004,(11):12-13
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地形多种多样.同样的道理,海钓方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18.
李云海 《钓鱼》2008,(2):57-57
对于海钓钓手而言,鱼咬钩的短暂瞬间是至关重要的。无法把握信号,就会让钓手几十分钟、几小时甚至一天的等待都付之东流。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钓手对咬钓信号的判断呢?  相似文献   

19.
张永谦 《中国钓鱼》2007,(10):24-25
海钓的岸钓或矶钓既要使用抛竿就需要有个较远的抛程,这是由于海洋水域宽广,鱼群游弋觅食的区域远近不定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因此,海钓人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抛程距离,以保证在最大抛程的限度内增加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20.
王建防  李安景 《钓鱼》2012,(15):50-51
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海钓亦如此。"粗活细做"是海钓的至上心法。茫茫大海,波涛汹涌。纤纤银丝,沉入其中。大大钓船,左右晃之;根根钓竿,腰肢弯之;条条大鱼,破水出之……这就是我们期待中的海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