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钓鱼》2003,(2):43-43
台湾钓友吴宗熹不仅喜欢钓鱼,而且对鱼拓更是情有独钟。最近他在《台湾钓鱼》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鱼拓艺术》的文章,表述了他对鱼拓的体验,介绍了一些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钱邦伦 《钓鱼》2008,(23):57-58
无腕垂纶,技精艺绝 我这人喜欢钓鱼,又喜欢到市场上去看钓友卖鱼。看卖鱼,就是了解哪个钓友钓得多,了解哪个钓场好钓鱼。有一天早晨,到市场赶早市,钓友吴三立端着一大盆鲫鱼在市场上叫卖。我问他在何处钓的?他回答:“白鹤水库。那里还有个黄爪爪(音Zhuǒ)爱钓鱼呢”说者无意,听者有音。爪爪还能钓鱼?天下有这样的怪事情吗?  相似文献   

3.
看了《中国钓鱼》杂志今年第三期上刊登的乌鲁木齐钓友田振川的《巧用铃铛》一文有不同的看法,现将我的常用方法介绍给钓友们。  相似文献   

4.
初识浮漂     
东北一位钓友致电《中国钓鱼》编辑部:说他初学钓鱼,希望能介绍一些用漂的粗浅知识。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四期《中国钓鱼》刊登了湖南岳阳周晓斌钓友擒获41.5千克大鱤鱼的文章,认真拜读后,以为把它作为垂钓纪录值得商榷。 从现象上看,周晓斌钓友竿、线、钩、饵符合“钓鱼”的要素,用他的成绩作为纪录似乎无可非议。但  相似文献   

6.
看了《中国钓鱼》2004年第十期46页刊登的安徽霍县钓友陈猛写的《也议“剩余浮力”》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又看了四川钓友张铨写的《“剩余浮力”不是浮力》(以下简称“张文”),(见《中国钓鱼》2004年第二期第47页)对于其中的观点也想谈一些粗浅见解,在这里再议一议。  相似文献   

7.
我家看《中国钓鱼》已有6年多的历史了,老爸是每期必买,他的钓友们也个个都爱看《中国钓鱼》,都说它内容丰富,精彩好看。 记得2000年第十一期杂志没买到,老爸急得不得了,到处向别人借,后来花了20元高价买了一本,回来还庆幸地说:“幸亏这本我买到了,要不  相似文献   

8.
山西钓友杜安来电说:他看了2004年《中国钓鱼》杂志第四期上的《手竿配钩》后。觉得很受启发,同时他还提出想知海竿的各种配钩的方法,希望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杨陈 《中国钓鱼》2001,(4):26-26
看了安徽黄山钓友刘双平发表的《春天真的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吗?》后,我认为他的观点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11,(15):61-61
看《钓鱼》,钓大鱼,是每位《钓鱼》读者的两大乐事。从本期开始,《钓鱼》杂志与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新栏目:"金百利大鱼榜",为广大钓友奉上又一惊喜。  相似文献   

11.
同钓友们一道说起钓鱼的事,一个个津津乐道,眉飞包舞。话题中自然少不了《中国钓鱼》杂志上的“经验之谈”和钓友们的切身体验。我虽然已有20余年的钓龄,但只是将垂钓作为一种业余消遣。过去与钓友们聚在一起侃钓鱼也只图个兴味,并未去用心。做个钓鱼的有心人还是近几年的事。这也是受了《中国钓鱼》的启迪和钓友们的感染。我除  相似文献   

12.
我爸爸是个钓鱼迷,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要去钓鱼,而且总是高兴而去,凯旋而归。他的钓友向他讨要“良方”,他就拿出《中国钓鱼》耐心细致地给别人示范讲解。  相似文献   

13.
一牛 《中国钓鱼》2021,(2):94-95
看了《中国钓鱼》2019年第12期,有钓友文章谈及鱼饵接触性皮炎,笔者也有些许体会,这里参与讨论,以自己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告诫和警示一众钓友吧。  相似文献   

14.
史为林 《钓鱼》2009,(2):1-1
往年的《钓鱼》都是我自己出钱定,今年(2009年)的《钓鱼》却是女儿送给我的礼物。 《钓鱼》杂志装帧精美实用,栏目丰富多彩,版面图文并茂,实在是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我们全家都爱看《钓鱼》,只要杂志一到,首先抢着看的还是看不懂文字的小外孙,喜欢看五彩缤纷的广告和精美的插图。  相似文献   

15.
看罢山东青岛彭达胜钓友《一钩钓俩,你信不信?》一文(见《中国钓鱼》2004年第五期),使我想起了耳闻目睹的几件奇事。  相似文献   

16.
类永藻 《中国钓鱼》2007,(10):87-87
看了今年《中国钓鱼》第八期卷首语《珍惜生命》和钓友刘克非的文章《垂钓要适度》,颇有感慨,因为前几天,我刚刚参加了一次钓鱼比赛中暑,差点"牺牲"在钓场上。7月29日,邻地某单位搞钓  相似文献   

17.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曾到离家较近一养鱼池看别人钓鱼。约两小时过去,钓者收获甚微。我观察到他们用的是一般的面饵,我再看鱼池的水质,色如酱油属肥水。 我回家立即翻开1993年第三期《中国钓鱼》河北王亚平钓友介绍的《肥水钓鱼的几点经验》,给我启发很大。我连夜制做了两种肥水  相似文献   

18.
我在《中国钓鱼》1998年第4期上看到新疆乌鲁木齐欧诚写的《欲钓鱼先安内》的文章,感触颇深。 大约五六年前,我认识一个在小县城里颇有名气的钓鱼迷,所有的休息日、节假日,下了白班之后的黄昏、夜晚,他几乎将全部空余时间都用在了垂钓上。钓友们都知道,无论谁去钓鱼,总有缺少张三或者缺少李四的时候,然而却从来不缺少他。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钓鱼》2006,(8)
《钓鱼》我的良师益友我是一个铁杆鱼迷,认识《钓鱼》是因为加入了南京“垂钓乐”俱乐部,该俱乐部老板牛春源及夫人钱月娥大姐都是非常热心的钓鱼人。刚开始,牛老板经常组织我参加钓友们的钓鱼活动,但是我每一次都比别人钓得少,甚至是“放空而归”。牛老板见钓友们经常取笑我“瘾大水平低”,就劝我看《钓鱼》杂志,和杂志中的钓友学习钓鱼。就这样,我有了一个无声的老师。这本杂志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我在杂志中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改变了不少钓鱼理念。和钓友外出钓鱼的时候,从来都是多问多学,学习别人的钓鱼经验,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经过一…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业余时间喜欢到柳江河边野钓,也喜欢看《中国钓鱼》杂志,每期必买,从中看到许多回收旧太空豆的文章,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一种经济实用的太空豆、铅皮座替代品,现将其写下来与众钓友共分享。一、橡皮筋做太空豆。取橡皮筋一只(商店有卖)剪下几粒与太空豆一样长,按台钓法用小号缝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