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正我和书的故事,从我出生时就开始了。我的名字里有一个"书"字,妈妈说,希望我能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内涵的人。我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妈妈给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两三岁,不识字。于是,《三字经》就成了我的启蒙教材,每天晚上妈妈忙完工作后,都会给我读上一两句,然后讲背后的典故。当时的我懵懵懂懂地看着"人之初、性本善"这类深奥的句子,想着妈妈什么时候给我讲下一个故事。就这样,妈妈牵着我的手,  相似文献   

2.
<正>《纸房子》作者:[阿根廷]卡洛斯·玛利亚·多明格斯译者:陈建铭、赵德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能诱惑我随即读第二遍的书为数不多,阿根廷作家卡洛斯·玛利亚·多明格斯的《纸房子》是其中的一部。书中讲述了一个在特立独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最后离群索居,把费尽心血珍藏的书籍当作砖块砌了一座海边小屋的人的故事。《纸房子》这本书由《纸房子》《瓦尔德马·汉森的短暂之死》看似独立的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9月18日 晴 读了《改变命运的60个非凡少年成功故事》这本书,我知道了勤奋和成功的联系。书中神童们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故事,更是让我懂得了成功的背后是努力,是汗水。  相似文献   

4.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大河百川》的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大河百川》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我爱读书了     
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一看见书就讨厌。妈妈为了让我爱读书,就给我买了许多书。可我还是不爱读书。记得有一次,老师让买几本好书看。妈妈带我去买书时,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未解之谜》和《一千零一夜》这两本书《。世界上最大的未解之谜》里讲了金字塔之谜、UFO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和野人之谜等。《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我只看了一个故事,就被吸引了。一位著名作家说:多读几遍,还会发现许多新东西。我把这两本书读了很多遍。还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我在家闲得没事干,拿起一本《中国典故故事》看。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妈妈却打…  相似文献   

6.
《荒野里的呼唤》是一本很好的书,我很喜欢.这本书讲了动物们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有兔子的,有雄鹿的,也有山猫和豪猪的.其实,我喜欢魔法故事胜过动物故事,可同时我也喜欢动物故事胜过魔法故事.至于我为什么这样说,你只能自己去想了. 《荒野里的呼唤》充分地展现了动物世界里的弱肉强食和命运之神对于动物的残忍和冷酷,以及猎人布下的陷阱的可恶.好端端的动物,就这样给杀了,是不是有一点太残忍了?从这本书里我看出了动物的血腥以及猎人的残忍.我印象最深的是本书的第二章,写的是空中之王——秃鹰.  相似文献   

7.
大胆做梦     
上个星期六,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梦想风暴》。这本书的作者是晓铃叮铛。 当读完第一篇时,我已经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的第一篇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粗心的鹰妈妈把蛋下在了鸡窝里,于是农夫把蛋交给了母鸡。  相似文献   

8.
上好人生第一课去年9月的一天,一群叽叽喳喳刚入学的孩子被我带进学校大大的图书室,很随便地围坐在地板上,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节日记课。我面带微笑走向孩子,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我转身信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美人鱼》的故事。“孩子们”,我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孩子们听了眼睛一亮。我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神气十足地说:“我家的小狗豆豆,今年半岁,小鼻子,小眼儿,小嘴…  相似文献   

9.
卢牧远 《新作文》2010,(1):50-51
妈妈给我买了《窗边的小豆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书里讲的是作者在新学校里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最喜欢的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推荐理由:因为《雨季不再来》了解三毛,但却因为《撒哈拉的故事》喜欢上三毛。读着这本书,我仿佛也跟着三毛和荷西去了撒哈拉沙漠,感受着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或喜或悲的生活。古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做什么事都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自实践才能有所收获。而我以为读书与写作就是这样的关系,读书就像是纸上谈兵,写作便是将所读所感展现出来。因此读书是基础,只有在阅读的基础上才会有所感悟有东西想要表达,这也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吧。  相似文献   

11.
"故事"是传统叙事文学的核心。施蛰存在小说里对"故事"十分用心经营。作为一个站在现代和传统的交汇点的作家,他把现代和传统都融入到了"故事"里。在《塔的灵应》《黄心大师》《夜叉》《魔道》这四篇故事性很强的小说里,他对古代神佛故事和志怪故事进行了重写,从古代文体资源里写出了现代,从神佛小说里写出了人性,从志怪小说里写出了人心,并在叙事手法上表现出了前卫的姿态。施蛰存没有完全剥落传统的色调,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兼容"的海派作家的气质。  相似文献   

12.
正这学期,我无意中读到雷玲编著的《故事里有你的梦想》这本书,书中18位名师的教育生涯让我对名师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当我们听到:吕型伟、钱梦龙、于永正、窦桂梅——这样一个个如  相似文献   

13.
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年龄应该跟我差不多,他有一本书叫《香水》。这是本畅销书,在欧洲以至于在我们中国都风靡一时,是本影响非常大的书。《香水》是古典意义的畅销书,因为它就是讲一个传奇故事。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个副题《一个凶手的故事》。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杀人犯,他一共杀了25个少女,而且杀人的方式特别奇特。如果说这部  相似文献   

14.
三毛有本书《我的宝贝》,写的都是她从四面八方得到的小玩意。或许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但每样宝贝都有一个背后的故事,因此它们对于她格外珍贵。我好喜欢这本书,也好喜欢里面描述的形形色色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贝"。  相似文献   

15.
<正>八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我坐在小板凳上,翻看一本故事书。书中,有一个竹子里住着小公主的童话故事。我将那个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从不曾知道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美丽的故事,从不曾知道还有一扇门,能将我从现实带往奇妙的异域。从此,我与书籍结下一世的情缘,开始了一生对她的追逐和渴求。还记得十岁那年暑假的一天,我在镇上仅有一个门面的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叶圣陶爷爷讲故事》,另外一本的名字好  相似文献   

16.
创造月亮     
<正>唐代传奇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分别叫做《纸月》《取月》和《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我被这样的故事深深折服了。自然是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套很特别的故事书。4本书共有34个别具一格的童年故事,分别代表了我们国家34个省级行政区的地域特色。北京的胡同,景德镇的陶瓷……地理知识、美食文化、方言特色等,都被巧妙融合在了故事里,具有浓浓的中国气质,也让这些都不太长的故事各有风味,打动人心。书名:“中国的孩子”系列——《胡同里的春节》《夏日侗歌》《纸上中秋》《澳门的雪》作者:冯云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相似文献   

18.
看望     
那天,在家里整理旧物,竟然从一个纸箱子里找出许多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有整套的《封神演义》《西游记》,还有一本“水浒故事”——《鲁智深》。我清楚地记得,《鲁智深》是爷爷给我买的,扉页上留有他用钢笔为我写的名字。爷爷从小是用毛笔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我阅读了一些教育经典读物,《爱的教育》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这本书并非专门讲述教育理念,而是在那些小故事的字里行间,把"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诠释得清楚透彻。《爱的教育》全书由一系列小故事组成,它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视角,把他在学校里成长生活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对于普通大众读者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不具学术难度,老少皆宜。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经历  相似文献   

20.
名家介绍     
《小朋友》2006,(12)
喜欢躺着仰望天空,看银色的月光,挥舞着晶莹的翅膀,从深蓝的天空飞下。它们来到茂密的森林,投下斑驳的影子。故事精灵坐在树枝上,荡着脚,哼唱出一个又一个故事。我藏在树影里,悄悄看着、听着。一个个故事,随着月光,记录在我的脑海里。天亮了,我拿起笔,把这些故事写在纸上。希望小朋友们读到它们的时候,能从故事里闻到月光的清香……名家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