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 《记者摇篮》2004,(12):11-11
将资源进行整合配置.是把既有的资源集合在排列有序.新奇独特的构思里,让他们发挥最大的能量。电视是集体合作的事业,一人包办是不可能的。电视资源也需要配置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潜能。一般来说,电视资源的配置整合可以分为节目资源的配置整合.人力资源的配置整合,物质资源的配置整合和资金资源的配置整合。在这里.重点谈一下如何配置整合节目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强势,打造精品。  相似文献   

2.
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自己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业务规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记者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加强频道管理是频道专业化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由传播与艺术两大部类组成的大众传媒。而在中国,这两部类内容常常是各说各话。有没有一种思路、方式将二者整合为一体?我认为,这就是传播艺术。所谓传播艺术就是对特定内容的创造性处理.无论是非虚构的电视传播,还是虚构的电视艺术,在电视传播艺术这一点上它们是共通的。目前,要提高电视的传播效果,提高电视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提高电视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4.
电视诗这一艺术化的电视艺形式,从诞生以来就在观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迅速成为继电视剧和音乐电视之后,由电视真正参与学创造的节目类型.电视诗集学和电视的优势于一身,形象化地表达了散诗歌的学意境,真切地将字诉诸于视听感官,使人们在电视屏幕上完成了一次美妙的学旅程。  相似文献   

5.
梁英 《当代传播》2006,(4):77-79
所谓电视理念批评,就是在具体的现象和节目的分析中探索普遍性的理念,既是对于具体现象的批评,同时又是一种对于普遍性理念的建构与解构。新时期以来的电视理念批评实践取得了不菲的成果,通过选择、导向、制衡与监督,加速了一批老化的电视理念退出历史舞台,催生了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型电视理念,对于电视理论的建构、电视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对传统电视理念的扬弃中,对新兴电视理念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追问中,电视理念批评自身也在不断地建设、嬗变、整合中。本文将在探讨电视理念批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把握它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陈岳 《视听纵横》2007,(4):52-54
上个世纪最后十年的这一轮运动,借着行政的力量狂飙突进式地展开,希望能够整合各种市场要素,形成中国电视在“规模”基础上的效益。在这一轮运动早已经悄然落幕的今日,技术的和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了诸多巨大的变化,然而中国电视的产业格局仍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整合既没有在技术层面实现.也没有能够在内容层面有普遍性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出现广泛地整合了电影、戏剧、文学、音乐等原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这种整合发展有着广阔的后现代文化背景,即不断地离散的同时不断地整合发展的社会背景。新生的总是粗俗的,成熟的意味着发展机制的丧失,电视对于原有成熟的文学艺术的掠夺和阉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设杭州"天堂文化"战略的种种设  相似文献   

8.
整合频道资源.实现有线无线的合并和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打造广播影视航空母舰,是国家广电总局根据世界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壮大电视台经济实力.提高竞争能力.实现电视事业跳跃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充分认识频道资源整合的重要性.积极稳妥地搞好频道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勇 《声屏世界》2007,(12):13-14
当新一轮电视真人秀节目又开始肆意炒作、方言栏目剧遍地开花、电视民生新闻热火朝天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一系列电视公益慈善活动恰似一缕清风悄然而至,并以其“致力于维护公众利益,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的理念,在不断整合资源、丰富电视荧屏、彰显媒体文化功能的同时,使电视媒体的喉舌功能得以实现新突破,在全社会最广泛人群中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从而有力提升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电视公益慈善活动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品牌建设中内容和路径创新的一大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人注重以现场纪实的电视手段拍电视,让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有动态画面、有同期声音、有当事人情感、有现场气氛……立体式地显现在荧屏之中.这是对以往解说加画面的节目样式的一种突破.纪实,已在电视新闻界形成一股潮流。有流必有礁.潮流之下往往掩盖着隐患,这就是认识上的暗礁──误区,它是电视纪录片正面!临着的一道质量上的关隘。只有从理论认识上冲过这道质量关,有关纪实的实践才有可能实现新的超越.一、两派──风格的现实走向多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着纪实派与表现派之别.纪实派,是国际上早…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电视媒体经营策略初探--以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对我国电视业来说,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在卫星电视,地面频道,有线频道大战的弥漫硝烟下.在互联网及数字收费互动电视的紧逼下.社会受众因生活方式变迁对电视的选择多元化了。如何调整电视运营思路和对策,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媒体整合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应对市场竞争的考验,成了电视媒体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9)82号文件精神,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于2001年1月1日开播。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业,公共频道以市场意识和科学态度使频道品牌形象,广告创收及社会影响力在河南省内迅速提升,从一个刚开始的“三少”(资金少,人员少,设备少)频道发展成为目前省内覆盖率最高,影响力跃居前列的频道,并且初步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一套现代电视媒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媒体扫描     
电视媒体资源整合的对策 尧风撰文说,在目前的产业体制环境中,电视媒体一方面必须应对空中、地面、新媒体市场的多重竞争,一方面却以小型分散的资源配置和低效益的使用与管理消解着有限的实力。资源整合的问题便如此紧迫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因此,电视媒体应当在整合中求发展,即:科学整合、合理利用、变  相似文献   

13.
电视资本结构的状态决定了电视资本的营运方式。频道与网络是广电的两大资本,频道的专业化与二次分配的管理模式,使频道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利益原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节目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是实施频道制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14.
肖如秀 《声屏世界》2004,(11):48-48
近年来.县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电视专题节目,但由于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县级电视台要做出“上档次”的电视专题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历年省市优秀节目的评比中,获奖节目就更少:修水电砚台曾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在这几年的思考和探索中感受很多.启发也很大,现就县级台怎样拍好电视专题片谈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5日,对黑龙江电视台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黑龙江电视台重新整合了四个有线频道,第一次让所有的自办节目在五个崭新的频道中成功播出,开创了黑龙江电视台历史的新纪元。同样,这一天对于黑龙江的电视法制节目而言,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正是从这一天开始,黑龙江电视法制节目昂首迈进了频道时代。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电视传媒又处在一个大的发展转型期。“数字化革命”的技术潮流的冲击、新媒介的迅猛发展,国际媒介业和其他行业的整合兼并浪潮及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抗争,这些都为电视媒介的生存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在复杂严峻的媒介生态环境面前,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卫星电视频道开始重视开发自身文化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实现其频道的特色化及个性化生存的努力和尝试。在这方面河南卫视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文化.创新品牌、激活传媒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电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电视已不再单纯地被视作宣传和教化的工具,而被确认为也具有产业属性。如此.一向在国家卯翼之下的中国电视媒体.在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创作能力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了创利的责任。新闻集团、福克斯公司等国外传媒大鳄的丰厚成果.更是展示了中国电视在自我发展和创利方面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体育的季节,又是中外著名电影电视设备厂商展示风采、秀出自我的季节。当人们还在亚洲杯等国际赛事中意犹未尽、就又开始大口品尝奥运会丰盛的美餐时.令人瞩目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也在8月24日如火如荼地举行了。  相似文献   

19.
电视历史剧如何在表现历史题材时做到尊重历史并重新解释历史,还原人物并重新塑造人物.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境界,是当今电视历史剧创作中探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小说《谁主沉浮》改编的电视历史剧《长河东流》为例,通过其改编过程中整合中国传统文本的叙事方式及传递主题的范式,探讨电视历史剧改编中对传统文本的传承与整合、继承与创新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楼宇电视核心价值实现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新兴媒体纷纷崛起,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手机电视、博客等新兴媒体纷至沓来,并进一步加剧了媒介市场的竞争。在这次新媒体的浪潮中,有一个媒体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从2005年起风光无限的楼宇电视。概括地讲,楼宇电视是指用液晶电视机在商业楼宇、高档住宅、办公大楼等场所播放商业广告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楼宇电视的创立者是一家叫做Captive Network Ine的加拿大公司。1995年,这家公司在加拿大和北美成功地创立了高档场所电视显示媒体。目前,它的业务已覆盖北美1100个商务楼宇,拥有130万收视人群,并且与很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2年末,这一媒体形态传人中国,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展开来。以“分众传媒”公司为例,成立于2003年5月的“分众传媒”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2005年以1.1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的社区公寓电梯平面广告商框架媒体,并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6年初,其商业楼宇联播网已覆盖中国70多个城市、3万多栋楼宇、6万多个显示屏,占据了整个行业中约96.5%-98%的份额。2006年1月9日又以3.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聚众传媒”公司。在经历了3年多的发展以后,如今的楼宇电视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受到了业内外的密切关注。本文将从这一新兴媒体的传播特征以及与传统电视媒体的比较入手,着重探究创造楼宇电视核心价值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