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内容概要:《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林语堂先生认为,他之所以完全知道苏东坡,正是因为他了解苏东坡;他了解苏东坡,正是因为他喜欢苏东坡。  相似文献   

2.
喜欢苏东坡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相似文献   

3.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2,(20):28-29
苏东坡一生中,不喜欢偏执,不喜欢报复,不喜欢强加于人。别人伤害了自己,他也总是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习惯思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苏东坡不喜欢这样。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到寺庙里玩,看到寺庙里有这样一个祈祷词——咒咀诸毒药,愿借观音力,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毙。意思是,如果别人诅咒你,你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是诅咒你的人反而遭殃。苏东坡觉得,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于是他把后面两句改为"念彼观音力,两家都没事"。意思是,即使你害我,我也不报复,只希  相似文献   

4.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5.
那一份超然     
走近苏东坡,喜欢苏东坡,敬慕苏东坡。读过赤壁二赋,不能不心折于他的超然,想起黄州,想起乌台诗案。走近苏东坡。年少时,"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时何难!"汴京高中,名扬于四海,仁宗亲许为宰辅之器。此时是何等意气昂扬。无奈,天意弄人。他因论新法不力,自请外放东南诸州,览民生疾苦,发为歌诗,冀达天听。  相似文献   

6.
<正>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总感觉苏东坡不像个相距遥远的古人,而像单位里某个你喜欢的同事,或社会上某个你愿意与之相处的兄弟。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经济拮据,生活非常简朴,吃饭时往往只有米饭、萝卜、一个清淡的汤,苏东坡说自己很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一次,朋友钱勰给他发请帖,说请他吃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喜欢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癣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相似文献   

8.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  相似文献   

9.
一天.数学家苏步青应邀到喜欢研究古典文学的小王家做客,他们坐在开着的窗户旁一边看书一边聊天. 忽然.苏步青指着自己翻看的《苏东坡文集》中的一篇文章《赤壁赋》说:“这本书肯定有错误!把苏东坡写《赤壁赋》的时间给搞错了,瞧,书上印的是1080年.我们知道苏东坡生于1037年,活了64岁.《赤壁赋》开头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我知道按干支纪年法1982年也是壬戌年,所以这本书上说苏东坡写《赤壁赋》的时间是1080年肯定是错的.”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这算是他的最简单的诗,一点也不稀奇。但是读到这首诗时,却使我的心深深颤动,因为隐在这首简单诗句背后的是一颗伟大细致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这算是他最简单的诗,一点也不稀奇,但是读到这首诗时,却使我的心深深颤动,因为隐在这简单诗句背后的是一个伟大细致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时,一些文人雅士闻风而集,吟诗作赋竞相追慕。恰逢当地有一个自命不凡的读书人叫白文秀,此人文理不通,白字连篇,却爱慕虚荣,喜欢卖弄文才。  相似文献   

13.
内心的影像     
《中学教育》2004,(4):6-6
民间故事中有不少关于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其中的一则是佛印问苏东坡:你看我是什么?苏东坡说:你是一泡屎。而苏东坡问佛印,佛印说:你是一尊佛。占完了嘴上的便宜,苏东坡得意地回家向苏小妹炫耀。哪知道苏小妹却说:哥哥,你完完全全地输给佛印了!眼睛里看到的别人,恰恰是自己内心影像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名人故事     
少年苏东坡羞改对联苏东坡少年时代就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诗文出口成章,常常受到师友们的夸赞。因此,他有时踌躇满志,洋洋得意。有一天,他竟在自己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过了几天,有一位白发苍苍的乡村老人上门向苏东坡请教。老翁拿出一本小书请他诵读,苏东坡翻开一看不禁愣住了,原来书上的字竟然有许多认不得。苏东坡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老人走后,他便在原来的对联上首各加两个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东坡发愤砺志,刻苦读书,终于成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名人故事@晋辉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阅读苏子,从苏东坡身上颇受启悟。纵观苏子一生,颠沛流离,困顿艰辛,依然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乐常人之不能乐。即使被谪贬海南依然自得其乐,诗不改豪放超然,生活更加旷达逍遥。究其缘由,是人生心态与生活视角使然。  相似文献   

16.
酒色财气诗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逢庙必进,而且喜欢与大德高僧交友切磋.相传,有一天苏东坡与相国寺佛印和尚对饮,酒兴起,和尚即兴挥毫一首打油诗于墙上:"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若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苏东坡即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相似文献   

17.
方方 《阅读与鉴赏》2008,(11):12-13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有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鳞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8.
喜欢苏东坡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9.
喜欢苏东坡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鳞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20.
八斗才子     
《中学理科》2006,(9):31-31
据说,北宋时期的名家苏东坡,年轻时就已经是才华洋溢,人人称羡的八斗才子。有一次苏东坡心血来潮,想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准备了房四宝,写下一对门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