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嬗变,师范院校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高职师范生在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高职师范生的素质发展中出现职业目标的茫然、实践操作力不强、自身素质薄弱等困境。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势下,师范院校应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引导师范生树立起理想的职业目标,利用专业课程和专业特点,多途径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师范生的人文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我国未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嬗变,师范院校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高职师范生在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高职师范生的素质发展中出现职业目标的茫然、实践操作力不强、自身素质薄弱等困境。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势下,师范院校应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引导师范生树立起理想的职业目标,利用专业课程和专业特点,多途径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师范生的人文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我国未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实习模式的探讨及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后备人才是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教育实习是高师学生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新型教育实习模式的培养目标、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不足以及国外教育实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加适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实践教学培训模式,为师范学生顺利地向教师转变创造条件,为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近年来,师范教育出现弱化倾向.师范院校追求综合化,工作重心转向拓展非师范专业,直接动摇了作为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导致教师教育被边缘化.据了解,现在很多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学生不足在校牛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三个基本任务,即有效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策略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规格,建构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放、互动模式,施行学院化管理方式,加强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6.
师范人格:现代师范教育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乃至影响未来整个经济、教育及社会的发展。师范生素质已越来越为教育界和社会所广泛关注。本文以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为背景,分析现代师范人格培养的必要性.探讨现代师范人格的特点、内涵及形成与发展动因,提出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师范人格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梁妙 《教书育人》2009,(12):54-55
“师范院校要达到传递先进知识与培养教师素质的有效统一”,单靠教育实习这一短期的阶段性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师范院校体现“师范性”的特点,应该是在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基于此,各大师范学校都加强了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技能培训的力度,将教育实习的内涵扩大化,以教师技能培训课为依托,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从教素质。  相似文献   

8.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关系到教师高质量发展。21世纪以来,“师范教育”一词被“教师教育”替代、将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这三大事件都是着眼于教师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联结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育“基点”与高等教育“龙头”。基于基础教育“基点”的教师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础教育能否“搞得越扎实”、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从而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龙头”的教师教育就在于引领与创生:引领意义包括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师发展的方向,以及在“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创生意义则在于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蕴含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这三大要义。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校要守正创新,即扬师范院校的师范之长守教师教育之正,补师范院校的学科之短创教师教育之新。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教师教育模式,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教师职业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小学教师教育模式、初中教师教育模式和高中教师教育模式;按师范院校的层次特征,可分为传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地方新建本科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模式和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模式。此外,还可从教师培养年限、教师培养"开放—封闭"以及课程模块组合的角度来对我国教师教育模式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教师资格证“国考”取代了以前的教师资格证审核制度,更全面更科学地完善了我国教师准入制度,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进而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师范生、师范专业还是师范院校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教师资格证“国考”为研究背景,以某师范院校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师范专业全体学生为调研对象,分析英语师范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以此提高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师范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师范院校中的非师范理工专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综合化转型的成败。因此,“以学生为本位”原则的提出确立了具有前瞻性、特色性非师范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从而探索如何在非师范理工科专业发展中实现培养模式的自适应调整将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2.
赵聪 《教育教学论坛》2012,(28):247-248
普通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地方中小学学校输送合格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生人格的培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本文通过探索师范院校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得出普通师范院校实施人格教育要与道德教育、师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加强学生师范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师范生人格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几年教师素质专业化和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师范院校纷纷对专业教育课程和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如何提高高职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关系高职院校师范专业能否顺利发展的焦点问题,而"顶岗实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其运作已显示出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当代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外教师教育日益重视教师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强调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层次的提高。突出了教师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呈现教师教育的封闭型与开放型模式相结合、学术性与师范性发展取向相结合、理论培养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师范院校必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加强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一轴两翼“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基地运作模式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合作双赢为基础,以促进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发展为目标“,既解决了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实践问题,又解决了师范院校教师和基地学校教师的共同发展问题,是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在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全面发展的"有教养"的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都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普遍缺失已成为影响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内涵,制定全面的通识教育体系,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提升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师范院校纷纷向综合化转型,转型后教师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师范性缺失;办学定位出现偏差,教师培养质量降低;教师教育远离中小学教学实践,教师职后培训弱化。为此地方高师院校需要加强师范性特色,合理规划、科学定位,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师资为目标的,师范院校的课程必须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我国师范院校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多数全日制的师范院校,追求课程的高、尖、精,忽视培养教师的需要。因此有些师范毕业生或者不愿意当教师,或者当了教师也不称职;多数教师进修院校也单纯帮助在职教师学会中小学教材,没有从培养合格的教师来全面考虑。双方的共同缺点是只把教师看做“教书匠”,而没有把教师看做全  相似文献   

19.
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公共课程的问题分析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以其师范性而存在,伴随着师范性的消失而消亡。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师范性不强,学生师范素质不高,是近年来困扰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因此,近年来关于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颇为强烈。本文立足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公共教育课程的现状,结合新的课程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应高等学校外延发展需要设立的西部新建师范院校,走过了近十年的办学历程,目前面临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即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西部中小学办学规模的锐减和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办学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办学的实际困难。因此,这是西部新建师范院校应做出的选择:尽快融入高等教育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主流;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坚持师范和非师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