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在"的本义是存在.事物的存在,须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故"在"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时,总是与表示处所、时间的名词连用,如"在机关"、"在学校"、"在去年"、"在今天"等等.  相似文献   

2.
一、媒介接触时长的空间分布 在本次调查中,人们媒介接触的总时长为292分钟,其中在"自己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64.1分钟,在"他人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4.5分中,在"私家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3.2分钟,在"出租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中,在"公交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4分中,在"地铁/轻轨"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1分钟,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分中,在"街道"上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3分钟,在"工作或学习场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9.4分钟,在"银行、商店、邮局、宾馆等室内公共服务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3分中,在"餐馆、酒吧、茶馆、快餐店等室内餐馆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2分中,在"电影院、歌舞厅、网吧、体育馆等室内文体娱乐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9分钟,在"其他室内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4分钟,在"其他户外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钟.  相似文献   

3.
二、居民各类媒介接触空间分析1.空间中的媒介接触时长在本次调查中,媒介接触总时长为292分钟,其中在"自己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64.1分钟,在"他人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4.5分钟,在"私家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3.2分钟,在"出租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钟,在"公交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4分钟,在"地铁/轻轨"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1分钟,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分钟,在"街道上"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3分钟,在"工作或学习场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9.4分钟,在"银行、商店、邮局、宾馆等室内公共服务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3分钟,在"餐馆、酒吧、茶馆、快餐店等室内餐馆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2分钟,在"电影院、歌舞厅、网吧及体育馆等室内文娱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9分钟,在"其他室内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4分钟,在"其他户外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钟.(见表3)  相似文献   

4.
在《史记》、《汉书》的记载中,"七"与"十"两字颇为特殊.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中曾说:"在西汉时,七字书作十,中画甚短,与十字极相似."②张勋燎先生则对此作过详细考证,指出:在先秦时期,即秦统一之前,"七"字写作"十"型,而"十"字写作"|"型或者在"|"中间加一点,此时"七"字和"十"字在写法上尚有分别,但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后,"七"字仍写作"十"型,但是竖画较"十"字型较短,而"十"字也写作"十"型,"七"字和"十"字的区别极不明显,整个西汉两百多年,"七"字都保持了秦代常用的写法.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1,(10):21-32
梅罗维茨意义上的"中区"实质上是一种被动性的"中区":"后台"在"演员"不知情、无意识的情况下被暴露在"前台"中。本文在以"本真"统合"后台"与"流露"、承认明星具有神性的前提下,结合明星在生活类综艺节目中主动暴露世俗"本真"的实践,试图开掘中区理论的主动性维度,即"主动性中区",其动态实践过程则是"中区展演":明星通过自然记录、游戏竞赛、"越位展演"三种模式主动暴露人、物、情等世俗"本真"。明星"中区展演"内含一种情感童话:通过情感手段,一切日常生活难题及其伴生的负面情绪均会被妥善消解,并走向圆满结局。由此,在理论预期上,在较为松散的情感共同体中,人们在明星的引领下进行道德立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人鬼恋"故事。"人鬼恋"故事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模式,大致而言,先后出现了"门第婚姻模式"、"自由爱情模式"、"宣讲道德模式"和"探询爱情模式"。"人鬼恋"模式的演变证明,文学不必也不能驱逐鬼魅,文学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是"想象模式"的转移史。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出版"走出去"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社会责任.自"丝路书香"工程实施以来,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支点从欧美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照下,尽管出版"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离"走进去"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文化强国视阈下,出版"走出去"应进一步做好海外市场的受众细分工作,在受众本位思路的指导下,加强深耕内容建设,在翻译工作中融入跨文化传播理念,尤其应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走出去".在为海外用户提供文化内容和阅读服务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9,(9)
"恶人"在云南话中,既有能人的意思,也有不近情面之人之意. "报业恶人"之绰号和"防火防盗防老孙"之调侃的孙学敏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以"铁腕"改变"温吞"的报社气质,并勇于在报业大战中"亮剑";有"报业斗士"之称谓和"这人是为报纸而生"之评价的孙学敏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报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之精神,对报纸事业孜孜不倦.在其带领下,<都市时报>过关斩将、一报倾城,<昆明日报>也在向"中国西部最好的党报"前进.  相似文献   

9.
"两会"报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的发挥,它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改革深入、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两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但又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对"两会"报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析2011年"两会"传播的新特点,指出"两会"报道的"全媒体"运作方式及其新闻话语的政治学修辞和"公民新闻"等特色,同时还认为"两会"报道正在逐渐推动公共新闻的实践和完善,促进媒体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勾勒了"两会"报道尚待提升的空间,为未来的"两会"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一词,眼下在中国是个时髦的字眼儿。连宋丹丹演的小品人物"白云"在"黑土"不懂得"暗送秋波"的"秋波"是"秋天的菠菜"时,也责怪他说:"怎么那么没文化呢!"  相似文献   

11.
"金书"之忧     
近日,在上海,一些出版界人士呼吁取消"金书"的书号,以防止图书庸俗化趋向.<东方早报>报道,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名大量制造"金书"完全是个借口,"金书"在本质上与"金牛"、"金马"、"金元宝"没有区别.上海市收藏协会一位专家认为:"金书"的核心价值并没有超出其材料价值本身,在收藏界"金书"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鉴赏、消费市场,购买"金书"的主力人群在企业家中,其作为礼品的价值远远大于作为收藏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文论及美学研究中,"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属于应当重视的原则或方法,"理论创新"则是目的.在研究中要做好沿波讨源的"历史还原"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现代阐释"意识,通过多渠道研究,努力在"中西融通"、"古今交会"中,实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不断创新的互联网,让媒体的概念与属性与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大相径庭。现在,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品牌创造都充满"变数",因为受众在变,媒体在变,营销在变。营销变之一:从"消费者"营销到"人"营销在营销大师科特勒阐释的"营销3.0"理念下,营销要实现从"消费者"营销向"人"营销转变。作为"有态度"的门户,可以看到网易在与广告主的合作上也充分体现着"人营销"的理念。如卡萨帝冰童年度推广以"旋转的梦想永不落幕"为主题,直击为人父母者的内心期待。  相似文献   

14.
"金书"之忧     
近日,在上海,一些出版界人士呼吁取消"金书"的书号,以防止图书庸俗化趋向.<东方早报>报道,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名大量制造"金书"完全是个借口,"金书"在本质上与"金牛"、"金马"、"金元宝"没有区别.上海市收藏协会一位专家认为:"金书"的核心价值并没有超出其材料价值本身,在收藏界"金书"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鉴赏、消费市场,购买"金书"的主力人群在企业家中,其作为礼品的价值远远大于作为收藏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广播电视已成为党政"离不得"、部门"少不得"、群众"舍不得"的大众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播电视更要放下"架子"为"三农"服务,成为群众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  相似文献   

16.
于璐 《新闻爱好者》2011,(10):115-116
本文从"座"与"台"的各自本义出发,分析各自的认知语义基础,然后对比分析二者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的例证,对其搭配情况做出解释,最后基于"座"与"台"的各自义项进行合理分析。座"座"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后起字,表示"坐位"或者"坐具"。中国古代最初是没有凳子、椅子之类的"垂足而坐"的坐具的,在较为远古的时代,我国古人都是用"席"的,也就是通  相似文献   

17.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剩女"两个字,会出现31,500,000多个网页,在网上很多以"剩女"为主题的论坛和贴吧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贴子发表,许多"网友"每天在帖子里积极地讨论"剩女"的婚姻、爱情和理想等话题."剩女"这个略带个性和苦涩的词,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兴起,不仅如此,在传媒领域里,这种"剩女"现象也已引发了高度关注,大众传媒热烈的讨论着"剩女现象",各种报刊杂志不断发表关于"剩女"的各种新闻,电视上各种"剩女"的相亲节目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8.
陈艳 《新闻界》2013,(6):69-72
"中国"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在很多场合被呈现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微博信息的传播被赋予了口语化、情绪化、碎片化的特质,这在近期"钓鱼岛事件"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各种"草根"、"公知"借助微博这个自媒体平台,宣泄"中国"情绪,表达"中国"认同,既是对语言边界的不断挑战,又在喧嚣中显现出不同的诉求和力量。本文就着眼于对"钓鱼岛事件"中各方的微博话语做一分析,力图揭示出在这种聚焦于"中国"背后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取向,从而在另一层面上予以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提供某种话语走向的镜鉴。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提出过"广告产业园"、"广告特区"等概念,在后来一些研究文章中,也进一步提出"广告产业园"、"广告特区"的想法。在我的思考中,提出的"广告特区"实际上还包括在特定区域里允许发布法规限制刊播的一些广告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30年创立的"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到1947年在它基础上成立的"昆仑"公司拍摄的影片中存在的"力场"及互动系统为切入点,分析了从儒家"文化主义"到"民族国家"传播范式的转向,发现在"联华"时期儒家文化主义传播范式存在的"力场"构成的三种力量是"儒家结构、市场逻辑和左翼思潮"。到了"昆仑"时期,在日本侵华的背景下,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群力"的方式介入,影像开始了"民族国家"范式的转向,最终形成了能辐射巨大能量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