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富余 《考试周刊》2014,(96):166-166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关系,作为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师生的心理关系。特别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与学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帮学生所需。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步入师生共容和谐的境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富于创造和激动人心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要尝试着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后进生,更是毫不吝啬地播撒自己的爱心,用真情去温暖、激励、鞭策他们,时时用爱为他们导航。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有体会,只有用爱,唤醒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一、热爱学生%教学生爱教育实践表明,爱是学生的一种基本需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关系 ,作为教师 ,必须重视、研究师生的心理关系。特别是作为教师 ,必须做到与学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 ,爱学生所爱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乐学生所乐 ,帮学生所需。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 ,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步入师生共容和谐的境界 ,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富于创造和激动人心的活动。一、以爱心激真情教育是奉献爱心的事业 ,爱是教育的灵魂。处在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他们的基本关系是以博爱、平等、民主、尊重作为基础的。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 ,爱心始终激励着广大师…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洁白的纸,也如同一块未开垦的净土。教育者怎样去描绘那张洁白的纸,怎样去开垦那块净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孩子,高尚纯洁的爱,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才能超越人的属性而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7.
王裕萍 《快乐阅读》2012,(4):114-115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一名合格教师,要先播下花的种子,再浇水锄草,特别要将那些长歪的小苗一棵棵扶正,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首先要学会关注,因为关注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关注,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在关注中,教师会逐渐学会倾听,用满腔的热情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会逐渐学会观察,用一双透视孩子心灵的眼睛,去发现教育的细节;会逐渐学会感悟,用自己的心灵,去寻找教育的契机,把自己对学生的爱融入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每一个  相似文献   

9.
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爱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只有爱才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只有爱才能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细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浇灌学生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于桂珍 《成才之路》2011,(23):12-12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以关心人、教育人为己任。是的,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对此感触颇深。教育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这种以心发现心的艺术是用爱搭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阅读之美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教师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感受,理解,体验,创造。阅读是一种心灵表达,只有用心灵去阅读,才能走近文章的境界中去,才能读出文章的情趣和韵味,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并逐步达到心灵的共鸣。语文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下面我谈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更是我们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爱的情感,更要有爱的智慧。教师只有用爱的智慧与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才能赢得学生,从而赢得教学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感化幼儿,才能和幼儿的心灵产生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达到师爱的最高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幼儿去爱别人,在爱的沐浴中使幼儿学会去爱父母、爱伙伴、爱身边的一切。否则,教育幼儿去爱祖国、爱人民只是一句空话。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打动幼儿。而幼儿园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初入园的孩子千差万别,相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总有个别孩  相似文献   

16.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心灵。教育的真谛应该就是要把爱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传递。班主任就应该是传递爱的阶梯。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来说,用力是尽职,用智是敬业,用心是境界。用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因被爱而学会爱。教师的伟大不在于爱那些人见人爱的孩子,而在于爱那些“不可爱”但需要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个学生,即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真爱就是无私的爱,真爱就是真诚的爱,真爱就是博爱。教师只有真爱学生,才能开启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的确如此,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才能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并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因此说,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只有在这种充满尊重与温馨的氛…  相似文献   

20.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者塑造孩子纯洁心灵的重要工作,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孜孜不倦的爱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只有滋养好孩子的心灵,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