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一枚出现孙中山形象的外国邮票,是美国1942年7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七·七”抗战5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还是美国第一枚印有中文的邮票,更是孙中山首次出现在美国邮票上。该票面值为5美分,正好是当年寄往中国航空信件的资费。而邮票首日发行地选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图1为首日封),则是因为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就是从这里启程回国筹备成立中华民国的。1961年10月10日,美国再次发行一枚印有孙中山头像的邮票(图2),以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  相似文献   

2.
吴天明 《上海集邮》2007,(10):12-13
2006年11月12日,香港发行《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邮票(参见061207),其中2.40港元票图名为“时年46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九一二年摄)”。经笔者考查,这一图名有误。1996年10月,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画册,其第2部分“领导起义,推翻帝制”的辑封图片就是这张照片,说明文字为“1911年6月孙中山在旧金山(三藩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12日,香港发行(《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邮票,第3图“吊唁革命家黄兴后留影(一九一六年摄)”。主图与(《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画册(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第5部分“讨袁护法,捍卫共和”第36幅“1916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哈同花园留影”的照片完全一致,孙中山身着白色衬衫,黑色西服,双亍插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作稍息状站立于草坪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吴天明 《上海集邮》2011,(12):14-14
孙中山身着中山装的标准像(图1),是新中国邮票上出现最多的孙中山照片,纪38(图2)、纪90-2、纪120、1999-20-1(图3)、JP56(图4)和香港《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邮票第4图(图5)主图都选用此照片。孙中山目光深邃,仿佛在洞察灾难深重的中国,谋划拯救中国的方略。  相似文献   

5.
九问     
1.您什么时候买的第—套邮票? 第一次买邮票是1946年,我从浙江农村到上海,我家附近(南京西路)有家邮票商店(德孚邮票商店),那里有很多邮票吸引着我。由于当时经济条件不好,为了买邮票,我从坐车上学校改为步行。每天提前半小时出发,路上再走快一点,赶到学校上课。这样,就用省下一周的车费钱,到邮票店买了4枚“纽约版孙中山像”低值票。为此,我高兴了好几个星期,至今我还保留着买邮票的纸袋(图1)。  相似文献   

6.
朱国平 《集邮博览》2011,(11):59-5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集邮活动刚复苏,集邮界尚未形成收藏原地封的风气,很少有人刻意收集原地封。1981年,邮电部发行了J68“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当时的南京市邮政局发行了两枚首日封。其中一枚贴J68(3—1)“孙中山像”邮票一枚,销中国南京“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七角形纪念邮戳,封图为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时设在南京煦园的办公室外景图(图1)。封背为文字说明及“中国南京邮政局”字样(均为中英文对照)。  相似文献   

7.
甄屏帆 《上海集邮》2006,(11):32-32
《世界化遗产邮票鉴赏大图典》(薛大德编,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第395页介绍美国的世界化遗产“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选用的邮票字标注有误(图1)。  相似文献   

8.
李明 《集邮博览》2011,(10):25-27
五.单圈“4作1”改值邮票之分版分型的学习与研究: 目前的《民国邮票目录》中,例如,2009年修订的马氏《中国邮票图鉴(1878—1949)》中仍维持“伦敦版单圈孙中山像4分邮票”仅分为在上面第三节中所述的:“4分单圈票可分:(一)A型窄版,(二)B型窄版和(三)B型阔版这样三种邮票。”(其修订版也没有更正原有的笔误,笔者在此给予订正)所以,在这些《邮票目录》中所列出的“4作1”票也都只能分为:“(一)A型窄版,(二)B型窄版和(三)B型阔版这样三种”“4作1”改值邮票了。  相似文献   

9.
吴天明 《上海集邮》2011,(10):10-11
J68-1"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邮票(图1),主图是身穿西服的孙中山半身肖像。李印清在介绍设计构思时说:"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上已经三次用了他的标准像,我想第四次应该给群众一些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吴天明 《上海集邮》2011,(11):13-14
J132-1“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孙中山”邮票(图1),主图是绘制的孙中山肖像,背景是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和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田黎明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我以他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遗嘱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性格的塑造点。整个形象的明暗处理及神态的刻画、气质的体现都服从这个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婕好 《上海集邮》2007,(9):14-15
1997年7月1日,香港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邮票,其中1.3港元画面为一座中式门楼的传统建筑(图1),在《香港邮政集邮目录》中名为“古宅”,杨乃强《香港邮票目录》中仅有“House of Sam Tung Uk”(三栋屋)粤语拼音的英文名称。  相似文献   

12.
瑞士邮票以苏黎世州票为发端。19世纪40年代初,在英国“黑便士”问世几年后,苏黎世(1843)、日内瓦(1843)、巴塞尔(1845)相继发行邮票。苏黎世邮票全套2种,主图是大大的阿拉伯数字:“4”(拉盆)——州内邮资,“6”(拉盆)——州外邮资。  相似文献   

13.
香港在1946年8月29日发行《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全套2种,面值分别为3角和1元(图1)。根据“香港邮政集邮目录》(2004年版),这套邮票的谢斗是钟思(W.E.Jones)。笔编的《香港邮票》一书中提到“这套邮票是一位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先生(William E.Jones)于沦陷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时设计的,邮票中的中也是他亲自书写的。”  相似文献   

14.
但凡喜欢上一种邮品,总有说不清楚的机缘。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收集到一枚纪120孙中山信销邮票(图1),邮戳上只有一个“要”字。如果不是我一直在找寻这枚邮票寄往各地的邮戳,它也不会引起我的关注。很长时间我一直在琢磨这个字,这是不是“新疆”的“疆”呢?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做了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5.
曹骋 《集邮博览》2012,(8):78-79
根西岛邮政公司(GUernsey Post Limited)于6月15日发行一套“1812年战争”邮票,共2枚(图1),面值均为1.00英镑。该套邮票由根西岛和加拿大联合发行,采用双横连印制。本套以“1812年战争”为主题发行的邮票,实际上展示的是历史上的“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  相似文献   

16.
周作为 《收藏》2006,(9):100-100
这是一枚英国乔治五世头像加盖“中华民国”字样的半便士邮票(图1),原票幅25&;#215;20毫米,于1991年集得,因其粘在一枚未加盖的同一邮票(图2)后而,当时未发现。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12日香港发行《孙中山诞生140周年》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邮票画面为孙中山不同时期的肖像和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18.
肖而 《上海集邮》2006,(1):43-43
邮1407改退批条的“原因4”应为、“欠资,请补贴邮票分后再寄”,中空一格,备填金额数,但有些邮局使用的批条已无此空格(图1,如鸡西、大连),更有在此添加逗号的(图2,如南通、武汉),不但无从填写,而且令人费解。上海奉贤虽仍留有空格,却印成“分再再寄”(图5);辽宁葫芦岛则将“邮票”印成“局票”(图4),错得离奇。  相似文献   

19.
1928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伟业,邮政总局奉命印制以孙中山像为主图的普通邮票,代替行用多年的帆船图邮票。英国德纳罗公司印制,有“双圈”与“单圈”两种。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1月26日发行的1992-17《罗荣桓同志诞生九十周年》邮票全套2种。-1“人类庄严-典型”,邮票主图选用了罗荣桓元帅像(图1);邮票图名取自叶剑英的一首悼诗:“毕生战斗明敌我,人类庄严-典型。大业方兴公竞逝,哀歌声中起雷霆。……”-2“身经百战摧强敌”,邮票主图选用了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