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周宏 《小学语文》2012,(7):76-78
缩写是一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习作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教版小语教材有个“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的单元,该单元的四篇课文为《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单元习作与主题紧密相连,内容为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  相似文献   

2.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课文把“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作为故事发生的原因。其实《草船借箭》的故事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重点讲读课文。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间脍炙人口,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草船借箭”这回事呢?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公元 213年正月,曹操率军南下,进攻孙权, 双方对峙于濡须。濡须,在今天安徽芜  相似文献   

4.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编后单独成文的,因此情节上前后缺乏联系,加上年代久远,学生对历史缺乏了解,对课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编后单独成文的,因此情节上前后缺乏联系,加上年代久远,学生对历史缺乏了解,对课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 这一组教材包括讲读课文《草船借箭》《将相和》和阅读课文《景阳冈》以及读写例话《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着重训练学生用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方法,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课文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  相似文献   

7.
我曾听过两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在总结课文时,均设计了一个问题。 第一位老师问:“《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说明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课堂里仅有几位学生举手,所答也  相似文献   

8.
《草船借箭》一文学完后,聪慧的陈子木、李宗盛、陈泽南等同学上网查寻、课外阅读、采访……收集整理了一大叠关于《三国演义》的材料,强烈要求组织一堂以口语交际为主特征的群辩课。辩题为:《草船借箭》一文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9.
《草船借箭》一文中心句辨析熊兆锐汪滨海《草船借箭》一文故事情节惊险动人,叙述语言准确,结构严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篇。但我们发现不少同志认定该文的中心句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并强调重点词是“神机妙算”。我们认为此句作为...  相似文献   

10.
<正>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编者意在通过这几篇课文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除《草船借箭》是根据原著相关内容改写外,其余几篇均是原著节选,其中有些语句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1.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以"借箭"为主线,详细地讲述了诸葛亮借  相似文献   

12.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描绘了诸葛亮的顾大局、识大体和神机妙算。故事环环紧扣 ,引人入胜 ,教师可组织学生从读中感知感悟 ,引导探究 ,启发学生思维 ,启迪智慧 ,进行探究性阅读 ,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一、认真预习 ,搜集信息。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读读课文 ,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经过怎样 ,结果又如何。查字典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 ,把课文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标出来。课前 ,教师布置学生浏览《三…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提到他,我们便会想起《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故事。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写更是极其生动。小说中,诸葛亮借着满天大雾,把20只战船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动,便派弓弩手放箭。结  相似文献   

14.
本学期,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草船借箭》一文时,就小学生古典名著阅读这一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几年前的一次《草船借箭》教学中,由于地处条件落后、信息闭塞的山区小城,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但对新的课程标准只限于粗略的  相似文献   

15.
一忌深,学生百思不解,这样会挫伤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一位老师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提问学生:“《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背景怎样?”小学生对东汉末年的历史不了解,又没读过《三国演义》,当然无法回答.这样不切学生实际的提问必然是失败的.所以,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因人而发.  相似文献   

16.
《草船借箭》一文我教过十几次了,每次都是先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再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来分析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感悟到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识人之智,神机妙算的特点,每次教学都比较顺利。可是,这次教学《草船借箭》时,课堂上却被学生问倒了,显得十分尴尬。有学生问:  相似文献   

17.
丁时辉 《云南教育》2007,(6S):28-28
[教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草船借箭》。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学习材料 课前选择。在教学前,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大量的有关学习的资料,如:书籍、图片、剪贴、小制作、语音资料等。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方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积累不同的资料,与文本对话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感悟。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有的学生将《三国演义》拿到了课堂上,说:“我知道了《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六回的内容,还知道诸葛亮是一位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的人。”  相似文献   

19.
杜鹏 《四川教育》2005,(6):46-46
一位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曾学红 《四川教育》2006,(10):29-29
[案例] 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在就课题质疑时.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是谁借,怎样借.借到没有”等提出问题.唯独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是要经人同意的.而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我认为题目应该是‘草船诈箭’或‘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搞闹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