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遗产》2010,(1):86-96,158
公众民俗学指民俗在新社会语境下,在民俗发生社区内外的实际展现和应用,它与其传统被展现的社区成员之间对话和合作中进行。通过强调对话和合作,公众民俗学家拒绝应用民俗学家对待社区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认为民俗学家不应将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强加在社区头上。虽然受到将民俗及其传统承载者客体化的一系列诘难,但公众民俗学为跨文化边界展示社区传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概念工具,使得社区成员可以保护他们自己的传统。公众民俗学家通过展示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民俗研究方法论等,丰富了美国民俗学理论和方法,加深了他们与其研究社区之间的关系,使民俗学家的工作获得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如今民俗学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困境,脱离社会缺少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其衰败的主要原因。民俗学必须自我反思,提高学科独立性与理论自主性,把民俗定位为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资源和为精英创造民众认同的文化精华,让民俗学在国家与地域认同,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促进以及地方风俗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开辟政治民俗学和经济民俗学的研究,是现代民俗学转型的重要举措。而支撑这种开拓的理论资源,可以从中国传统的民俗思想和实践中获取。民俗学的中国话语可以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这样中国民俗学可以对于世界民俗学起到拯救和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关于灾害的民俗学研究。民俗观念在灾害的起因、预防以及救助等方面都有表现。民俗观念认为,灾害源于天神的警告或旨意,人们借助怪异现象的认识,可以预防灾害,运用咒语、咒术和祭祀礼仪可以避免灾害,宗教信仰以及纪念物等有助于在精神上将人们从灾难中解救出来。在现代社会的灾害研究中,民俗学可以从经验世界找出心理救助模式,从而发挥民俗学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鞠熙 《文化遗产》2016,(1):63-70
本文重在介绍法国民俗学界与政府管理框架内的"民俗遗产"(Patrimoine ethnologique)概念,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产生于二战后法国民俗学与人类学大转型的历史背景,最终成为影响政府工作与公共政策的社会行动概念。1980年,法国文化部遗产局下成立了民俗遗产代表处,旨在保护和传承所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民俗事象。2003年,法国加入了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文化与交流部进行了一次内部重组,民俗遗产代表处改名为民俗代表处,并与其他职能部门一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并在这一工作中居于核心位置,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推广与具体实施,也资助大量法国民俗学的学术项目。通过这一概念的实践,法国民俗学已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领域内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重要的现代社区,但是过去整体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远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更是没有自己的民俗生活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保护的社区性是一个基本方针。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在发展人才培育与科研活动的同时,在校园社区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旨在建设高校社区的传统文化品格,推进非遗资源的高校社区传承。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交流互鉴,并与国内其他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民俗学学科推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共同主导,高校社区建设才会有成效。民俗学学科在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民俗学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走向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走到人文社科的前列,就会改变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6.
日本民俗学本来把自身规定为研究当下之学,但在今天却疏离了"近代"。其原因在于战后的"民俗学"把"民俗"当做客观材料来看待,视"民俗"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通过提高材料的精确性、客观性,尝试把民俗学科学化。这种取向与柳田国男追求的民俗学并不相同,柳田国男的民俗学不是研究"民俗",而是一门通过"民俗"进行研究的学问。今天的民俗学应该回到柳田国男倡导的民俗学,从"当下的日常"中确立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李牧 《文化遗产》2017,(5):84-94
性别成为民俗学重要理论视角的历史,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政治化过程。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第二阶段以及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北美民俗学呈现出较为强劲的性别化倾向。这一倾向在女性主义第三阶段特别是"酷儿"理论的推动下,逐渐启发民俗学者摆脱男女性别对立的窠臼,转而关注性别取向的表演性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女性性别意识的彰显以及性别政治的多元倾向,使得男性也开始"发现"和强化自身的性别体验。然而,与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强化性别意识不同,男性民俗研究者开始试图将性别问题进行去性别转化。学界对于职业民俗的关注即代表了这一"去性别化"的理论和实践倾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第一次将民俗学科的相关知识以百科全书条目的形式予以出版的百科全书。在民俗学科的编纂过程中,民俗学界的学者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百科全书编辑部的编辑人员齐心协力,反复打磨条目框架和内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编纂理念,为读者奉献了代表21世纪初中国民俗学界最高水平的民俗学百科全书,为讲好民俗知识、为民俗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作为美国民俗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学刊,《美国民俗学刊》在1888年创刊时界定了学科的研究领域,其中没有包括亚裔民俗。直到2015年,才发表了特刊(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128(510)),首次集中界定和讨论亚裔民俗。这不只是学科内部的一个变化,也反映了整个思想界和学术界(当然也包括民俗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对"少数族群"、"少数民族"、"人种"、"民族",特别是"种族或民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之民俗学会致力于民俗学著作及译述和材料的出版,在已出版有三十余种民俗丛书后,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推动民俗学的研究,促进民俗学的建设和发展,民俗学会曾在《民俗》周刊上多次发布《民俗学会征求丛书稿件启事》,启事言:  相似文献   

11.
刘铁梁 《文化遗产》2013,(4):99-107,158
城市化过程要求民俗学改变以往一味寻找和保护传统民俗的习惯,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城市化的结果并不只是城市的扩张和村庄的减少,而是城乡关系的重新建构,这使得城市和乡村中人们的日常劳作模式、休闲模式、交往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生的社会群体和边缘生活文化现象;同时也促成了可以称作"村庄记忆"和"城市记忆"的全民性文化实践。所有这些情况都意味着民俗学研究将大有可为,而且可以在参与文化发展实践中发挥特殊作用。在有关这些文化变化的调查、研究和参与过程中,民俗学正在反思和重树自身的学术理念、问题与方法。民俗学将进一步把田野作业作为文化对话的过程,把民俗志作为交流生活感受的文化媒介;还将强化身体文化的视角,以应对高科技发展对于人的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美民俗研究》创刊于1888年,为美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和学术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民俗学在英国民俗学的直接影响下建立,初始受到人类学、文学等多学科的影响,60-70年代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90年代以来在应对危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理论建设。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北美民俗研究》紧跟学科发展的脚步,在重要的转型时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理论探讨,以专刊的形式集中呈现讨论成果,并形成传统,有力推动了美国民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关于外来词"Folklore"核心理念的理解与论争中确立起"民"与"俗"的学科研究宗旨,奠定了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的田野调查中,歌会滥觞的差异表述提示了民俗主体与遗产主体并非简单对等;差异实践的朝山节俗更是表明:民俗民间节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民俗学的细致田野,是确定遗产主体、遗产内容及遗产活态传承等的关键。基于石宝山歌会的个案田野,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的民俗学学科作为。  相似文献   

14.
概念解析 民俗传播。传播学中的“传播”侧重横向的交流、交往.民俗学中的“传播”侧重纵向的传承,民俗传播是民俗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民俗传播学中的“传播”应该是既有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交流、交往,所以民俗传播,就是指民俗的传承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陆薇薇 《文化遗产》2023,(3):128-135
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害问题,日本民俗学者开始了环境研究的探索,主要体现为生态民俗学、民俗自然志、环境民俗学的三个潮流。然而此后相关研究并未能进一步展开。另一方面,近年来日本民俗学研究出现的一些变革或转向,如日常研究、个人生活史研究、vernacular艺术研究等,为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结合“四大公害病”之一的水俣病个案来看,不难发现,物的创作与个体叙述相互交融,共同构筑起个人及当地的日常。同时,其也令将水俣病视作非日常的我们反思自身的日常,质疑所谓的理所当然,为当代民俗学式的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美国民俗学会会长艾伟教授携美国东亚民俗学会研究分会民俗创始人张举文教授、美国民俗学会会长助理副秘书长爱博博士在中国民俗学会副理长叶涛教授的陪同下来到我中心进行学术交流。艾伟教授介绍美国民俗学会的有关情况。美国民俗学会会员由各种身份的人组成,研究传统口传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学会成立于1888年,现有会员1000多人,主要分“学院派”和“公众学派”两大阵营。“学院派学者”主要由学术研究者、教学者、作家组成;“公共学派”主要是由34个州的州立民俗学者组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民族志的研究,但是纯粹对文本研究还是美国民俗学会的学科传统。学科构成主要是11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还有11个本科专业。艾伟教授还谈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美国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由一些大的国际公司所拥有,现在想要得到一些材料,就必须和这些大公司交涉,涉及的东西包括布鲁斯风格的乡村音乐、歌谣、民谣等传统歌曲。他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下文化的垄断霸权的例子。在他的书《艺术公司——欲望和贪婪如何摧毁了我们的文化》中,他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早期研究都是试图发现最早的起源地。大约是自19世纪起,这些研究文本、口传传统的人开始注意...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民俗学学科发展脉络中,"20世纪民俗学"是以柳田国男及其研究为起点的。有关20世纪日本民俗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之学术动向的探讨,也是为了进一步探寻迈向"21世纪民俗学"的术语。以往的民俗学将研究对象仅限于"民俗",而将"人"看做"民俗"的载体或"信息来源"。为了摆脱这样的对"人"的观点,新一代日本民俗学者在以往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人"的民俗学,从而使民俗学成为关注"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及生活经验的学问。民俗学研究不该只将"民俗"局限于与传统、传承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而是应该通过"民俗"探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之网"。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以理解普通人"当下的日常"为目的的面向"人"的民俗学,实则是"回归"民俗学学科本质属性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8.
概念解析民俗传播。传播学中的"传播"侧重横向的交流、交往,民俗学中的"传播"侧重纵向的传承,民俗传播是民俗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民俗传播学中的"传播"应该是既有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交流、交往,所以民俗传播,就是指民俗的传承和交流。因为民俗有世代相袭的特点,而这就是民俗传播的一种方式,即传承,而民俗的传承又是一个动态的  相似文献   

19.
张举文  桑俊  王继超 《文化遗产》2016,(4):2-18,157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民俗学界有关亚裔民俗研究的历史,追溯亚裔在美国民俗生活中的角色,指出目前面对的挑战,并提出新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方法。作为《美国民俗学刊》一百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亚裔民俗专刊的开篇,本文也界定了亚裔民俗以及与美国民俗的关系等问题。特别提倡了民俗认同的概念,藉此呼吁民俗学研究从以"民族"为前提转向以"民俗"为前提的学术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亚裔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在概念上被视为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民俗群体,因此他们的民俗也是美国公共生活和美国民俗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我们需要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这些独特的民俗。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不同美国华裔群体的民俗实践提供一些视角和概念,对民俗认同予以强调,以期它们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对分析和阐释散居民民俗与身份认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