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宗教与艺术的关系研究中,戏剧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1912中提出"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与英国剑桥学派学者简·艾伦·哈里森在《古代艺术与仪式》(1913)提出的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较大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类表演学理论对"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说提出商榷,认为仪式和戏剧并存于原始宗教活动中,历时上难分先后,戏剧与仪式的分离可以从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加以区分。从人类表演学的角度看,我国春秋战国以前巫术、祭祀、礼乐的文化变迁中,蕴涵了戏剧的起源与形成。人类表演学理论有助于戏剧起源问题的深入探讨,但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无法彻底解决戏剧与仪式如何渐进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辽代散乐中的酒文化、祭祀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散乐的文化特质,酒文化、祭祀文化和散乐之间交织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将宴会活动和饮酒、赏乐合为一体的传统习俗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卫丽军 《兰台世界》2014,(11):57-58
本文从辽代散乐中的酒文化、祭祀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散乐的文化特质,酒文化、祭祀文化和散乐之间交织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将宴会活动和饮酒、赏乐合为一体的传统习俗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唐代,鼓吹乐发展到高峰,五礼制度的规范、鼓吹署的建立,乐工数量大大增加等因素,都推动唐代鼓吹乐的发展。认真分析唐代鼓吹乐在唐代礼乐、燕乐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梳理中国古代鼓吹乐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戏曲与载体     
这两个载体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是有目共睹的。戏剧的初级阶段无所谓剧场、剧本。以中国戏曲为例,早期的戏曲演员是“路歧人”,即流浪艺人。他们游走四方,撂地为场,以各种娱乐性的杂耍、魔术、角抵、马戏、歌唱、曲艺谋生,也包括情节简单的戏剧性表演。这些杂七杂八的表演技艺统称“散乐”、“百戏”、“杂戏”,自周秦至汉唐,千余年间始终如此。戏曲的胚胎即萌生于其中。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剧场与剧本才渐渐受到重视,上升为戏剧的要素。在西方戏剧史上,专业化剧场的出现被认为是戏剧发展的里程碑。这种在市井间诞生的固定的剧场,既为表演…  相似文献   

6.
刘怀堂 《文化遗产》2016,(5):113-125
学界对端公戏的认知存在着很大分歧,主要表现在端公戏是传统戏剧扮演还是仪式演剧的争论上。端公戏源自南宋时期湖北随州地方的端公信仰。端公替代巫师而实施巫仪,最早在明天启年间的湖北出现,后随该信仰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传播,至清代、民国吸收了其他扮演或表演艺术因素而蔚为大观。它既不是传统戏剧扮演,亦不能用仪式戏剧来衡量。科仪(纯粹的法事)、戏剧化的科仪、科仪与戏剧扮演结合,以及传统戏剧扮演都属于端公仪式的一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端公巫术仪式。而端公戏就是由端公实施的、具备巫傩之祭性质与形式、为了特定目的与服务对象、区别于生活与生产行为、独立于传统表演艺术体系的、特殊的戏剧扮演或表演艺术形态。它属于傩戏剧种之一,在"明河"与"潜流"这一"大戏剧观"下,与傩戏体系下的其他剧种一起,构成了不同于传统表演的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唐代法曲是一种独特的歌舞音乐体裁,也是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法曲来源于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清商乐结合,逐渐形成隋唐法曲。唐代大曲则是对大型长篇歌舞音乐的总称,演出时场面宏大,包含了歌舞与器乐的大型表演。法曲与大曲同属于唐代宫廷燕乐体系,二者既有区分,也有着重合的特点,从而引发了后世研究者对于唐代法曲与大曲关系的研究争论和分歧。因此对法曲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深入研究,对于正确理解法曲与大曲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端公戏"此一称谓的"误读"、"误用"可谓由来已久,其个中缘由,主要在于我们惯用戏剧而非仪式的概念来诠解端公戏。事实上,"端公戏"此一称谓本身应做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祭祀仪式;一是戏剧形态,但究其根底,端公戏还是一种仪式存在。端公所谓演剧的部分其实是一种作为仪式的戏剧,它为端公"驱鬼敬神、禳灾祈福"的祭祀活动服务,是端公祭仪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由"鬼神观念——巫术祭仪——个体祭祀效应"三者的双向互动所型塑的端公戏形态结构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别是西南诸省纷繁复杂、不同称谓的诸多傩戏类型都与此形态结构具有同一性,因而均可纳入端公戏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9.
抬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杂戏,或称"出故事"、"扮故事"、"抬高"、"抬阁"等,一般由十岁以下身着戏服的小孩站在抬起的四方平台上表演各种故事,故事内容丰富多样,表演形态独具特色。它是群众自发的表演活动,注重以形象达意,艺术手段具有综合性,兼具祭祀与娱乐功能,演出活动与组织形式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抬故事不是戏剧,但从发生学上看却与戏剧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它源于祭祀而后演变为杂戏表演,与戏剧具有许多共有的表演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孙峥 《中国广播》2011,(12):51-53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标志乐《乘着故事的翅膀》的创作为例,阐述了广播电台标志乐创作录制过程的三个要素:准确理解电台频率的内涵定位,掌握标志乐制作方向;标志乐的信息诉求“形简意赅”,体现情感恰如其分;融合音乐多样性,完美呈现创意理念。本文还提到了当代录音师在标志乐创作录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量史实资料的研究,对凉州在有唐一代的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凉州胡人乐伎的相关资料分析,全面地得出在凉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熏陶下,胡人乐伎通过多样的方式,对唐代胡乐不断丰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以往学术界认为,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娱乐人群、高台教化、写意性、综合性和以行当演人物等特点。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历代于城乡戏台上表演的观赏性戏剧(杂剧、传奇、地方戏等)和在民间底层祭祀民俗活动中演出的原生态戏剧(赛戏、傩戏、目连戏等)。上述所概括的传统戏曲特点,只能适用于观赏性戏剧,而不能涵盖祭祀性戏剧。本文以山西仪式剧为案例,从演出生态环境、演出目的、演出场所、如何饰扮剧中人物和所综合的艺术手段等方面,来说明仪式剧演出主要供神灵享用,在娱神之余亦可娱人;演出场所除在固定的神庙戏台外,还可作流动性演出;装扮剧中人物不必通过行当,而由村民直接饰扮,并多为世袭制;融合的艺术手段较少,综合性不强。因此对全面的中国戏剧特点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马冬梅 《兰台世界》2016,(8):114-116
根据宋代有关"莲花乐"的文献以及地方志记载,结合早期韵图反映的语音现象进行分析",莲花乐"的读音形成于宋代。元代宕江摄入声字文白异读,因此大量出现"莲花乐"的同音代替写法"莲花落"。后来由于"乐音乐"保留文读音",乐快乐"受其影响文读音占了主流,白读音逐渐被"落"代替。因此",莲花落"应写为"莲花乐"。地名如乐亭、乐陵中乐(lào)的读音保留了宋元时期北方通语中"乐快乐"的白读层次。  相似文献   

14.
安顺地戏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其在表演形式、剧目、唱腔等方面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对安顺地戏进行档案式保护,有利于加强中国戏剧文化遗产的抢救,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5.
苗族蚩尤戏源于苗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以古朴、灰谐、夸张、个性化的表演方式,纯正的民族素材和独特的苗族面具而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纵观苗族蚩尤戏的发展、传承历程,从非物质文化视角提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思路,维护地方戏剧的文化发展环境,强化地方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拓展苗族蚩尤戏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八大曲"是指八首古腔粤曲曲目。这一系列清唱粤曲,约在清代同治年间,流行于广州菊部曲坛。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粤乐名宿潘贤达提倡复兴"八大曲",1954年发表《粤曲论》讨论"八大曲"美学,同时区分粤乐曲艺的四种演唱风格,分别是:戏班、八音、"玩家"(意即业余乐师)和河调。本文特别强调,"玩家粤乐"是实践"八大曲"的表述载体,"八大曲"美学特点呈现于"玩家粤乐"之中,二者紧密契合,不能分割。另外,"八大曲"本身虽非场上演剧,但其唱本曲文,保留了同治光绪年间粤剧唱词形式。本文尝试从"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和"广东汉剧"三个方面,论述"八大曲"在的历史地位。并通过比较"八大曲"和"外江戏"剧本唱段,窥探早期"粤剧"和"外江戏"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7.
部乐是具有较为固定的乐曲、乐器、乐工人数及表演风格的音乐组织形式,这种制度渊源于西汉的黄门前部、后部鼓吹,进而影响到魏晋时期的相和部乐。南朝时期,在相和部乐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清商部乐,并出现了部下自分小部及与其他部乐并立等新情况;而在北朝,则有伶官清商四部、伶官清商二部的出现。及至隋平天下,吸收北周、北齐、南陈的部乐制度,建立了七部乐与九部乐,《清商伎》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影响到初唐的十部乐;直到坐、立二部伎制度出现之后,清商部乐始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18.
龟兹乐在唐代绽放了它独一无二的璀璨光彩。本文首先阐述了龟兹乐产生、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龟兹乐自身的音乐结构和音乐理论,并重点对其盛行的原因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新涛 《兰台世界》2015,(4):159-160
明代中后期,西洋乐传入我国。早期西洋乐活动,主要集中于皇室宫廷之中。清前期,在康熙帝的推动下,宫廷西洋乐有较为长足的发展,不仅有大量的音乐活动,而且进行了深入的乐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古兵法武乐"在汉哀帝时的音乐机构改制中产生,它是汉代之前所传承下来的且具有雅乐性质的军乐,汉初存于乐府,哀帝时纳入太乐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