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侯君焕 《小学生》2012,(8):81-8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真理说明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长期实践证明,只要从实际出发,满足学生需要,把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就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如何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亲自“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一些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从而自行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只有加强创新教育,让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充分表露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呢?我认为,一是重方法,二是重设计,三是重活动。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我们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这里,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把人类一切创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具有丰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 而创新的基础在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二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三要打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权 《甘肃教育》2008,(16):44-44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为主旨的创新教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这就赋予作为学校教育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以新的历史使命。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自觉地接受创新教育思想的熏陶,把创新教育思想衍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张庆刚 《学语文》2008,(6):21-21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学生的责任。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的教师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教育思想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他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们把毛泽东这方面的论述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极强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  毛泽东说,青年人应该树立创新意识,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1]爱因斯坦具有不畏权威的批判精神,19世纪末,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被认为是科学的顶峰,神圣不可侵犯,没有人敢想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会有什么问…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以创新为其发展动力,其发展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创新人才为其根本,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热切呼唤着创新型教师。没有创新型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创新教育。只有教师具备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实施创新教育。通过教师的创新精神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还能使学生明白科学需要创新,自身的生存发展也需要创新。那么.什么是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能面对社会的挑战、具有主体意识、积极向上、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在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其重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其创新知识的获取、创新精神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创新能力是现代新型人才的标志。因此,我们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乔国红 《辽宁高职学报》2002,4(3):97-97,117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就能形成民族创新能力,促进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就能提供知识创新成果。从而能够更好地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学教学怎样才能对此作出贡献呢?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江泽民同志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是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不墨守成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探索。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国民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型人才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创新教育。那么,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热爱教育工作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有创新的本领和能力,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良好发展与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变革。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已经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教师作为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创新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行为的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任。那么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可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之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