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田雯是清初康熙诗坛一位重要诗人,在其诗作总集《古欢堂诗集》有大量神仙意象的反复呈现,这些神仙意象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有利于我们掌握古欢堂诗歌中神仙意象的概貌,这些神仙意象也给古欢堂诗歌带来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同时由诗及人,从田雯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人生遭际的角度解读神仙信仰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号山姜,酷爱山姜花,屡见于诗,人称田山姜,因以为号。田雯晚年号蒙斋,山东德州人,清代著名的诗人。田雯为官为诗近四十年。他曾任工部郎中、江南学政、湖北督粮道、江南巡抚、贵州巡抚、刑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等职。田雯的诗作汇集在他自编的《山姜诗选》里。《山姜诗选》被收入了  相似文献   

3.
田雯诗简论     
德州诗人田雯诗作题材广泛,能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但又不乏浪漫主义之作.田雯诗具有多彩的风格:有的气势雄伟,有的朴实无华,有的绮丽典雅.  相似文献   

4.
正卜居决意在湖乡,风雨春深底事忙。近得一庐仅容膝,柴门临水两垂杨。这是田雯的《友人书来询卜居所在》的答诗,诗中表达了他卜居济南大明湖的决心,以及由此带来的欢快奔放的心情和诗人优雅的风度与气质。清初,济南府出了两个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大诗人,一个是以神韵名满天下的王士禛,一个是以新奇炳耀诗坛的田雯。田雯(1635—1704),字子纶,又紫纶、纶霞,号山薑、山姜子,又号漪亭,晚号蒙斋,济南府德  相似文献   

5.
黄金元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66-69,107
田雯的山水田园诗给我们展示了祖国西南山水的壮丽,表现了泉城济南和鲁北地区的风光以及诗人晚年田园生活的恬静,或隐或显地反映了诗人这几个人生阶段的心路历程,在表现题材的宽度、深度方面有突破,浓郁的人文意蕴成为其山水田园诗的重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江雪 《华章》2011,(32)
本篇文章围绕着泰戈尔诗歌中对于男女爱恋的描写来展开讨论.泰戈尔诗歌中的爱恋有着诗人独特思考以及哲理色彩,在诗歌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爱恋状态下的女性形象.而这些都与诗人自身思想与传统文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诗歌卷》给我们画出了一条香港当代诗歌发展的基本轨迹.就创作方法来看,香港当代诗歌基本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多元并存,并以现代主义为主的格局;就其诗歌队伍而言,又是本土诗人、南来诗人和外来诗人的大融合.同时,选集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爱情诗歌占了诗人现存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爱情诗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大名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其中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本地诗坛,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以体裁短小、语言精练、意蕴深长而深受读者的喜爱.诗歌的产生是诗人感情的进发,诗歌的语言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晶,诗歌的感情是连接诗人与读者的纽带,诗歌的韵味体现在"意犹未尽"之中.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艺术独特,犹如一幅气势恢弘的画卷,触手可摸;又如缀满星辰的夜空,深邃而优美.至于  相似文献   

11.
《绿色的瓦伦丁布鲁斯》是艾伦.金斯伯格的诗作。本诗以瓦伦丁为主要意象层层展开,诗中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抽象意象与具体意象交融,展现了不同的场景和诗人不同的经历。作者精心雕凿的语言和错综有致的韵律更是将他自身哀伤忧郁的情感展露无遗。由于本诗独特的特点给翻译增加了相当的难度,而文楚安教授的译本不仅译出了其义,还译出了其情其味,可谓相当成功。  相似文献   

12.
金圣叹《杜诗解》中对杜甫诗歌的解读方法大致可归结为解诗、读诗和品诗三种。解诗之法并不是纯粹的机械分割,其背后有一定内在文义结构的根据;读诗之法重在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与细部推敲的结合;品诗之法强调联系诗人的人格精神及所处的社会背景,深入体味诗人的心灵世界和真实情感。三种方法是“解”字在不同层次上的不同含义的体现,由分解到阅读再到品味,大体呈现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论九叶派诗歌的感性与知性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叶诗派的创作在很大速度上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影响之一就是在诗歌中追求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所谓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就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诗篇所关注的现实、诗的历史理性、他人的经验以及诗人个人的人生经验等等。这种综合经验具有更多的生命真理性,使诗人能够在广泛的人生思考中比较准确地确立自己的生命理想,而这种理想又具有广延性,使他们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含量与启恒作用。在具体作品中,九叶诗人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14.
<望舒草>被视为戴望舒创作充分成熟时的代表作品,诗以象征化的意象和氛围传达感情,诗人深沉忧郁的情绪在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既包含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又涉及到深层的文化意蕴,所以文化意象翻译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首诗的整体翻译效果,然而不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各有不同。本文以《春怨》为例,从文化意象处理的角度对比赏析了六种英译文,并简要分析了不同的策略选择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晓雪是我国白族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从1956年<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开始,到新世纪的今天,晓雪一直在从事诗歌评论.其诗论不但平实朴素、很有见地,而且融诗人的悟性和理论家的哲思为一体,对各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给予了重要指导,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在对民族诗歌的批评和理论构建上,有比较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缪潍潍 《海外英语》2011,(11):255-257
The thesis intends to analyze Robert Frost’s Pan with us from the foregrounding and cohesion perspective,trying to demonstrate how the poem reflects the poet’s the though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man,as well as his attitudes towards life.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且颇具特色和影响的一位诗人,其诗借助于心象与物象的融合,借助于繁丽意境的创设,把丰富、深邃、多义的内蕴充分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体味到诗人丰富复杂的心理与情绪,具有不可言传的意蕴美,也因之形成了李商隐不同于他人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9.
《悬崖边的树》是曾卓最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诗既是自然现象的实写;又是一代受难的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心境的真实写照,是一个严酷时代诗人的精神见证;更是作者对人生的象征性阐释;象征手法的运用、意象的创造、语言的凝练是其艺术上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王维<鸟鸣涧>意蕴的阐释,历来聚讼纷纭.之所以如此,关键在对"桂花"内涵的把握上.本文即从"桂花"意象本身的寓意出发,联系当时诗人的创作情境(置身高士隐栖之地),以及当时诗人的精神取向(失意后的彷徨),论述诗作对高士的企慕,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精神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