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今年34岁,我妈妈68岁,婆婆58岁。结婚10年来,我一直对婆婆和妈妈同样的孝顺,无论婆婆还是妈妈,提起我都竖大拇指。但是与婆婆和妈妈相处时的感觉却大不相同,有人与婆婆在一起会感觉不太舒服,而我却恰恰相反,与婆婆在一起感觉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与妈妈在一起却是忧心忡忡、惴惴不安。其实,婆婆和妈妈有许多相同的地方:都是家中的长女;都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都嫁给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都有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都是文盲;都很勤劳、善良。  相似文献   

2.
<正>毕业的学生在来信中说:"您总是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那就是温暖。这温暖总是与爱同在,让我至今难忘。"学生在心中历数我为他们做的点点滴滴,倾诉他们初中毕业三年来对我的感激和思念。读着学生的信,我心中荡起层层涟漪,一幕幕爱的往事如影历历。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听到三个原因大致相同、结果却大相径庭的事件。同样是学生叫了老师的姓名,一个是和风细雨、坦然面对,师生成了朋友;一个是机智灵活,从容应对,化解了尴尬,融洽了关系;而另一个却丧心病狂地将学生打得皮开肉绽之后,又让学生吞食苍蝇,制造了一起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暴行。  相似文献   

4.
耐心去等待     
教师节我收到了一张贺卡,贺卡上画着一大把鲜花,旁边还工工整整地写着"衷心地感谢您,孟老师!衷心地祝福您,永远快乐,健康!--您的学生张峰".张峰又进步了,他知道了感激,学会了关心别人,我真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5.
这学期的第一篇作文是学写一封信。说起写信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来说已不陌生 ,如果再按既定模式教书信的格式以及如何叙事 ,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乏味。正值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 ,针对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对他人的爱体会的较少 ,有些家庭又对孩子溺爱 ,使得孩子觉得家长为自己牺牲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想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让他们理解家长为他们付出的一切 ,再让孩子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表达感激之情的信 ,真正是一举两得。那节作文课上 ,我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 ,问同学们3月8日是个什么日子 ,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快就被学生回…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的班主任的生活,我享受到了学生成长的喜悦,享受到了师生合作的愉快,更享受到了追求教师生命价值的幸福.我常问自己,是什么力量使我对班主任工作乐此不疲?每一次答案都是相同的:我的学生.正是一个个和我朝夕相处、快乐成长的孩子,让我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让我体会到做教师最大的快乐--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赛题一] 春节,充满着迎新的喜庆;清明节,寄托着对故人的哀思;中秋节,洋溢着团圆的欢乐;国庆节,让我们感受伟大祖国的日益强盛;母亲节,送给妈妈一份温馨与祝福;感恩节,使我们懂得了感激与报答……可以说,节日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也激起我们不少深深的思索,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请以"节日"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小说《党员登记表》的结尾写解放后区委书记在全区党员会上讲党员登记表是如何保存下来、会场上的人是怎样感激黄妈妈的.这无非是向作者交代黄老妈妈的归宿.我认为不写这些可使作品的结尾简约、含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进行艺术的创造.事实上学生更喜欢《孔乙己》、《祝福》、《项链》等的结尾,原因即此.  相似文献   

9.
记得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我主要是抓住题目“番茄太阳”质疑,让学生读读找找文中几次写到“番茄太阳”,结合课文朗读感悟这三次“番茄太阳”的含义。这样上的结果是学生仍与作者有很大的距离。感觉是教师在硬拽着他们学习。而学生始终在文本之外看别人的故事.更不要说产生心灵的震撼了,而我自己读课文时,心里则涌动着一种感动、感激。那该如何将我这种成人式的感激与感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与我一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的内心,真切地去感受一番,真情地为他们的欢笑而欢笑,为他们的悲伤而悲伤呢?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从《读者》上经常看到关于“感恩”的文章。甚至有“感恩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品质”的话,很有触动。联想到学生写妈妈找不到题材,对于妈妈身上的闪光点习以为常,进而不自觉地漠视,觉得让孩子们心存感激,学会欣赏很有必要。于是结合本单元“我爱我家”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进行了一番构思,让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感激、学会爱、学会写真情作文。  相似文献   

11.
让爱伴我行     
<正>走上教师工作这个岗位有五个年头了,在这几年里我有过许多的疑惑,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让学生喜欢,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好学生们……但是在与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坚定了我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努力成为一名快乐的教师。我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可爱的高中学生,做为一位老师,我知道,我的一举一动都将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他们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双型性,即模仿型与创造型。前者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模仿活动来获得现成的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学生通过创造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现代双型性教学,既要借助于学生的模仿使学生获得现成的知识,又需要借助于学生的创造活动使学生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几年来,我在教学中运用双型性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一二例说明之。鲁迅的小说《祝福》是语文教材的名篇。为了使学生对其思想意义有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讲解的基础上,围绕主人公祥林嫂,我让学生写了三篇作文:一是:小说《祝福》简介。一课时完成,不准看书,字数不多于300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概述能力。二是:祥林嫂小传。一课时完成,可看书,抄书,字数不  相似文献   

13.
高考的前一天,有位老师把学生发给她的短信给我看.短信并不短,除了几句美好的感激的话,还有几句是关于作文的:"我这两天翻看以前的随笔,觉得这三年写作上的进步很大.一是能认真地写了,二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记忆的生活."这位老师感慨地告诉我:"在高考之前,学生对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认识,我感到满足."我同意她的观点.写作教学的任务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对付"或"应付"高考,而是为了能获得写作能力与趣味.我的一些学生高中三年的随笔都写在一个厚本子上(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习惯),个别同学甚至把随笔写在初中没用完的本子上.他们也有过类似的体会.记得有一届高一结束时,有位同学告诉我:"我比以前能写了."问他:"你说的'能写'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说,他一直认为自己算不上班里的"写手",老师也从来没有表扬过他;有一天,他翻看初中时的随笔,发现当时每周随笔只能写三五百字,就无话可说了;而在高一一年中,他每次能写一千多字,往往还意犹未尽,因而他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能写"了.  相似文献   

14.
程淑霞 《考试周刊》2011,(6):212-213
转眼间,我和儿子已携手走过十年,回想这十年中孩子一天一个变化的成长过程.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是在与孩子一起慢慢长大:才发现,原来为了孩子,我的爱曾从零开始,由不知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到有目标地引导、培养和教育孩子,我自己也跟孩子一样经历了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才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敬爱的校长: 您好!我是陵西小学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涌上我心头,请让我给母校留下一点点美好的心愿吧! 一、学好英语,走向世界。这是我的第一个心愿。 21世纪,是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加入WTO,我们更应该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为此,我建议学校办一个英语角,使同学们有更多交流英语的机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把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做为语文教师,应紧跟课改跳动的脉搏。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为我用的精神呢?课堂仿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篇教材,就是一篇高质量的范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地吸收和倾吐过程中提高读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时空》2012,(1):24-28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品尝过苦涩,采摘过甜蜜,体验过疼痛……在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心才会变得更加坚韧,信念才会更加坚定。其实,正因为生活有了种种滋味,才会如此多姿多彩。来自安徽省灵璧县小学的王新茹今天要与我们一起分享她对妈妈的爱。她想对妈妈说:"您知道吗?您外出打工的那一天,虽然我的脸上写满了祝福,可是心里却很舍不得、很放心不下。在您外出打工的第二天晚上,我梦见您了。我给了您一个惊喜。(彩虹姐姐:因为思念一个人,所以做梦的时候也会梦见这个人,是吗?)所以第二天,我早早起了床,认真做  相似文献   

18.
<正>“你简单,世界就是童话;心复杂,世界就是迷宫。”读完《该不该收下锦旗?》一文后,我脑海中出现了这句话。以清澈、赤诚、坦荡之心对待学生的晓雨老师,收到家长送来的锦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这则案例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晓雨老师的善良、纯净、仁爱之心。她对恺恺的倾心相待换来了家长的温柔以待——赠送一面撒了金粉,写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八个大字的锦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锦旗,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是对教师工作最大的认可与信赖,是对教师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相似文献   

19.
张立 《中国教师》2006,(2):59-6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的伟大情怀,我愿以此为座右铭,用真情播撒师爱,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的平台;用奉献追求教育的真谛,写一个“爱满天下”的故事。走在学生前面十年来,我已经形成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的习惯。每个清晨的微寒中,我第一个拿起笤帚,和学生一起晨扫,尘土轻扬,沉淀到师生心中化为理解与默契。学校或社会的各种募捐活动,我总是带头参加,而且每次捐赠数额是最多的。我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干休所,到医院、车站、商店、街上做好事,搞社会调查。我决心以扎实的行动影响、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了小学英语实战型反复“操练式”教学,紧紧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三个环节是: 一、已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在教学新课前,利用彩色投影片复习前一课的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和对话场景,既减少了板书时间,又使学生的口、耳、眼一起参与学习,完成一个最佳的心理记忆过程。例如:在教学位置介词in,on,under,behind后,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把教室内学生们的学习用品一一对应拍摄下来,上课时播放并让学生自己用英语讲出来。他们被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