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传》是一部在群众口头文学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长篇小说。它在成书以前,水浒故事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口头流传过程。南宋时期,水浒故事成为民间艺人说平话的绝好题材,元代杂剧又把它们搬上戏剧舞台,创作出许多以宋江等人为主人公的水浒杂剧。中国文学史家和《水浒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歌颂投降派的反动实质,从根本上批判了《水浒》评论中的种种错误观点,为我们正确地评论和讨论《水浒》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文化大革命前关于《水浒》的评论,几乎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其中一个主要看法:《水浒》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塑造了农民起义的英雄群象”。文化大革命后的一些评论,虽然批判了宋江,指出他是叛徒,但仍没有把《水浒》当作反面教材,认为这部作品既塑造了一个叛徒、投降派的典型,也塑造了一批挺立梁山峰巅的英雄。究竟《水浒》是一部反面教材,还是半部反面教材?究竟应当怎样看《水浒》所塑造的各种农  相似文献   

3.
《儿子们》是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赛在三十年代创作这部小说的同时,翻译出版了《水浒》一书。《儿子们》的主人公王虎身上带有浓重的梁山好汉色彩;小说中带有明显的《水浒》味道。本文揭示、分析了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以及创造故事情节时留下的《水浒》对《儿子们》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武小新 《文教资料》2013,(9):7-8,42
金批《水浒》中有三个问题一直是《水浒》研究和金圣叹研究的焦点,那就是金圣叹对《水浒》创作动机认定的矛盾说法、对《水浒》人物令人费解的点评及对《水浒》文本的随意改动,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学界众说纷纭。但无定论。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金圣叹对《水浒》接受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金圣叹对《水浒》潜在的内涵进行了属于他的揭示和创造,金氏的才子个性在其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水浒》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千古流传、雅俗共赏,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就语言上说,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文进行创作的长篇小说,更主要的是它在语言上具有独到的成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水浒》的语言较之于抒情诗般的《红楼梦》的语言,则显其简洁、明快;较之于半文不白  相似文献   

6.
在对《水浒传》成书所进行的研究中,学者历来重视元代水浒戏的价值及其与小说的关系,而明代水浒杂剧多被忽略。明代的水浒杂剧从明初到明末历时比较长,而小说《水浒传》开始广泛流传是中叶以后的事,所以明代水浒杂剧与小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以现存七部明代水浒杂剧的内容与小说的比较为依据,讨论明代水浒杂剧与小说的关系度。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各家文学史著作一致认为,梁山聚义的性质为农民起义。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水浒》是一部反映农民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小说。”“排座次是整个农民起义事业的一个高峰。”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粱山泊聚义排座次,“描绘了农民‘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社会理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三年以来,各地陆续出版、发表了一些评论和讨论《水浒》的著作和文章,但数量不多。对小说中的宋江形象,多数文章给予否定,而对于整个《水浒》,明确地持否定态度的,只有个别文章。评论和讨论大致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第一种观点认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丑化李逵,否定以李逵为代表的路线,全面肯定宋江,宣扬招安投降的道路。因此,它不是一部好书,应当批判。第二种观点认为《水浒》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水浒》成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群众口头流传;民间艺人的记录和讲述;作家的编整和创作.从北宋末年宋江等起义故事开始流传,到明初作家施耐庵创作成书,经过二百多年的不断加工、润色、充实和提高,成为今天这样一部既闪烁着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又凝聚着作家个人心血的文学巨著.它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农民革命运动的长篇章回小说.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原来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但现在一般认为它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相似文献   

11.
金批《水浒》从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金批《水浒》作为文学接受以及其中的美学问题,历来为研究金批者所忽视。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过程,此过程包含了很多的接受美学的问题,文章拟就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物背景伽西莫多是法国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一号主人公。这部小说,有的翻译为《钟楼怪人》,"怪人"指的就是他。《巴黎圣母院》问世于1831年,是作家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敲钟怪人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1.下列故事不是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2.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性格坚毅,热衷于航海。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一个富有的人D.《水浒》中英雄…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是一部什么书?问世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出世的晚明之时,有“淫书”之说,“奇书”之谓,看到过抄本的沈德符说它是一部“指斥时事”的书,为《词话》本作序的欣欣子认为它“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清初的张竹坡把它称为“第一奇书”,“是部惩人的书”、“到底有一种愤懑的气象”。清末民初有人说它是“真正的社会小说”,其“声价”“当不下于《水浒》、《红楼》”。鲁迅先生二十年代撰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把它列为“人情小说”之类,具体称为“世情书”,算是一家之言。我认为,《金瓶悔》就题材而论,是由家庭生活、市井风俗生活、经济生活和官场生活四个系列构成;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有着政治、经济、文化三重内含及其价值。从它所蕴含的独特的政治价值去观照,应是一部政治讽谕小说。这一点虽有人简要提及,却少有系统阐发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水浒》成书数百年来,经过人民群众的检验,成为一部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名著。解放以来,对这部书的研究工作,是有成绩的,但也在部分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错误倾向。针对这一现象,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八月,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为《水浒》的评论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来,只要完整地准确地领会毛主席历来关于如何对待包括《水浒》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文艺界是可以通过正常的学术讨论,对《水浒》作出马列主义的评价的。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对《水浒》一书最正确的评价。它明确地告诉我们,《水浒》的要害是投降。一部《水浒》,突出地刻画了投降派宋江的形象。具体描写了宋江混进梁山农民起义军后,如何推行一条投降主义路线,如何叛卖革命,以及如何带领这支被他改变了性质的农民队伍镇压别的农民起义军的全过程。出身于地主阶级的宋江,“自幼曾攻经史,长大亦有权谋”,是一个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十足的野心家、阴谋家和反革命两面  相似文献   

17.
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问世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这部小说不仅没有被埋进历史的烟海,而且在人民群众中间,代代广为流传,深受群众的喜爱,至今还是我国人民的文化珍品之一.特别是孙悟空的形象,在国内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世界上亦为许多国家的人民所熟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它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究竟有着怎样的思想联系?这确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小红: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通过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我们认清了《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反面教材,它所歌颂的宋江是一个可耻的投降派。这使我想起了过去语文课上讲过的《智取生辰纲》,感到有必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重新作出正确的评论。张老师,您能不能帮助我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9.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即初三)上册选录两篇关于古典小说名著《水浒》的课文。一篇列入“名著导读”专栏,概略介绍《水浒》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作为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一篇选自《水浒》的经典名篇“智取生辰纲”,是新课标指定的精读课文。两篇课文由点到面,互有联系照应,在教学中可视为一个整体。初中语文教科书如此重视《水浒》,是基于一个确凿的事实:《水浒》自元末明初问世至今四五百年来,世代风行,已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伟大名著。有史料记载它在民间的广泛影响:“《水浒》一书,上自名世大夫,下至厮…  相似文献   

20.
《水浒》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部影响重大的作品。但长期以来,因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对它的评价也很不一致。过去曾有人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认为它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前些年,又有人全面否定《水浒》,认为它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坏书。近几年来,《水浒》的评论工作有很大发展,除了开拓《水浒》的研究领域之外,并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这部作品进行重新评价,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水浒》内容有些问题的认识则仍有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