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前段时间,笔者听过一个关于教学内容的讲座。讲课老师抛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如果让你用两个圆圈来表示教材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你会怎样表示?在座的老师意见不一。部分老师认为,教学内容应高于教材,理由是我们不应该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也有老师认为,这两者应该是完全重合、兼容的;还有老师则认为教材的范畴大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荣生教授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学内容建设的热议。有些老师认为:一篇文章一旦选人语文教材,教学内容便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即一篇课文应该教什么,应该是相对确定的。也有些老师认为: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文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学内容不是唯一性的。教师所开发的教学内容只要指向课程目标,就应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许多教师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缺乏一定的思考,不少老师认为讲完了教材的知识就完事大吉了,完全当成教学任务,这应该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许多老师认为专家设计的音乐教材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途径,并常常与课程及教学内容混淆在一起。高中的音乐鉴赏教材中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音乐教材不谋求按部就班,音乐教材应该求异变新,从而促进创新。我们应当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那么,为了音乐教材锦上添花,让教材发出更绚丽的色彩,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郴州师专数学系骆洪才老师来稿说 ,湖南省1999年初中毕业生会考有这样的一道题 :解不等式x -2≥,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在阅卷中 ,发现有一考生将解集x≥3在数轴上表示为 :当时评判这道题时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是正确的 ,一种认为不正确。认为不正确的理由是 :数轴的正方向应该向右 ,这是长期的习惯 ,并且教材上是“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 ,这句话就是其理论依据。到底哪种意见正确呢 ?骆老师提出了下面的观点。我们钻研教材可知 ,教材上“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 ,只是为了获得数轴这一概念的一个定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节快乐     
每一个做了好事、重要的事、有意义的事的人都应该有一天来接受人们对自己的尊敬。老师显然属于那些更值得尊敬的人群。我们把我们的孩子委托给他们,在这一天,我们要向那些辛劳、耐心地工作的老师们表示敬意。老师使我们的孩子朝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现在和未来。从幼儿园到大学,老师都在我们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老师鼓励你走上领导岗位;老师使你敢于做飞行员;老师指导你成为电脑程序员;老师使你富于创造性,鼓励你成为作家;老师解开了开始你的音乐事业的死结;老师为你新的事业、医学事业或法律事业播下了种子;老师…  相似文献   

7.
研究教材是高三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该是高三教师备课的必由之路,但在笔者的教学视导中发现,这一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亟待加强.本文拟从现状与分析、选题与反思阐述个人体会,期待与同仁们共同探讨.1.现状与分析1.1现状一:一些老师认为高三复习时间紧张,教学内容多,习题量大,再回归教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因此无法落实研究教材甚至抛开教材完全照着征订的资料过一遍.  相似文献   

8.
刘艳丽 《辅导员》2014,(20):67-67
一次数学研讨活动中,所有的数学老师在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用分数表示图形阴影的部分。各位老师的答案没有达成一致,有的认为应该用真分数表示,有的认为应该用带分数表示,其中有一位老师这样说:“根据出题者的意思,这道题应该是填带分数……”听了这句话,笔者陷入了深思,为什么要猜测出题者的意思去答题呢?  相似文献   

9.
【教材把握】《倍数和因数》是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安排的教学内容有: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素数和合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有:认识倍数和因数;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例1是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例2是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例3是找出36的所有因数。  相似文献   

10.
钻研教材、课标是每一位老师备课前必修的内容.备课前,许多老师会翻阅教材、辅导资料等,了解教材例题的编排特点,抓住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我认为数学教师备课时,除了备教材、备例题外,还要先认真做一遍课后习题,即备练习.  相似文献   

11.
<正>时下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话题很热,很多专家都认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必须选择有效的内容。王荣生先生就曾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但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后,发现现在所学的课文涉及的"意"和"文"众多而芜杂,不可能全部原样作为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应该  相似文献   

12.
教材更是“引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学语文教学界很有些知名度的窦桂梅老师曾应徐州教育学会之邀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堂课,并与听课者进行了交流。窦老师对教材的认识或者说她的“教材观”对大家颇有启发。窦老师说:“有时我们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例子’不等于是法律,不等于是圣经、圣旨,教材更是一个‘引子’,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把教材看作‘引子’,引发你去学习,引发你去陶冶,引发你去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实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即便有时表达对教材的不满,那也是因为发现了教材还有不够“权威”的地方,例如语文教材中…  相似文献   

13.
正《用算盘表示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新增加的一个教学内容,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吴振亚老师和李娟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共同的特点:一、紧扣新标准,厘定教学目标往前追溯,关于算盘知识的教学要求经过了三个时期:一是运用算盘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强调运算的准确和熟练;二是删除了算盘的教学要求,只是在一些背景资料中介绍算盘;三是进入课改之后,教材中删掉了关于算盘教学的内容。而根据课程标准修订的  相似文献   

14.
你刊第4期“试题争议”专栏登出的短文分析一题,除“老师也未必能答好”以外,我认为还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背离了语文教学大纲;二是脱离了本单元教材,与教学内容脱节。考试,无非是一种教学信息的反馈,以达到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教材观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的最根本的依据应该是教材的使用对象。  相似文献   

16.
季桢莉 《甘肃教育》2008,(22):60-61
正确的教材观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的最根本的依据应该是教材的使用对象。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有机会现场聆听了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受到不少的启发。这个教学内容是国标教材刚刚从初中移到小学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例。丁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看似简单,实际内涵极其丰富。几乎所有的素材都来自教材,但却能让你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张力和深刻。丁老师在这节课上突出了她所追求的理念——为“思维而教”,用丁老师自己的话说“任何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完美”。  相似文献   

18.
叶红 《生活教育》2014,(13):107-108
本文从开发教材,多维参与活动以及允许学生反复三个角度分析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课后活动,认为应该用活动作为老师,用活动来点化孩子的品行,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下的一些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比赛课,老师们为了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从听说读写到字词句篇,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语言训练点,补充了一个又一个课外资料,使得学生应接不暇。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根据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太满、太"胖"。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只有认真地研读学科,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情,才能够"剪"去课上多余的"枝条",智慧"取舍",研制出合宜的教学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研习欧阳代娜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课,可获得三方面的启发:第一,“语文教学艺术”的问题,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艺术”的实质,是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第二,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比喻为“一锅出”和“一根筋”。“一锅出”要求把语文教学的多项任务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环节里;“一根筋”要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尤其是关键词句。第三,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