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有这样一段关于班集体的阐述:“一个班级,只有当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了责任感,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时,才真正称得上是‘班集体’。”现代教育论把班集体看做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在为集体奉献的环节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如何才能让班集体成为展示学习才能、熏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绿洲?班级文化的建设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会影响班级建设和发展,也会影响学生成长的速度和倾向。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学生,又有后进生,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面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更为耐心的教育和疏导,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一、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每个学生,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  相似文献   

3.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1“.偏爱”后进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2.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教师不要宠坏他们,更不要…  相似文献   

4.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几十名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怎样才能把这些性格迥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具有团结向上、纪律严明、友爱合作的优秀班集体?本人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需要一位具有“五心”的班主任。即:对学生有爱心和童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和耐心,对班级管理要放心。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班级的管理实践告诉我,班主任能否运用好“公平效应”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感到公平,在班级中营造一个真诚、友爱、活泼、轻松、上进的气氛至关重要,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在班集体中充分表现,他们从内心深处会喜爱、关心班级。作为班主任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公平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1.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1)“偏爱”后进生。每个班都有一些“后进生”,如:上学经常迟到、早退,特别是不完成作业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同时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要有爱心和责任心,下面笔者浅谈一下当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快乐而温馨的班集体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帮助和鼓舞,那么便是快乐温馨的集体,那么如何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呢?1."偏爱"后进生在班级管理中,我将自己的爱心和班集体的友爱放在后进生身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在班集体中,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生们体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有这样一段关于班集体的阐述:一个班级,只有当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了责任感,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时,才真正称得上是‘班集体’。现代教育论把班集体看做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在为集体奉献的环节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  相似文献   

9.
一个班级肯定既有优秀生,又有后进生,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将“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理想家园。学生在班级里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培养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内化社会规范,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懂得做人的道理。班级是满足学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人生驿站。其间,班集体环境对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徜徉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笔者尝试在班集体建设中关注人文因素,渗透人文关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以“净”感染学生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摇篮,要创设一个健康,有利于成长的环境。1.教室洁美。净美的…  相似文献   

11.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生理正常,思想表现不好,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另外,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虽不差,但缺点和错误较多、较严重,也被看作“后进生”。“后进生”在一个班里是极少数,但他们的“活动量”大,对班集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常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学和班级日常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一旦他们与其他班级的“后进生”,特别是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成团伙,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就会更大更坏,如任其发展下去,“后进生”犯罪,好学生变坏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班集体将会变成一蒲箭沙。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道:"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给予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能够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1.爱心是走进学生的法宝。只有对教育充满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倾注满腔热情。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特殊学生。在班级中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个班集体肯定有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学习差的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而是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在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际关系和谐的班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和共同妁组织几个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它的集体成员应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成员之间应互相友爱、互相帮助。集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集体成员对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情境,可以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即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变成主动地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要建设这样一个班集体,就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的。  相似文献   

15.
爱在集体中     
我们的班集体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充满了欢笑,充满了关怀,充满了幸福。在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不论哪个成员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大家都会伸出友爱之手,鼎力相助;不论哪个成员取得进步、获得成绩,大家都会为之感到高兴,感到骄傲。记得那是上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们班的“信息通”张明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地走进教室。“喂,‘信息通’,今天又带来了什么信息?怎么一副低头认罪的样子?”李晓华打趣  相似文献   

16.
蒋静雅 《江西教育》2004,(13):28-28
班级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理想家园.学生在班级里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培养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内化社会规范,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懂得做人的道理.班级是满足学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人生驿站.其间,班集体环境对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徜徉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笔者尝试在班集体建设中关注人文因素,渗透人文关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郭卉 《甘肃教育》2010,(8):19-19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坚,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班级管理要依靠班主任,更要依靠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来教育集体当中的每一位成员,是班级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精心为学生创造对班级良好的“第一印象”班主任应精心为学生创造对班级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和责任心,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二、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班集体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班集体奋斗目标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如学习、纪律、劳动、体育),也可以是某一阶段的(如月、学期、学年)。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于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使他们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师生共同营造起来的。作为班主任要调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以主人翁地位关心、呵护班级。这样将会事半功倍,班级中会呈现更多的精彩。一、“人人当官”,让阳光普照在日常管理中,我尝试一班之长轮流当。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管理能…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黑暗” 东海和小杰是班里的尖子生,两人成绩不相上下。东海理科好些,小杰的文科是强项。看见他们暗地里争夺班里的头号交椅,我私下里想,好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是好事,可以优化班级的学习氛围,带动班集体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班集体“精神家园”建设,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载体,强调“精神关怀”,通过丰富学生精神文化,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班级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道德素养,是构建班集体“精神家园”的重要条件和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