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宝娣  周剑波 《文教资料》2012,(18):165-166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广大青年学生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是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吉首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特色项目——"爱心小屋"和"敬老爱老"活动开展的叙述和思考,探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来,我始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虽然没有胸佩“志愿者”标记出现在人们面前,但钦慕于志愿者给社会带来那和风细雨般的温暖与滋润,我也一直默默地做着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各种工作。无论是多么琐碎苦累,只要社会需要,我都会伸出双手,去为残疾人服务,为社会和谐尽一份绵薄之力。为残疾人服务是我莫大的荣幸。  相似文献   

3.
屈田 《西部素质教育》2019,(23):222-223
文章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主题活动为例,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了几点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包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需长期致力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分析省内农村弱势群体现状和其社会救助相应的职业培训现状,即社会救助专科、"社保学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志愿者课堂"四种职业培训,提出目前省内四种职业培训的相应策略:提高社会救助专科质量、拓展"社保学堂"内容、注重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接受度、推进"志愿者课堂"更新率等,围绕这四大策略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力求为社会救助的职业培训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实践情况出发,分析了瓮安县志愿者工作情况,分析了志愿者在组织归属感、工资待遇、婚恋家庭、职业规划、人员流失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驻企志愿者"的新概念以创新社会管理和实现非公团建新思路,对"驻企志愿者"专项行动从落后山区非公团建工作,人才发展战略、促进招商引资、本地企业发展诉求、志愿者职业发展需求、和部分驻企志愿者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并论证了"驻企志愿者"行动在促进当地团建格局创新、探索志愿者工作新思路、减少志愿者流失、促进当地企业技术升级、有利于青年商会发展、促进地区人才交流、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服务工作意义深远,特别是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建立合理、优化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模式,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从而培养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模式的构建原则进行分析,应从组织保障、管理规范、经费支持等几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工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奥运为契机,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志愿者,是指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者活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以来,志愿服务在全球得到了蓬勃发展。这项出于参与者自愿,且不求物质报酬为典型特征的社会进步事业,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者的活跃程度、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状况是社会成熟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志愿者亲社会价值取向从高到低依次是移情取向、规范取向、利他取向和利己取向。不同户籍、年级、专业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亲社会价值取向有显著或极其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志愿者的亲社会价值取向无明显差异。通过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从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合理性、社会学习理论、移情训练、志愿服务实践等育人途径着手可增强大学生志愿者亲社会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实效性、持久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9.
加快整顿吉林省志愿者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有效地利用吉林省志愿者资源,已成为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结构的良性转化所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本研究课题从吉林省志愿者资源开发的现状切入,明确志愿者及其资源的学理视域,探究影响和制约吉林省志愿者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因素,从社会学视域进行理论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吉林省志愿者资源开发社会环境的相关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社会、为政府、为公众、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深度思考志愿者与社会困难群体、与社会文明发展相互关系的社会学视野;唤起更多的公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志愿者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与法律保障;并为优化吉林省志愿者资源开发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健康、和谐的良性发展。做出了应有的科研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应通过实践磨炼、信念铸造及习惯凝化来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志愿者优良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志愿者活动质量的提高、加深服雾对象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感情、树立其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1引言为了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和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社会上形成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同时,让老人共享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余燕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自行组织展开了"关爱空巢老人,践行青年志愿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但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志愿者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程度可以看出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对公民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抗震救灾中,中国的志愿者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进行公民教育、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的志愿者协会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的的公益性组织,成立于1896年。在全美50个州都设有分会。该协会在全美300多个社区开设服务机构,每年筹集的经费超过8亿美元。曾多次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运营最成功的慈善机构"之一。美国社区青年志愿者项目是面向中国16岁以上青年设计的赴美体验美国生活学习的非盈利性项目,旨在发扬国际志愿者精神,井以此为契机促进中美文化、教育和社区服务交流。参加该项目的志愿者将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一起从事2~8周的社区工作。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快乐宣言我加入这样一个团队:我的贡献、努力及责任将决定整个团队的氛围。从事志愿服务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让我们用生命影响生命,做一名快乐的志愿者!在这里,你可以……1.进入与环保、人文或教育相关的美国机构体验志愿者工作。机构类型包括:医疗系统机构、国际交流协会、志愿者活动中心、退役老兵服务中心、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自主选择你想参加的志愿者活动;2.在寄宿家庭的生活中锻炼语言能力,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法、处事态度,提升沟通技能;3.美国志愿者社会实践经历可为美国留学申请加分;4.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建立良好的国际人脉网;5.体验美国社区生活,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6.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参与者的生活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慈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入手,对慈善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以及其借助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合理完善的慈善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正《人民论坛》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是培养大学生责任行为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是把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规范等通过道德实践转化为个体道德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与家庭、学校、社区疏远,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亲社会"  相似文献   

17.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就内蒙古地区高校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现状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倡导加强内蒙古地区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辅导员队伍的作用。成立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成长小组探索内蒙古地区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机制创新。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肖浩 《中国德育》2009,(7):27-28
“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这就是字典里对“志愿者”的解释。从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残疾人奥运会,我们看到了众多志愿者的身影和笑脸,志愿者精神也成为感动我们的最美的风景。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不只是奥运会、抢险救灾等需要志愿者,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活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大到国际社会的各种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小到社区服务,都可以看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的身影。人是社会的动物,离开社会,即离开其他人的帮助,任何人都不能生活。因此,在人类社会中利他主义总是受到人们的崇敬,雷锋精神之所以广为流传,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志愿者的典范。究竟什么是志愿者?人们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志愿者是指不受法律及其他任何形式的  相似文献   

20.
李霞 《教书育人》2013,(12):46-47
自共青团中央1993年12月提出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服务便蓬勃开展起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