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平 《现代语文》2005,(3):29-29
一、文言句子中的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官职名后面应作停顿。 例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 娃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 子的美称。 例2、《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是欧阳修的姓,"文忠"是 谥号,"公"是人们对欧阳修的尊称, "集"是他的著作汇编。 二、"夫"、"盖"、"若夫"等句首发  相似文献   

2.
尽管宋人反复指出:“方今之患,在乎官冗”(《历代名臣奏议》卷75《内治》),可是朝廷的国策并非冗官,而是省官;虽然宋人普遍认为:“方今制禄,大抵皆薄”(《王文公文集》卷1《上皇帝万言书》),然而政府的方针绝非薄俸,倒是益俸。宋代“省官益俸”的构想怎样导致出了“冗官薄俸”的结果?本文试图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擅长古文,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被苏轼誉为“今之韩愈”(《六一居士集叙》)。他也酷爱史学,所著《集古录》一千卷是中国第一部金石学巨著;任史馆修撰时与宋祁等一道修《新唐书》,纪、志、表三部分皆为他所撰。在英宗治平四年(1067)以后,他被贬为地方官,又著《五代史记》,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五十三年中的史事。为区别于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后称《旧五代史》),亦称《五代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里的《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在二十四史中,象唐书一样,五代史也有两部:一部是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等人修撰的,凡一百五十卷,后来称《旧五代史》;另一部是北宋中期欧阳修编写的,共七十四卷。称《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材料芜杂,文体卑弱,“繁猥失实”①。可是由于其修撰者大都亲身经历过五代的历史场面,见闻切近。因而保留了比较丰富的原始资料。《新五代史》的编写者欧阳修为北宋文坛巨擘,他的文章远在薛居正等人之上,再加上他看到了  相似文献   

5.
一欧阳修的重要史学著述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江西庐陵人,是我国中世纪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史学家。他对我国史学的发展是有卓越贡献的,其史学著述也极丰富,除散见于文集里的传状碑志外,最为后世珍重的当数《新唐书》的纪、志、表二十卷,《五代史记》七十五卷和《集古录跋尾》十一卷。这些博综故闻,兼擅文采的著述,既表现了欧阳修复绝的治史才华,决定了他在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笔丰盛珍贵  相似文献   

6.
<正> 欧阳修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其参与修撰的就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二部。前一书他只是修撰者之一,而《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则是其独家精心修撰,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史学思想,是其史学思想的一次全面实践。关于这部书,学界已从修撰义例、与《春秋》,《史通》的关系、同薛居正的《旧五代史》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然对于其中反映的欧阳修的史学思想,仍缺乏全面系统地研究。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管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献中存有《荆门集》一书,但作者并不是现今人们认为的尚颜。尚颜的作品古代只有《尚颜集》《供奉集》二种。古代《荆门集》一书的内容在《湖广通志·卷一百十八·杂纪志》《盘洲文集·荆门集序》中有所反映,与今编《荆门集》大有不同。《盘洲文集》虽为洪适文集,但其中《荆门集序》的作者并不是他,可能是荆门当地一个名气不大、官阶不高、曾做过洪适下属的文人。  相似文献   

8.
聂鑫森 《湖南教育》2010,(10):58-59
四十多年前,我在湘潭市四中读初三,教语文的老师忽然换了,是外校调来的,叫欧阳觉悟。这名字让我想起写《醉翁亭记》的那位老先生欧阳修。我没事时读过这篇文章,所有的印象就是欧阳修很爱喝酒,整天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这位欧阳觉悟老师是不是醉翁的后裔?是不是也爱喝酒?或者也喜欢写诗?有没有一把花白的胡子?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碑志文学的产生由来已久,然而成就卓异者当推宋代古文家欧阳修。方苞云:“退之、永叔、介甫,俱以志铭擅长”。①方氏将欧阳修与韩愈并提,说明欧公的碑志创作足以引起我们注目。欧阳修一生所撰碑志甚丰,《庐陵欧阳文忠公全集》中《居士集》有墓志六十九篇,墓表十四篇,碑铭十一篇,墓碣二篇。《外集》有志  相似文献   

10.
最能体现古文文体特色的莫过于文中虚词的使用。引入数量分析法对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虚词使用的倾向作分析调查,以求归纳出欧阳修史书文体的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欧阳修是根据文体的需要而对虚词的使用进行了有意识的调整,即在本纪与列传中为了避免在叙事文中过分加入作者的意图,而极力避免带有作者感情色彩的虚词的使用;而在论赞中,因为摆脱了叙事的文字约束,其对虚词的使用比其一般文章平均数还要高。另外,通过虚词数量分析为悬而未决的徐无党注问题找到了答案,即徐无党注乃欧阳修授意之下由徐无党所撰而成。  相似文献   

11.
《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伶官传》所撰的序文,也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伶官传》记载后唐庄宗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败政乱国的史实。这篇序文是把“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作为教训,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  相似文献   

12.
谭磊 《文教资料》2014,(30):49-50
欧阳修所撰《归田录》,内容多涉北宋前期的人物事迹、典章制度、官场轶闻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归田录》记载人物事迹等的手法、风格与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及参与编修的《新唐书》有较大差别,实质上是对其正史创作的一种补充,正史与笔记小说共同构成其史传文学观念的完整面貌。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颍州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自中年来颍为守后,便眷眷不忘归颍,颍州与欧阳修关系密切。研究欧阳修的“颍州情结”首先需梳理出其颍州作品。本文以欧阳修自编《居士集》为首要依据,结合系年、诗意、前人研究成果及其他史料文集。重新辨析考证欧阳修的颍州诗作。  相似文献   

14.
曾巩(1019一1083),字子固,宋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官至中书舍人(起草皇帝诏令的官),谥号文定,世称南丰先生,他年少能文,颇受欧阳修赏识,后成为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史》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其文收入《元丰类稿》。  相似文献   

15.
四十多年前.我在湘潭市四中读到初中三年级时,教语文的老师忽然换了,是外校调来的,叫欧阳觉悟。这名字叫人觉得挺神,也让人充满了好奇,因为写《醉翁亭记》的那位老先生叫欧阳修。我读这篇文章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欧阳修很爱喝酒,整天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这位欧阳觉悟老师是不是醉翁的后裔?是不是也爱喝酒?  相似文献   

16.
中唐宰相李绛的《文集》二十卷早已失传,唐史官蒋偕将其论谏奏议之文集结成《李相国论事集》七卷。今天我们看到的《李相国论事集》或《李深之文集》大多仅存六卷,部分传本在六卷之外有《补遗》一卷。笔者在《补遗》卷外今又辑得遗文十一篇。  相似文献   

17.
东汉王充所撰《论衡》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化典籍,素称难读。河北大学杨宝忠教授所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论衡校笺》可谓董治《论衡》的佳作。其优点如下:一,为长期积累、潜心治学的结晶;二,集已有成果之大成;三,补正前贤,为求实之学;四,利用新材料,精研全书,在校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不仅富有才情,而且有着坎坷的人生遭际。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骆宾王文集》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其间多有传本,这些传本中又以清人陈熙晋所撰的《骆临海集笺注》较为出色且流传较广。文章即以《全唐文》与《骆临海集笺注》两相会校,对其中不同之处进行辨析,以期对《骆宾王文集》作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明经世文编》第212卷,选入《欧阳南野文集》中的十一篇论文,并注明其作者为欧阳铎。今经核对,其所选文章,确乎均见于《欧阳南野先生文集》,但作者却并非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喻苏洵文似荀子不见于欧阳修文章,这是否为“戏言”?欧阳修之喻乃就苏洵《六经论》的性恶倾向和峭硬文风而言;欧阳修不在文中说苏洵似荀子意涵很深——有四重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