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雨     
晚上,我刚钻进被窝,就听见外面“滴滴答答”响起了雨声。“呀,又下雨了,不知明天是不是还会下?”我不免有些忧虑。躺在床上,我伸头望着阳台的天花板,听着外面沙沙的雨声,觉得那真是一支美妙的合奏曲。雨点打在门前钢管上的声音是一种乐器声,雨点敲在水桶底的声音又是一种乐器声  相似文献   

2.
爬山虎     
我们学校到处都是绿色。要问我们学校最美丽的是什么,我会告诉你,那就是绿色的海洋——爬山虎啊!走进校园大门,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满墙爬山虎。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茂盛又那么错落有致。一簇簇、一片片、一堆堆,一阵风拂过,像少女的头发一般在风中飘荡着。窗口上爬满了爬山虎的  相似文献   

3.
隔了好些年,又回到了昔时的小学校园,看望一下老师,同时不忘看看校园有何变化。"嗯,这里造了篮球场,那里建了一座凉亭。"无意间注意到那一堵墙,米黄色的墙面上长满了爬山虎。记得那时,校园里的绿色真不少,印象最深的还是爬山虎。下课铃响时,同学们一窝蜂似地冲到墙边,观察爬山虎。一片片圆形的"脚丫",吸在墙面上,就像吸盘。几个男同学在墙边扯爬山虎的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 《广西教育》2007,(9C):20-21
小学校里的欢声和校园里的花都融解在静沉沉的夜气里。那种声音实在可见可触,可以供诸瓶几,一簇,又一簇。我听见钟声,像一个比喻。我没有数,但我知道它的疾徐,轻重,我听出今天是西南风。这一下打在那块铸刻着校名年月的地方。校工老詹的汗把钟绳弄得容易发潮了,他换了一下手。挂钟的铁索把两棵大冬青树干拉近了点,因此我们更不明白地上的一片叶子是哪一棵上落下来的;它们的根须已经彼此要呵痒玩了吧。  相似文献   

5.
我是蚱蜢     
冬天快到的时候,我拿了一个玻璃瓶到附近的公园去捉蚱蜢。我喜欢把蚱蜢放在瓶子里,然后,看蚱蜢跳高。我撅着屁股捉蚱蜢的时候,突然听见一个很细小的声音:“在瓶子里跳高一点也不好玩。”天哪,这是哪里来的声音啊!“是谁在说话?”我问。“是我们,你不是要来捉我们吗?”这声音从草丛中传来,是蚱蜢振动翅膀发出的,和我们人类的声音不一样,“如果你也是一只蚱蜢,你就会知道,在瓶子里一点也不好玩。”蚱蜢的声音继续传到我的耳朵里。为什么我可以听见蚱蜢的声音?我还不知道,那是因为我马上就要变成一只蚱蜢了。真的,我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蚱蜢,就像…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看见邻居家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绿油油的,好像一床绿色的绒毯。漂亮极了。我怀着好奇心走近“爬山虎”,轻轻拨开“爬山虎”的叶子,里面露出了小竹子般粗细的枝条。顺着枝条找去,我发现,大约每隔4厘米,就有一片叶子,叶子对面生有1厘米左右的卷须。每一个卷须上又长着1至7个绿色或褐色的小点点,绿色的点像个小吸盘;褐色的点干巴巴的,像壁虎爪子上的小趾。它们都紧紧地“抓”住墙。我抓住枝条,用力一扯,嘿,粘得还挺牢呢,卷须被拉断了,粘在墙上的小点点却纹丝不动。我又找来一根小竹签…  相似文献   

7.
爬山虎     
春回大地的时候,我打那墙边经过,无意中瞥见了墙角的一抹绿意,哦,是爬山虎。你瞧,那又小又嫩的植株泛着黯红,顽强地伸开小手,紧紧地抱住了水泥墙高大的身躯,用力向上,向上,向着墙头,向着蓝天!我仿佛听见了它的歌声,每一个音符都是跳跃的,蹦跳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爬山虎就这样唱着进行曲向上攀登着,一天高过一天。终于有一天,碧绿碧绿地爬满了墙头。炎炎盛夏,暑气难耐,每当走过这堵绿意盎然的墙,心中便浮起一丝凉意,耳畔就响起阵阵乐章。你听,它唱得多欢,像一条小溪淙淙地流进心田。金色的秋季翩翩而至,给人们带来…  相似文献   

8.
爬山虎     
我家西墙上有许多绿油油的爬山虎.爬山虎可有趣啦!它们好像排着队,听着口令似的一齐向上蹿,没几天,墙上像挂了一串串绿珍珠.别小看这些绿色的小珠子,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春天来到的时候,爬山虎嫩绿嫩绿的,刚发芽的小叶子像搽了油一样亮.夏天到了,爬山虎变成深绿色的,在阳光雨露下尽情地攀登,尽情地把浓荫伸向四方.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大海     
我出生在大连,神奇的大海自然是这座海滨城市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早晨,海面上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发出的声音。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而海面则越来越亮,像有一层油在水面上慢慢散开,  相似文献   

10.
深夜,忽然睁开眼睛的时候,耳边静悄悄的。然而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令人不可捉摸的声音。笃——笃——像是人发出的声音,又像是枕边时钟走动的声音,但想想又都不是。熄了灯的房间幽暗得很,躺在床上,耳边又一次清寂无声。笃笃的奇妙的声音,顺次临近,然后又渐次远去。谁在路上来回走动吗?可是,躺在五楼的房间里,是不能清晰地听见下边人的脚步声的。只能说,那是一种来历不明的、和自己心脏同步跳动的东西的声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年轻时起,夜半时分,我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深夜,不知从什么地方,声音接踵而来,又依次远去,像脚步声一样。那声…  相似文献   

11.
晚安     
5月30日阴幽暗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空气凝固着,静得可以听见纸片从桌上滑落的声音。与这安详的气氛格格不入的,是他在床上辗转反侧使床板发出的“咯吱、咯吱”声。他眉头紧皱,嘴唇紧闭,完全没有过去像孩子般睡着的那种平和。他的手不停地摆弄着被子,  相似文献   

12.
听水唱歌     
你听见水的声音了吗?那种声音宛如一首首动听的山歌,飘在空中,荡在山涧里。轻风把歌儿带给高山,高山笑了;轻风把歌儿传递给山间的每一株树苗,树苗更精神了。你听见水的声音了吗?它敲击石子发出的清脆的响声婉转动人,悠远绵长,扣人心弦,恰似少女拨动琴弦奏出的曲子,起伏跌宕,声声动情。你听见水的声音了吗?它正和森林里的精灵们共同演奏着世上最动听的交响乐。这乐曲让人听了觉得多么舒畅啊——感觉就像在某个微风拂面的午后,沏一杯清茶,坐在窗前,看着小蓓蕾慢慢绽放成花朵,心中有说不出的轻松与惬意。你听见水的声音了吗?仿佛是神奇地从一棵…  相似文献   

13.
巧用象声词     
象声词能形象地描摹不同事物的声音,用在文章里就如同给文章上了一套立体音响,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如《海底世》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句中“嗡嗡”、“啾啾”、“汪汪”,这些用来模拟事物声的词,我们称它们为象声词,本来我们对海底世界是很陌生的,由于作用上了这些象声词作具体描写,所以,很自然地就使我们对海底世界了深刻的印象。《海底世界》一文中的象声词真是不胜枚举。如:“乒乒乓乓”的打声,“唧唧啾啾…  相似文献   

14.
走遍校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一片片的爬山虎.校园里的许多房子上都有爬山虎的足迹,从远处看,那爬山虎就像一件件绿皮袄,趁人不注意时就给房子披上了.……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听见别人喊他赵学军,是在那个小县城的民政局里。那个穿藏绿色制服的女人喊赵学军,然后递给他一本绿色的证件——母亲自小心高,从嫁给他那日起,便打心眼里看不起他作为建筑工人的粗糙和潦倒,在我四岁的时候,他们便离了婚。  相似文献   

16.
爬山虎     
自从学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爬山虎的脚》后,我也开始留心观察爬山虎。 我发现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花园的栅栏上,到处都爬着这种绿色植物。远远望去,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绒毯挂在墙上。我情不自禁地凑近去观察这名人笔下的小生灵,那小小的叶儿整整齐齐地密布整个墙面,叶尖一律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缝隙,郁郁葱葱一片。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犹如绿色的瀑布从空中垂下,好看极了。  相似文献   

17.
爬山虎     
正2014年7月11日晴许多人都赞美爬山虎,包括一些名人。叶圣陶笔下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把爬山虎描写得充满灵性,还称它为"绿色使者"呢。然而,我却偏偏讨厌爬山虎。那是两年前暑假里的一天,我去外婆家走亲戚,发现外婆家院子里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爬山虎长得绿油油的很旺盛,我  相似文献   

1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看到这个题目,总以为作者会抓住那满墙碧绿的叶子做文章。然而一读课文,便与自己的思路大相径庭。文中很具体地写了两件事: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叶老先生请我到他家做客。关于爬山虎嘛,文中只有两处点到:“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两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寥寥数笔,犹如漫画一般勾勒了它的神:虎虎有生气。  相似文献   

19.
椒椒     
椒椒这女人天赋异禀。每当她穿着两寸余厚的人字木屐在走廊里声音清脆地奔跑,走廊两侧宿舍里听见那动静的女生们都会以为是一匹骏马正奋蹄而来,看见她的人们则会惊异于她那双木屐竟然还未脱脚甩出。这匹名叫椒椒的骏马杀进宿舍,不由分说地将一大抱衣物丢在我的床上。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当天空还蒙蒙亮,天边泛着鱼肚白时,我总能听见厨房中传来的声音。而当我再次睁眼并起床时,空空如也的房间里只弥漫着奶香和麦片香,其余一无所有。尽管鸡蛋壳上还留着余温,尽管已有一丝阳光透过,而我的心仍凉凉的,像那冬天的冰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