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家媒体的大考比武之时.但年年开会年年报.往往难以出新.有的记更是发出“两会报道创新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尽管存在困难.但媒体的报道还是每年都有新花样.让受众感觉每年都有新看点.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 “两会”闭幕了.并不意味着“两会”报道就此终结了.记要做有心人.开创“后两会”报道的新天地。[编按]  相似文献   

2.
“每逢大事看晚报”,“两会”是大事中的大事,《齐鲁晚报》对“两会”报道历来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更是提前精心策划,紧扣民生话题,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声势。具体说,《齐鲁晚报》的“两会”报道有以下特点和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墀  李科 《青年记者》2007,(6):14-15
“两会报道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同仁喜欢这样总结“两会”报道。难在哪里?难在突破,难在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韦名 《新闻三昧》2003,(8):31-31
笔者曾几度参加省级“两会”报道,并多次受省人大、省政协表扬。下面,笔者就地方工人报如何参与“两会”报道谈几点体会。善于取舍。地方工人报,由于受人力和版面等的影响,在宣传力度和报道的数量上无疑与地方日报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工人报记者要在众多的“两会”消息中有所取合,有所为有所不为。2000年《南方工报》的“两会”的人大报道只发稿6篇。这6篇报道没有一篇是会议消息,也没报道人代会开幕闭幕,只选择了国企改革、职工、  相似文献   

5.
晚报宣传人大、政协“两会”,是每年年初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两会”报道既要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满意,难度确实很大,需要采编人员齐心协力,讲政治,也讲技巧;讲原则,也讲灵活;讲传统,也讲创新,那么,晚报怎样改革“两会”报道呢?  相似文献   

6.
全国“两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观点荟集的盛会。代表、委员们聚首北京.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报道好代表、委员们的观点,是媒体的责任,也是“两会”报道的一大重心。今年“两会”期间许多媒体的观点报道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值得我们总结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记者博客在"两会"报道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往年比较,今年的“两会”报道却有了明显的不同。那就在于记个人博客首次运用到“两会”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8.
从中央到地方,每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全国和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全国和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两会”是各媒体的综合竞技场,地方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好每年的“两会”报道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枯燥生硬的会议新闻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9.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三月春风骀荡,“两会”隆重开幕,中外记者云集北京采访“两会”,各个媒体各施所长,展开一场声势宏大、竞争激烈的报道战役,“两会报道”已成为一种特定的新闻文化现象。在时间长、规模大、议程多的两会报道中,众多新闻传媒“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调动了现代化新闻传媒的一切手段,运用了消息、通讯、特写、言论、述评、图片、图表等各种新闻体裁,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两会”的盛况,从策划到运作、从广度到深度、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字到声像,每年都有令人欣喜的进步和创新。笔者在此选择《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家和民众高度关注的大事。作为上传国情,下达民意的“两会”记者,采访时的报道取向至关重要。但我在“两会”报道过程中,发现有些记者,在报道取向上有误,他们或根据个人所好来选择,或盲目“追星”,而不是去认真寻找新闻源或挖掘真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郝莹 《新闻三昧》2004,(8):25-25
2004年的两会报道前夕,我报报社领导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搞好两会报道。副总编辑王秋和说,加强新闻策划是我们办好报纸的根本,要提高报道质量就从改进“两会”报道开始。为此,围绕“两会”报道,报社抽调骨干,成立了策划组、编辑组、采访组,集中智力提出了16个“热门话题”。这些题目深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体现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大家感到能出彩,有戏。  相似文献   

13.
向远江 《新闻前哨》2006,(12):46-46
“两会”报道年年搞,如何创新,如何使会议报道兼具指导性和可读性,应该从以下儿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年年报道“两会”,岁岁各有千秋。今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对北京市“两会”和全国“两会”的报道,与往年最大不同在于: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主体开展各项宣传,充分反映了代表、委员的心声,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深入了一步、这不仅提高了“两会”的声望,让人感到“两会”开得很有生气,很务实,而且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使人觉得可读性、吸引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两会”的报道也是中国新闻界每年必演的“重头戏”。多年来,新闻界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把“两会”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的问题。2012年的全国“两会”。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江西电视台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开拓报道思路,积极创新“两会”报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会”报道,一般都是各媒体当年报道的重大“战役”。可会议年年开,报道年年做,长久以来总是少有新意。然而今年“两会”报道,却让人耳目一新,全国不少媒体均有出色表现,有不少让人眼睛一亮的好稿子,也有不少引人回味议论的新观点。报道内容形式变化,背后的新闻观念变化更加耐人寻味。本文试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①为例,作简单分析。一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按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会议报道、议案与提案报道、代表生活报道、相关评论。单从体例上看,与往年差别并不大。然而细读之下发现,报道角度、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的特别节目“岩松两会观察”不能不说是一个亮点。除了以一种国内电视媒体目前很少甚至不曾有的节目方式参与两会报道,“岩松两会观察”在推出电视评论员。即专业的电视人任评论员,对新闻时事进行分析评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陈旭 《新闻导刊》2006,(1):12-13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协政二届四次会议于1月11日先后开幕,分别于1月16日和1月15日闭幕。本次“两会”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两会”,胜利完成了各项议程。《重庆晨报》对此次“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编委会领导亲自抓策划、抓部署,组织了报道小组.从1月9日到17日,在要闻版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霍峰 《青年记者》2004,(9):67-68
众所周知,每年的人代会、政协会(以下简称两会)报道是中央和地方党报每年的报道重头戏。同时,两会报道也是对新闻记素质的。。种考验和锻炼。但是每逢两会结束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时,总是有记有这样一种体会:两会报道真没意思,全是些枯燥的程序和空泛的发言。读们也反馈,不少两会报道“八股”味太浓,能让人兴奋起来和记住的鲜活的消息.特写和通讯太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三昧》2004,(3):1-1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又是一年“两会”召开。尽管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各媒体的“必修课”,但2004年的“两会”,媒体依然付出了开创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