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儿是个17岁的女孩。初见秋儿是在秋儿表姐的家里,那一天是秋儿表姐的生日。那一天的秋儿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一条近乎黑色的裤子,穿着素净。那一天的秋儿给我的感觉是高傲、活泼、又有几分个性。第二次见秋儿的时候,秋儿穿着黄色的上衣,红色的背带裤,穿着艳丽。那一天面对秋儿,我感到无言的心痛。她安静地躺着,生命已离她而去,可是我的脑海中浮现的却仍是那个鲜活的秋儿,我不相信这是真的。秋儿的歌唱得很好,在送别秋儿回来的车上,她的歌声一直回荡在车厢里,那是她生前录下的。那歌听起来很有韵味,在她的同学告诉我这是秋…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印象里,表妹秋儿应该是属于阳光的———甜美的歌喉、轻巧而富有强烈节奏感的舞步以及那近乎于夸张的动作与表情……举手投足间无时无刻不散发出青春与活力。如此少女再加上她17岁的美好年华,难道不应为阳光与鲜花所包容吗?然而秋儿走了,带走了阳光与希望,给她的亲人留下了无尽的懊悔和悲伤。在我的表弟妹中,秋儿是惟一亲热地喊我为“燕儿姐”的人。那是个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姑娘,说起话来常常快得像连珠炮,再加上她时刻变幻的表情,手舞足蹈的动作,使人感到屋内只要有了她,才充满了生机活力。如今她的离去,使屋内的空…  相似文献   

3.
同学A:第一次认识秋儿,是在高一开学的时候。当时,我们已经开学几天了,她才来,但她给我的印象特别好,感觉很平易近人,跟大家交谈很自然,一看就知道她不是一个内向的人。因为我也很喜欢音乐,所以我们俩经常一块儿参加文娱活动,一块儿研究流行歌曲。我觉得秋儿在音乐方面特别有天赋。高一寒假的时候,学校有个文娱活动,秋儿提议编个现代舞。我对现代舞一直没有概念,总觉得现代舞不过那么几个动作。可是,和秋儿跳了一段舞以后我才发现,秋儿在这方面非常有爆发力,她高兴的时候,跟着音乐能想出许多不俗的动作。以前,我只知道秋…  相似文献   

4.
01差等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十七岁的夏天,赖善美有了一个弟弟。她觉得这件好事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看着那个粉嫩的小东西,心底生不出任何感觉。不过女生有预感,自己的生活会因这个小家伙的到来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茉莉花儿开     
夜空下的校园显得安静而美丽,到处是茉莉花儿的芳香。而少年倪静初则静静地看着离自己近在咫尺的段云岫,看着她羞涩,看着她低下头把头低到尘埃中去……  相似文献   

6.
静候花开     
回眸往事,记忆的指针总会停留在儿时的那一幕——她,高高的个儿,齐刷刷的学生头,白净的脸上印着灿烂的笑。秋天的午后,她领着我们这群七八岁的孩子,向学校对面的橘子林"进军",搜罗主人摘剩的橘子。看着那淘到的宝贝,才知道什么是欣喜若狂。累了,我们席地而坐,尝诱人的果实,听她的歌声,品她的故事……此时,仿佛那片林子也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7.
<正>清晨的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叨叨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组织动员她与他结婚生子。前几年他走了,现在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看她三次。她每天会走到这个站台坐一会儿……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待自己意识到时,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了她的一位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8.
正清晨的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叨叨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组织动员她与他结婚生子。前几年他走了,现在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看她三次。她每天会走到这个站台坐一会儿……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待自己意识到时,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了她的一位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9.
别逼孩子     
秋儿是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的一个17岁女孩子,她是校学生会文艺部长。她爱疯、爱闹、爱唱、爱跳,她的钢琴弹得很好,已经达到6级水平;她的芭蕾舞也跳得好;她爱画画,每天都画一幅素描,她画的卡通动物形象更是惟妙惟肖;她的歌也唱得极好,听她的录音带,你会觉得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一 小畅是个活泼的小姑娘,快十二岁了,从不见她皱眉,更少见她烦恼.这几天,一向活蹦乱跳的她突然沉静了许多,似有若无的烦恼总浮现在她的眉心.这孩子怎么了? 我问她,她无精打采,一声不吭.问别的同学,似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联想到这几天她不爱活动,我一拍脑门:咳!她八成是来那个了吧!  相似文献   

11.
栀子花开     
我仍然记得第一次看见何文时的情景,那时的栀子花开得灿烂,空气里满是花的香气. 那一年,我十二岁,住在这个小区很久了,但我从不好意思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在那年夏天来临前,我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2.
门一直开着     
表姐搬到我家,是三个月前的事。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生,又供职于热门的IT行业,我总是觉得这个大我十岁的表姐应该会很高傲。她在大城市长大,我对她的印象并不深。这次因为工作调动,她暂时搬来我家住。她每天下班很晚。除了晚饭时间,她都把自己锁在房间。这令我越发觉得和她有隔阂。要不是这段时间,妈妈去长沙出差,恐怕我会一直对这个表姐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3.
“妈妈,我是怎么到你们家来的?”这是一年来女儿第三次问我这个问题了。女儿一天天长大,她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问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奥”。女儿快3岁的时候,第一次问我这个问题。当时,她正在看动画片《葫芦娃》,看着看着,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我:妈妈,我是怎么到你们家来的?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不是老妈的女儿?但一直想不清楚。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应该是生物老师所说的“青春期”。那个二十多岁、年轻可爱的女老师用预言家的口气宣称,我们将会在这个时期变得敏感、心烦、爱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她干脆说我们个个都将变成神经病得了。会有这种变化吗?我发现自己除了脸上迸出几点可爱的雀斑外,其它什么都没变。不过,前提得是老妈也没变。可是,老妈变了,现在她除了唠叨,还变得神秘兮兮,吃饭时老爱看着我,而且一动不动,那种眼神就像要把我整个儿吞掉似的。我就怕了,而且感觉特肉麻。我拒绝让她盯着我,她居然马上…  相似文献   

15.
PART 1釜山至首尔航班韩荣爱兴奋地透过机舱的窗户看着逐渐放大的首尔全景,这是她自五岁以后第一次来到首尔,五岁时首尔的样子……完全不记得了!多亏了爸妈和据说在她来到这世上最初的五年中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回忆的金叔叔夫妻俩在十二年前立下了约定——结婚二十周年一起去欧洲度蜜月,不然,她期盼已久的首尔之行还得往后顺延大半年呢!  相似文献   

16.
女儿十二岁时,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在一场车祸中,她失去了右腿。很久我们都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可是女儿却一直都很平静。这使我更觉得心痛。十二岁的小女,还不懂得今后要面临多少生括的艰辛啊。  相似文献   

17.
刘丹 《父母必读》2008,(7):135-135
毛毛3岁半了,语言表达越来越清晰。听着她稚嫩甜美的声音,我总是陶醉其中。我最喜欢和她玩的语言游戏是接句。我先说半个句子:"在这个世界上……"然后由她来"填空":"你最爱我,我最爱你!"看着她  相似文献   

18.
<正>1姚燕妮第十二次拉开抽屉,翻看一本紫色封皮的笔记本,里面有一份被涂改了很多次的"生日计划书"。是的,马上就要到她的十四岁生日了。姚燕妮的父母经常出差不在家,她早已习惯了独居的生活。这天晚上,她一如既往地去给外卖小哥开门。不料刚接过奶茶,小哥突然说,希望她十四岁生日的那天不要出门。姚燕妮莫名其妙地看着他,这该不会是个什么"算命大师"来骗钱的吧?  相似文献   

19.
心似莲花开     
她怀抱中的这个小女孩,才一岁多,刚刚会说简单的话。她叫小女孩宝贝。她问小女孩今天在姥姥家都干什么了。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向她汇报着。那些发音不清、含义不明的句子,只有她能够听懂。她表扬了小女孩,在小女孩的脸上亲了一下。小女孩调皮地挣扎了几下,也凑过小嘴,亲她的左脸,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小花迷,十分地爱花,爱她那美丽的容颜,爱她那淡淡的清香,更爱她那花开时的声音。玫瑰以她的艳丽告诉我:爱情的火热;康乃馨以她的芳香告诉我:母亲的温柔;丁香以她的灵秀告诉我:尊严的高贵;紫罗兰以她的生命告诉我:忠诚的永恒;薰衣草则会抱着她紫色的梦选择继续等待。万紫千红总是春,百花之后——牡丹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里绽放了她那倾国倾城的美丽容颜。欧翁曾赞道: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可见她美丽的非凡。要不怎会有“花开花落十二日,满城人人皆若狂”的景象?的确,牡丹美,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