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学物理、化学实验中 ,用感应圈作为低气压放电管 ,光谱管、阴极射线管、伦琴射线管、电谐振、空气中的火花放电以及空气中取得臭氧等实验的高压电源。感应圈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断续器通断初级线圈中的电流 ,在次级线圈中产生高压。在中学的物理实验中感应圈的应用次数较多 ,使用时间较长 ,使用感应圈损耗较大。由于断续器触点工作在火花状态 ,并且触点完全裸露在空气中 ,时间一长 ,容易烧焦 ,触点容易烧坏 ,特别是动片触点烧坏 ,就很难更换修复 ,感应圈也就报废了。我们学校就有三台 60年代出厂的J12 0 6机械感应圈因触点烧坏不能使…  相似文献   

2.
感应圈是研究洛仑兹力、低气压放电、光谱分析等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仪器。八十年代的感应圈因在使用中需直流供电、触头容易烧蚀、调节不方便等原因,已不适应教学实验的要求。现在电子感应圈的优点是:直接用220伏交流电,电位器可调节火花放电距离大小、火花放电连续不间断等。  相似文献   

3.
J1206型感应圈是供中等学校物理、化学教学及实验室中作小功率高压电源用,小学自然也可作雷电现象的演示。但感应圈中的断续器由于其结构原因,白金触点往往接触不良,易脱落,操作使用不便。为此江西省吉安市科教仪器厂,对断续器装置进行了改进,几年来获得广大用户的好评。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感应圈是进行诸如气体放电管、光谱管、阴极射线管、X光管 (伦琴射线管 )等实验的高压电源。目前感应圈有机械断续器式和电子开关式两种结构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机械式感应圈这是传统结构 ,国内国外有多种规格和不同型式。J12 0 6型感应圈是我国定型产品。由于生产厂家不同 ,在断续器的结构上稍有不同 ,但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都完全相同。图 1中 A图的动触点 (白金 )是铆在图 1 调节杆的端头 ,调好后用紧固螺丝将调节杆夹紧。B图的动触点是铆在弹簧片上 ,调节杆推动弹簧片进行调节 ,用锁紧螺母将调节杆锁定在立柱上。感应圈的电路…  相似文献   

5.
J1206-1型感应圈是物理、化学实验用小功率高压电源,其用途十分广泛。若损坏不能及时修复,甚是不便。而高压感应圈在规定条件下可产生10万伏以上高压,这往往使人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发生故障时不敢去维修,其实只要弄清它的工作原理,对症下药,修好感应圈也是不难的。以下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二例,现总结成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磁波演示实验一直是电磁学教学中最引人关注的实验.一是因为它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正确性,二是因为它是现代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先导.可惜,目前我们国内对这种实验的介绍和演示,还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说:“赫兹用一个感应圈,在近旁再放一开口的回路,发现当感应圈火花放电时,开路空隙间也有火花跳过.从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在目前国内流行的电磁学教材中也普遍作了这样类似的介绍.这种说法不仅违反  相似文献   

7.
对超导材料应用于射频接收线圈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导材料代替铜制成接收线圈可提高品质因数.仿真结果表明使用保留圆环内层护套的超导谐振电感制作接收线圈,也可有效提高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  相似文献   

8.
测量密度的方法,一般是先量出被测固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用公式ρ=m/V算出密度.使用本方法,可迅速地从仪器的刻度上直接读出来.一、直读固体密度装置的构造和原理固体密度装置的构造,由刻有固体密度值的横梁、指示重锤、盛水的玻璃杯等组成,如图1所示.设重锤重量为P,被测固  相似文献   

9.
无线输电     
白梓辰 《阅读》2023,(ZD):34-35
<正>实验材料:剪刀、透明胶带、小灯泡、灯座、漆包铜线圈(注意不能用裸铜线)、小瓶子、家用电磁炉。实验步骤:1.将漆包铜线绕着圆形瓶子均匀密集地缠10圈,线圈两端分别留出5cm用来接灯泡。2.用胶带将线圈外侧粘好,以防线圈散开。  相似文献   

10.
一、绝缘问题静电具有电压高、电量少的两个特点。电压高,就容易漏电;电量少,就经不起漏电,很容易漏光。因此可以说,静电实验成败的关键是绝缘问题,绝缘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电荷的流散。绝缘体的绝缘性能与它的表面状况有很大关系。绝缘体受潮会使绝缘性能大大下降。因此,对仪器进行通风或进行烘干处理,这是老师们所熟知的。绝缘体表面不洁净,也会使其绝缘性能下降。这是因为仪器表面的灰尘、纤维物以及汗渍、油污等,都会造成许多微小的尖端,使电荷直接从尖端通过电晕放电。因此,在使用静电仪器时,应仔细清洁仪器表面,并且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空…  相似文献   

11.
电火花描迹装置,由同步脉冲发生器、感应圈、抛体描述研究装置或运动学动力学描迹装置等组成,如图1所示.可用来研究某些力学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  相似文献   

13.
左右手定则演示器也称方形线圈,故障主要是吊线折断,都是反复弯折造成的。吊线多采用多股软线,一头与线圈导线焊接,另一头焊接焊片,再接到接线柱上。这种塑料软线易老化变脆硬而断。有些厂是把绕完线圈的两个线端直接焊到焊片上,用独股的φ0.4mm左右漆包线当吊线更易折断。维修时可换用的软导线有多种,如连接电子器件的多胶软线,收音机磁俸上绕天线线圈的多股软线等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 在自然课电学部分教学中,由于缺少一些简单直观的教具,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在《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一课中,人体、不纯净的水及大地等是导体,常常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这恰恰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往这只能靠老师用嘴告诉学生,而不能让学生利用适当的仪器去深刻地理解它,本教具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而研制出来的。它不但能方便地区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而且还可检验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使用本教具还可使学生亲自观察到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对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思想是非常有好处的。本教具采用声光显示可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研究兴趣,除可做本课实验外,还可做其它一些演示,做到一机多用,所用材料仅4~5元钱,可供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5.
“2 5W16Ω”号筒式扬声器音膜上的线圈 ,其匝数较多、机械强度也较大 ,并可通入较强的电流。若稍加改制 ,便可成为一件能演示多种实验的简单仪器 ,对边远的山区学校来说值得推广。改制的方法很简单 ,只要把音膜的外部边缘及内部膜片剪去 ,保留线圈部分 ,就可以用它做各种实验了。   1.演示环形电流的磁场将改制好的音膜线圈 ,用强力胶粘在一块作为底座的小木板上 ,让线圈平面跟木板平面垂直 ,置于“反射书写投影仪”上 ,给线圈通入电流 (电压为 3V~4 .5V) ,并将小磁针先后放于线圈中心及周围不同的位置上 ,小磁针的指向就把环形电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实验的计时装置有许多种,如秒表、电动秒表、节拍器、打点器以及数字计时器等.本文所介绍的粉末图形计时,其装置简单,制作容易、造价低廉,用于一些落体实验,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粉末图形计时的原理是:绝缘体粉末经摩擦后带上电,它就跟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吸,残留在其表面上,形成特定的图形.不同的绝缘体经摩擦后所带的电荷种类不尽相同,硫磺粉经摩擦后带负电,就同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如果在金属板上撤一层硫磺粉,并接通50Hz交流电,用手指把粉末由左向右摩擦滑过,使硫磺粉带负电后,就在50Hz交流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话;有的说自己的实验方法不对;………  相似文献   

18.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1 放电演示仪  2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  3 电热演示器  4 电磁演示器  5 电 铃  6 电路元件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能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如放电演示仪能使学生直观的看到“雷电现象”、“落雷”的形成等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雷电形成原因和避雷方法。②构思新颖 ,造价低廉 ,使用安全 ,便于制作。如放电演示仪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等 ,均用两节干电池为电源。前者采用电子振荡产生高压替代传统教具 ;后者在电路中接入两只三极管 ,就能验证人、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导体。③使用范围大、用途广。本系列教…  相似文献   

19.
三用密度测定杯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李安甫用一只普通的量杯可以方便的制成三用密度测定杯。学生借助水盆使用此量杯可以测定液体的和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还可以当普通液体密度计使用。组织学生制做此量杯,了解其中的原理,并用其测定一些液体、固体的密度,对学生熟练...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知识单元第4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a所示电路。学生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间接人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发现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得出: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导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绝缘体。并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导体材料,哪些是绝缘体材料。教材对人体、大地、不纯净水是导体的认定是直接给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