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深深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我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细微的感觉。“关心”是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  相似文献   

2.
正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我们面临一种诱惑,那就是在技术层面上确认和满足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3.
傅冰 《师道》2005,(12):19-21
近日我看了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The Challenge to Carein Schools)。我没想到这本书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自己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微小的感觉。这本书的主题是“关心”。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的确,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需  相似文献   

5.
毛伟霞 《中国教师》2005,(12):11-13
教师要关心自己的学生,这是我们对教育的基本期待。我们也相信绝大多数老师愿意并且正在关心着自己的学生。我这里将要介绍的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关心教育模式倡导人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的关心理论,看看她的以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样的,希望借此能丰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诺丁斯看来,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对关心有一种自然而深刻的渴望。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被爱,需要在一个稍大的范围内被认识、被尊重,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环境里感到安全。总之,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样的,被…  相似文献   

6.
关怀和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和关怀。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而在我们的人生中,接受最早也是最长久的关心当是来自家长的关心。父母对于我们的关心超过了其他的任何人,就是在父母的关心之下,我们才茁壮成长,并且学会了关心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生育政策的特殊性,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投入了更多的关心,按理说,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人并不是只有关心他人的强者和需要别人关心的弱者两种组成。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也应该被他人所关心。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我们有好处,而是因为事情本来就应该如此。———希拉·卡西迪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看了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The Challengeto Care in Schools)。我没想到这本书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我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微小的感觉。这本书的主题是“关心”。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9.
金智慧 《师道》2008,(7):1-1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这句话,清晰地沁入我的心扉,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傅冰 《教育文汇》2006,(2):47-49
近日,我看了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我没想到这本书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我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微小的感觉。这本书的主题是“关心”。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到一本书,名为《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作者诺丁斯,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她曾任多年的数学教师。她提出的“关爱教育理论”随着美国“学会关心”的思潮而影响深远。她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1.体验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并大胆表达自己的体验。2.学习在生活中践行体验,初步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关心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13.
女儿的爱     
我们得到过社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父母的抚爱、老师的培育……我们得到过太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也想尝试着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关心他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标题自拟。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相似文献   

14.
图一设计意图:《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带人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世界。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而未来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我们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  相似文献   

15.
书信往来一直是我们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见字如晤"形象地形容了书信带给双方的感觉。随着现代交流方式、手段的不断增多,书信虽然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据了解,在中学生群体中,利用书信形式交笔友的还不少。他们身边并不是缺少朋友,只是觉得交笔友别有一番情趣——在这个世界里,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同情他人和被他人同情……让两颗心共享快乐、分担痛苦。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见字如晤"的感觉真的能将两个陌生的灵魂变得心照不宣吗?书信往来真的可以弥补生活中的种种缺撼吗?就此问题,本刊近日对1000名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关怀式道德学习以关怀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使其成为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个案呈现与分析表明,小学生关心他人需要成人适时指导,在体验关心、实践关心的过程中学会爱与被爱,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引子】: 现在,我们全社会都在讲诚信。诚信中的“诚”字指一种真实的内心度和内在的品质,“信”涉及到自己外在的言行,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单纯的“诚”重心在我,是关心自己的道德水准,关心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单纯的“信”字则重心在人,是关心自己言行对他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有些词,由于说得太多用得太多,反而弄不清它的真正含义。譬如“爱”,譬如“关心”。当我读到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目录时,眼睛一亮:用一本书来阐述“关心”,想必一定能充分地阐明这个被岁月尘垢所蒙蔽的词语的本来面目吧?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  相似文献   

19.
考场真题 我们得到过社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父母的抚爱、老师的培育……我们得到过太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也想并尝试着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关爱是一种付出,关爱是一种奉献,关爱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爱,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0.
关心他人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青少年动机生成、关心行为和效果反馈反思三个环节上均面临结构性的阻滞。潜在被关心者表达需要的渠道不畅、关心者身份遭遇贬抑、知识学习的时间过度膨胀,均阻碍青少年生成关心动机;组织的低有机化、圈层区隔强化青少年与他人的疏离、被关心者身份受到倭化、实施积极关心行为预示风险、智慧缺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