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实践、合作、创造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能体会到“我的课堂我作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我的梦想我付出”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现在,整个教育界都在提倡创新教育,自主探究式学习。我也曾经尝试着在课堂上渗透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我也曾努力创设情景给学生们多一些创新的机会,允许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课堂教学,特别是在目前仍受考试压力影响的高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依然面临着升学压力。无奈的现实让我很难在课堂上落实这些“理念”。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彻底改变了原先的观念。原来,教育的机会就在平时普通的课堂中。  相似文献   

3.
赵健 《山东教育》2004,(16):17-17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我经常在课前或课堂中讲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有时候讲的故事和课堂内容无关,只是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时讲的故事和课文内容有关,我就用在导课上。讲故事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同学们也因此而喜欢上我的课。我很为掌握这一“法宝”并运用得得心应手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4.
怎样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了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尝试,下面是我关于课堂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5.
开学后的几周里,我的课堂上总是静悄悄的,大部分孩子都和木头人似的,只有两三只小手孤独地举在那儿。这样的课堂实在让我感到很难受。想想孩子们以前总是争先恐后地举手,可是现在,虽然他们都在认真听讲,可课堂却变得异常冷清了。  相似文献   

6.
黄敏 《贵州教育》2014,(1):34-35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热爱我的三尺讲台,我热爱坐在讲台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因为热爱,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而且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幸参加了贵州省第三届历史优质课遵义赛区竞赛,在这次赛课活动中,学生和我配合默契,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让我对课堂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这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课堂的魅力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课堂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生成性。下面就这次活动谈谈我的收获。与各位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参与了钮晓萍老师的课堂观察,钮老师的教学语言是简练的,但即便如此,一堂课竟然也有六十几个问题。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观看了自己一堂家常课的录像,感慨良多:先不说课堂教学、课堂效果、学生的表现如何,单是自己的语言就值得反思,一半的课堂时间是自己在说话。换句话说。只有一半的时间是学生在说,在读,在思考。这样的课堂效率又怎么会高呢?经过反思,我找到了原因。  相似文献   

9.
教学闲暇,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经典作、伟人传记常使我兴奋不已。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我常常想到我的课堂,我的学生。新的“大师”向我走来,他们是我熟悉的学生。数学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追忆数学家的动人故事,一起欣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学的美丽.一起感悟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陈春 《师道》2013,(11):33-35
记得我师范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分配任教数学,前辈们真诚地传授我一些经验,例如课堂语言要准确、精炼、理性,不拖泥带水,不说废话。我也抓紧一切机会走进前辈的课堂。学习、揣摩他们的课堂技能.总体印象是比较严谨,条理清楚,环节明确,教师语言很学术化。当时教材上呈现的概念,他们在课堂上都会一字不漏地背读出来,学生也是如此的精准。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课上,我向来注重课堂民主,鼓励同学们积极思维,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师生争得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千万不可小看这些孩子们,他们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常常让我惊慕不已。  相似文献   

12.
周洪芬 《河北教育》2005,(17):29-29
和着暖暖的春风结束了短短5日北京之行,在与名师零距离的接触中,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名师的风范。无论是才华横溢的王菘舟,激情课堂的王文丽,还是简约朴实的李卫东,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再一次审视我和我的课堂,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在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是我在工作中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方向。怎样在课堂上使教学过程行之有效,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这是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在接受《历史教学》杂志访谈时讲的。今天我要说,让阅读来改变自己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5.
连续听了几节低年级的语文课.最触动心弦令人难以忘记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发言。一个个斜着身子红着小脸极力地把小手举得高高,“我!我!老师!我来”地叫着.尽管此时的课堂略显凌乱.但孩子们那稚嫩的声音,如银铃相碰。似鸟儿晨鸣.气氛活泼热烈,尽显孩子的童真童趣。让人感到,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人为本、充分张扬孩子个性的课堂。和高年级课堂对比一下.不难发现,高年级课堂相对来说比较沉寂,  相似文献   

16.
当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我就意识到:要想走出小学的定势,就必须拥有一套全新、高效的学习方法,向初中学习挑战。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我终于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以课堂为本,课外为主。的确没错,两年来,我运用它来学习,让我不断进步。在我初中生活的第一个学期中,我不适应这样忙碌的学习,所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经过反省,我发现我的学习方法太糟糕了。因为我只是死死地“钉”在课堂上,放弃了课外的学习。第二学期,我采用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认认真真地听讲;下了课,就好像海绵吸水一样抓紧时间,把时间…  相似文献   

17.
方萍 《农村教育》2006,(7):118-119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我认为新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现结合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感悟,谈谈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好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小学是一个人的童蒙养正期,也是习得语文的基础阶段。这个“基础”,我的理解是:积累和储备,而非展现成果。所以。阅读和背诵是课堂的重中之重。而现在的课堂容量过满,背诵之类的训练极难在课堂上落实。我就从反思课堂行为上寻找突破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邓梁 《青年教师》2005,(12):21-21
新课程已经全面实施,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后我带着自信走进了新课程的生物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到,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必须让体验做主。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教学培训中,我认识到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一次提问引发了我对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本文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准确性、适度性、启发性等几个方面,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