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甄瑞 《大观周刊》2012,(39):304-304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语文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苗红芬 《大观周刊》2011,(24):78-78
创新性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目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实施创新教育,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3.
陈华 《大观周刊》2011,(34):171-171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要导之以“创”。现代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王世新 《大观周刊》2012,(15):172-172
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地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知道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的教学的整体的改革.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5.
张海燕 《大观周刊》2012,(35):211-21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关键,而学校教育则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涉及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而采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崔永强 《大观周刊》2012,(25):199-199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我认这,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学生本身存在但尚未被挖掘的巨大潜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逆在眉踺的研究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刘建杰 《大观周刊》2011,(33):202-202
伴随着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利创新精神。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教育必须要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8.
刘军民 《新闻世界》2011,(9):248-24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语文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当前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语文教学的“创新点”,使创新教育之锤敲得准,敲得巧,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素玲 《大观周刊》2012,(36):128-129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当前和今后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必须采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云霞 《大观周刊》2011,(28):105-105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田海燕 《大观周刊》2013,(6):254-254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肖辉 《大观周刊》2012,(39):262-262
在语文的教学中.这个科目对我们国家的影响非常大.对弘扬民族文化.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素质教育观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探究创新教法.从而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以下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整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张永强 《大观周刊》2012,(36):171-172
创新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在“自己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学习——发散学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加强创新教育,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只有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才有出路,才会达成新课程改革应有的效果和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务必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4.
德吉措 《大观周刊》2012,(28):232-232
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在培养中国未来创新人才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师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前瞻性,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在贯彻教学计划的同时,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体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使用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浅谈中学汉语言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芸葫 《大观周刊》2013,(4):137-137
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教学重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发现者’与‘创新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愉悦身心,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开拓人才。”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谢慧 《新闻世界》2014,(1):176-177
培养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师也应努力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本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初探,归纳出“问题式”、‘嚷旗式”、“自主互助式”等几种创新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黄雪梅 《大观周刊》2012,(25):189-189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开端,是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关键,更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8.
杨素雪 《大观周刊》2011,(50):139-139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9.
方胜强 《大观周刊》2013,(11):209-20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和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谭小琼 《大观周刊》2012,(30):225-225
唯有创新,才能有民族未来发展的空间;唯有创新,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创新,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唯有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人才。新课标强调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