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惠 《大观周刊》2012,(28):289-289
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众多学科.对地理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但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还要有正确的持续发展观;懂得人类发展是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当代合格的中国公民的基本条件。那么。作为素质教育的初中地理,进行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有必要对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作一简略的回顾。  相似文献   

2.
斯琴 《大观周刊》2011,(10):181-181
新课程标准对以往旧的地理学科做了很大的调整,改变了以往“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了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杨月捧 《大观周刊》2013,(10):274-274
我认为,只要我们能抓住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努力改变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作法,大胆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等现代观念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实践活动,我们的地理教育教学水平将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江道全 《大观周刊》2012,(41):330-330
倡导文明生活,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紧迫问题。当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新一代可持续发展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有关环保教育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本文就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方法做了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秀伦 《大观周刊》2012,(33):221-221
我国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已经将环境教育运用到了学校教育中。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语文教师应当承担重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环境教育,逐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情报和信息充满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人们对情报和信息的敏感程度如何,则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在国家教委[84]教育一字004号文件颁发后,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报教育,培养情报意识,相继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收到很好的效果。几年来,我们重视了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却忽视了提高和疆化教师的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众所局知,教师是办好学校、振兴教育的根本。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的好坏。  相似文献   

7.
魏福连 《大观周刊》2011,(48):88-88
学校体育教育是通过运动来进行教育的,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新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谢必成 《大观周刊》2011,(43):149-149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9.
谢志仟 《大观周刊》2012,(35):342-342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0.
灾害教育——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汶川地震带来的灾害,生命权是人的一切权利的根本.危机中,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应包括协助币建公民社会、参与和谐社会构筑、保护文化遗产及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观.图书馆可以通过培养公众防灾救灾意识、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图书馆应急预案、实施灾后心理干预及指导等措施和手段实施图书馆灾害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学校重要文化场所的图书馆,其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职能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图书馆的隐性课程的教育职能包括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情感和人文知识教育,这种教育通过图书馆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夏章花 《大观周刊》2012,(11):223-223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前平 《大观周刊》2012,(15):276-276
在新一轮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理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与时俱进,针对如何加强对地理教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赵寰 《新闻传播》2012,(3):135-137
新媒体的营销环境需求融合型的人才培养。在当前产业环境与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告文案的课程教学应该革新教育理念,遵循大文案观,教学内容统合广告活动过程中所有的文案写作,从而实现课程内融合,确立学生整体广告意识的树立,并实现文案写作课程目的由单一的语言能力的训练到广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课程内容的编排与教学方法也应进行相应的革新。大文案观观照下的课程改革对于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创新价值,主要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张鸿 《大观周刊》2011,(49):76-76
对农村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手段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制约农村学校教育安全管理存在着环境、政策、人文和教育四大主要因素。使得农村学校教育安全管理普遍采用限制和堵的防御性管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中小学安全教学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学生自我安全保护和自救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安全教育的深入发展,从而有效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康丽格 《大观周刊》2012,(25):209-209
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中最为缺乏的一种教育意识,尤其是对接受初等教育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的发展最为关键。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助推学生成为顸尖人才的一股力量。随着新课改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成为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最基础的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7.
向长武 《大观周刊》2011,(52):224-224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质,一切都如镜中月、水中花。所以,体育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增强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心里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真正上好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团结友爱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8.
卢支 《大观周刊》2012,(39):214-214
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创新精神,作为学校教育,创新教育是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室)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利用好书刊资料对学生进政治思想、化科学和知识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推进和加快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学校图书馆必须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提高对学校课程教材改革的认识,增强服务意识,配合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辅导,为提高学生素质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勇 《大观周刊》2012,(35):300-300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