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深化了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在职教师"校际交流"、"置换培训"、"教育硕士培养"等项目的有机结合,是解决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不均衡的一条路径,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校通过共建"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开创了高校战略联盟建设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石,向本地区基础教育输送卓越教师是地方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机制、改革举措等方面,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中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地方高校进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3年全国100多所非师范院校共同提出挑战教师教育的宣言;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恢复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日益紧迫的教师教育新需要,将讨论已久的教师教育专门化及高等师范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等问题,推到了非系统解决不可的前台上来.教师教育专业化,除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专门"性外,关键是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专门"课程和教学.建构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及以此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体系",是打造教师教育专业性,占领教师教育制高点,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明智之举.作为连接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中端的"教学技术类课程"的建设,是其中最大难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4.
地方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其创建特色和提升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诸多时弊,怀化学院提出并实践了"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在人才培养的内容上融学生的"公共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发展迁移能力"为一体,在人才培养途径上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藉此提升专业教育的市场适应力.  相似文献   

5.
问卷统计显示,教育硕士导师主要通过中考核高考、基础教育会议、主持参与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等间接途径了解基础教育,较少通过听课、与中小学联合申请课题等直接途径了解基础教育,教育硕士导师课堂教学案例存在滞后、间接、陈旧等特点。为改变这种状况,师范高校应扩大直接途径和完善间接途径,构建融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形式为一体的以基础教育实践基地为中心的现场学、教、思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建立联合做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的制度,充实专家基础教育实践系列讲座内容,完善教育硕士导师遴选考核制度,增强教育硕士导师课堂教学实践性,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学科交叉为依托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路径。该体系从建立“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五维一体”的课程群结构、强化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倡导协同合作的多样化课程教学、完善以目标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评价等层面,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有助于提升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地方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其创建特色和提升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诸多时弊,怀化学院提出并实践了“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在人才培养的内容上融学生的“公共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发展迁移能力”为一体,在人才培养途径上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藉此提升专业教育的市场适应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关乎国家、民族的兴衰与未来,"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改革、创新教师教育的极好课题。教师是教育的关键,被称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师。探讨并建立培养这样的师资队伍的有效运行机制和途径是高师院校、地方政府的共同职责所在。"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是一项突破性的、有益教师教育的改革,它不是高师院校单方面的、脱离实际的改革,而是紧密结合地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的改革,在探索合格的中小学师资力量的培养途径方面或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抓手,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其具体措施:校企深度融合,共同优化三年三阶段"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进行以"全过程通信线路"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打造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建成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适应并服务基础教育发展。从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搭建促进多元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实践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等方面入手,以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创建为例,探索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本研究以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颇佳;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职业承诺、专业成长动机和职业规划动机对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给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课题。围绕高素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概括了高素质教师教育人才的内涵,明确了创新高素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确定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培养主线,提出了"一条主线、二个体系、三项结合、五种能力"的高素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具有实践特质的"知行合一"一体化实践育人培养体系和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有机衔接的合作培养新机制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幼儿的成长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都需要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卓越教师作为自身价值目标追求,注重师范生职业适应性和发展性培养,具体而言是师范生职业精神、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以卓越幼儿园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高校-政府-幼儿园"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探索有效人才培养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围绕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创融合方面系统化设计了"六阶段+四维度"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竞赛+专业实践+专业社团"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载体;探索了"教赛研一体、科教创贯通"的专创融合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基于"社会服务—教学条件资源过程—师资"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最后,提出了打造基于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量规作为蕴含"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教学评价工具,不仅是作业任务的评分标准,也是探索知识的指南针;不仅是师生交流的桥梁,也是教学艺术的科学性保障,是突出教师职业性培养特色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广泛使用。为了设计科学有效的量规,其评价元素应具有约定性、差异性和不可再分性;评价标准应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权重分配合理、等级明显以及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此外,美国CU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范例为量规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设计和运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量规作为蕴含"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教学评价工具,不仅是作业任务的评分标准,也是探索知识的指南针;不仅是师生交流的桥梁,也是教学艺术的科学性保障,是突出教师职业性培养特色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广泛使用。为了设计科学有效的量规,其评价元素应具有约定性、差异性和不可再分性;评价标准应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权重分配合理、等级明显以及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此外,美国CU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范例为量规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设计和运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教育硕士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以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为己任,其基本属性为职业性,然则,当今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重学术、轻实践现象严重,教育硕士培养中职业性弱化,通过反思成因,提出教育硕士职业性回归的具体措施,对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实施"12345+N"工程,即组建1个团队,增强教师教育整体实力;设立2个中心,凸显教师教育专业特色;搭建3个平台,提高未来教师综合素养;设置4个模块,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5个体系,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建立N个基地,形成联动机制互补双赢,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现实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9.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办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 ,并取得了预期的培养效果。本研究以 737名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 ,系统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以中小学教师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规格,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是培养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的课程,课程的设计应运用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在分析教育硕士特点和教学特殊性的基础上,依据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以使教育硕士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