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子 《高中生》2012,(7):58-58
如今,博士的称谓广为人知。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往往也被称为博士。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博士作为学位.是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我国的博士学位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我国现在的学位体系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相似文献   

2.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于1999年1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第二章第21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证书”;第22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这是我国高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台湾高等教育扩张中,数量增加最快的教育层级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班的教育。此一趋势为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究竟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应为传统上培育研究高深学术的人才,还是具有实务导向的专业人才?本文针对德国、日本、美国三国的27所著名大学,分析整理其研究生层级、包括硕士与博士阶段的学位授予的规定,了解其学术导向与专业导向学位的修习内涵、毕业条件与学位名称。研究结果可供调整研究所学住分化与学位授予规定之参考。  相似文献   

4.
凌子 《高中生》2012,(21):58
如今,博士的称谓广为人知。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往往也被称为博士。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博士作为学位,是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我国的博士学位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我国现在的学位体系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博士一词最早则是源于先秦文官的名称。作为  相似文献   

5.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博士后高于博士,譬如某电视剧里的对话: “你正在读硕士吗?”“嗯。”“你应该读完硕士再读博士, 读完博士再读博士后。”“嗯,我是这么打算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位中最高的就是博士,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而  相似文献   

6.
日本授予的博士学位有两种类型:即课程博士和论文博士。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学完攻读博士学位规定课程的学分,并进行研究工作写出论文,经最后考试合格,通过论文答辩,所授予的博土学位,称为课程博士。而论文博士则是在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结合实际工作将研究成果写成博士论文,向有关大学提出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经大学组织有关讲座进行考试合格和通过论文答辩后,所授予的博士学位。一、日本论文博士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第一职业学位在美国学士后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美国学士后教育分为两个层级,硕士和博士,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其学位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第一职业学位是美国在医学、法律、神学领域授予的一种特殊职业性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对第一职业学位在学科专业目录(CIP)中区别于硕士、博士学位单列,此后的半个世纪中,第一职业学位的定义以及授予的学位名称都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研究生》2003,(1):27-27
早在198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决定。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鼓励公民自学成才,在向在校学习并毕业的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渠道之外,开辟的使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又一条渠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的规定,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一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每年招收的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二是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同等学力人员。前者须参加入学选拔考试,入校后…  相似文献   

9.
美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工程博士的由来美国博士生教育是以19世纪德国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为样板而发展起来的。自1861年耶鲁大学首次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以来,该学位一直是在美国备受尊敬的最高学位,也是最主要的博士学位。美国的哲学博士是一种通用性研究学位,获得者不分学科和专业,统称为“哲学博士”(PHD)。本世纪初叶,在实际工作部门需求的推动下,一些应用科学领域,除了授给PHD学位外,开始授以专业博士学位,如医学博士、药学博士、牙科博士、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等,逐渐形成了专业博士学位与PHD学位并行不悖、平分秋色的格局。许多学科往往设两种学位,既可授予PHD学位,也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具体视培养目标、教育计划及工作去向而定。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生制度的由来和发展从语义学上看,“研究生”一词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但通常是指“获得学士学位以后继续在大学里学习”的人。在大多数国家里,高等教育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应三种学位的(即学士、硕士、博士),通常要进行高级研究的学生必须依次通过这些阶段。从现代观点看,研究生教育和授予学位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设立学士和硕士学位,构成学士、硕士、副博士和博士四级学位制度。博士、副博士学位的评定与授予工作由最高评定委员会和博士、副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承担,硕士和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由各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的硕士、学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完成。俄罗斯学位管理中既延续了前苏联时期要求严、质量高的传统,同时又表现出中央集权与高校自治协调统一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81年起施行的学位制,是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而在清末新教育制度建立后,学校毕业也给以一种科举出身的资格,以奖励形式,对知识分子授予相称的学位。如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卒业,奖给附生,中学卒业,奖给贡生,高等学卒业,奖给举人,大学分科卒业,奖给进士。”1906年又在《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中规定,凡在东西各国正式高等以上学堂毕业,回国后须接受政府考试,考试列入最优等者,给予进士出身,考试列入优等及中等者给予举人出身。这种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可见,清代已形成有“附生、贡生、举人、…  相似文献   

13.
《思想教育研究》2014,(11):F0004-F0004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建设的“211工程”、“985工程”大学。1981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学校现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7个博士点,193个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目前在校研究生人数超过19000人,其中,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2800人,工程博士研究生25人,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6400余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4500人。  相似文献   

14.
刘冬 《教书育人》2002,(12):2-4
我国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制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与学位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我国的学位制度与博士后制度的比较分析,能够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我国学位制度与博士后制度的简要发展历程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并实施,对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质量要求以及学位授予过程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学位教育的一部“根本大法”,《学位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开始走上了法制化…  相似文献   

15.
学术标准是学位制度的核心部分,也是把控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导致在实践中时常出现学位授予的司法纠纷。通过梳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个典型西方国家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从学位制度历史演变、学位授予程序以及学位授予具体要求等各个方面,比较西方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概括出西方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是以学位论文为核心、课程学分并重的学术标准模式。这种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模式为改进我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制度,解决学位授予纠纷,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士学位授予评定工作规范化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位审批与授予是学位工作的一项主要业务活动,规范学位审批与授予过程,对保证学位授予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提高,均有一定作用。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统一管理以后,如何进一步规范学士学位的推荐、评定和授予过程,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笔结合工作实践,就这些问题以及在管理上有待改革的一些工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性的意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生都必须撰写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对研究生来说,既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又是力争做出有价值的成果;还是综合衡量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审核硕士研究生能否获准毕业、授予学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博士生来说,则是能否获得博士学位的主要依据。就创新性来说,对硕士和博士学位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这一要求已出现了争论和变化。在我国学位制度开始之时,当时只招收了硕士,还没有招收博士,…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施行学位制,始于1935年。1981年1月1日才正式开始实施“学土、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旧中国具有学位的人寥若晨星,那时的硕士总共只有232个,而博士却一个也没有。不过,博士、硕士和学土这些称号的使用却是源远流长的。《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相。”说的就是公仪休是鲁国博士,他以高才生而作为国家宰相。其实,古代各行各业多有博士之称,诸如“五经博士”、“国子博士”、“律学博士”、“算学博士”、“医学博士”等等。后来,博士更成了多才多艺的代名词,即使煎茶、卖酒,也可称为“煎芬…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施行学位制。始于1935年。1981年1月1日新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旧中国具有学位的人寥若晨星,那时的硕士总共只有232个,而博士一个也没有。不过,博士、硕士和学士这些称号的使用却是源远流长的。  相似文献   

20.
西德的学位制度及其培养方法与西方其它国家不同,与我国现在颁布的学位制度也不同。它只有两级学位:硕士(或学士)、博士。对社会科学学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授予硕士学位(Magister);对于自然科学学科及工程学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则授予学士学位(Diplom)。但并不是所有毕业的大学生都能授予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而是几门课程考试和一年以上的学士论文均及格的大学毕业生才能授予。如柏林技术大学物理系的大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只占入学人数的30%左右(其他系可能高一些),这就是说,能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都是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至于搞博士学位的,大部分是在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