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糠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菌糠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用菌栽培、肥料、饲料、园艺栽培基质、燃料与能源等方面的利用情况,以期为菌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是我国食用菌主产区,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菌糠,食用菌菌糠的合理开发利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牡丹江地区常见的食用菌菌糠在生态农业中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食用菌菌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菌糠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生产仿用菌的方法,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发酵菌糠饲料或添加剂,为食用菌栽培和我国畜牧业及家庭养殖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菌糠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6,(7)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因而每年也会产出大量的菌糠。菌糠是食用菌的培养基剩余物,长期以来,除了少数被加工成饲料之外,大部分都被浪费了。而近年来,菌糠被制作成有机肥的思路开始逐渐兴起,本文通过阐述菌糠对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讲解菌糠改良盐碱地和改善土壤孔隙度的实例,论述其作为新型有机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目前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所使用的废菌渣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栽培菌菇种类、栽培方式、产生效益等,指出了目前栽培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废菌渣栽培食用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菌渣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利用分析也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食用菌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让食用菌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但是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人们时常并不明白食用菌的整体功效。所以,为了能够让食用菌得到更为全面的应用。对食用菌的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十分关键。主要针对食用菌菌渣的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发展的状况越来越好,为了更深一步的发展这项新兴产业,我们在食用菌栽培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本文总结了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以及发展前景,其中着重介绍了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包括如何选择合理的菌种、养料的类别,当然,食用菌栽培料灭菌、接种的过程和如何栽培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菌根化苗木造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林业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在菌根领域的应用,菌根在林业生产中也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速生丰产林建设、生态恢复、菌根性食用菌栽培、菌种库建设、菌剂生产和商品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具有诱人前景,因此,菌根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不仅富含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还能够广泛用于医药等领域。目前我国的食用菌培植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成为了发展白色农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食用菌培养料、菌种选择、出菇棚场地选择以及食用菌培育环境的科学布置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食用菌高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惠 《内江科技》2001,(4):29-31
侧耳(平菇)属于伞菌目,侧耳属。侧耳属的子实体成熟时,菌盖多偏生于菌柄的一侧,菌褶延生至菌柄,形似耳状而得名。常见的品种有平菇、凤尾菇、鲍鱼菇等。 平菇肉质鲜美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平菇是一种适应性广的木腐生菌类,野生于枯死的树桩上。目前已进行人工栽培的平菇品种约15种,是食用菌中最易栽培的菌类,其生活力强,抗逆性能好。能利用多种  相似文献   

11.
陈刚  刘敏  李纯英  黎勇 《内江科技》2007,28(7):95-95
采用火焰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内江市不同地区的4种食用菌及其栽培基质中的矿质元素Cu、Ca、Fe、Zn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说明食用菌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其栽培环境、栽培技术、品种有关,但是子实体中的含量与栽培基质的相关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食用菌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金秀大瑶山的气候特点,反映了金秀县具有栽培食用菌的优质生境条件。结合目前金秀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从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金秀县食用菌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的实效,提出了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00,(5):42-43
利用秸杆作原料栽培蘑菇,可以获得蘑菇的优质高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生产鲜菇后剩余的蘑菇糠是一种带菇香味的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也可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现将栽培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生物专业大学生的角度,探讨学习好《食用菌栽培》课程的方法和途径。要学好《食用菌栽培》这门课,需要培养对食用菌产业的兴趣,爱好食用菌栽培技术。在学习中,重视食用菌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堂实验和课后自主实验中强化食用菌实验操作技能,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的栽培工艺 白灵菇的栽培工艺属食用菌种植领域.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根据公知技术配置栽培料,pH值调至8~10;均匀搅拌栽培料2~4小时至装瓶完成;栽培料在0.1~0.5兆帕的蒸气下灭菌2~5小时;在无菌室将栽培料冷却至10℃~15℃;在无菌室接菌;养菌以及复菌,在温度10℃~22℃下菌丝发满20~30天,复菌30~40天,环境湿度60%90%;搔菌面平整无碎料;抑制、出芽,温度控制在5℃~1 5℃,湿度控制在70%~90%.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食用菌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菜肴,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保健开胃,被誉为保健、健康食品。同时,食用菌的生产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栽培也在各地迅速兴起。但栽培期间发生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给广大栽培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对  相似文献   

17.
中原地区日光温室中切花月季无土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涛  刘新社 《今日科苑》2007,(12):45-45
用泥炭、珍珠岩、椰糠、蛭石和煤渣的不同配比在日光温室中栽培9种切花月季,结果表明:以Black Beauty和Frisco品种的综合性状优良;以泥炭和1泥炭:1珍珠岩为栽培基质,切花品质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是专门从事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的科研事业单位,承担国家、青海省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涉及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野生植物引种驯化、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选择利用、野生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与开发利用、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珍稀食用菌引种栽培及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研究与推广等。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四川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创新攻关,深入实施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计划."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农科院牵头承担食用菌育种攻关项目进展良好.一是松乳菇人工驯化栽培取得重要突破.松乳菇味道鲜美可口,极难驯化.食用菌团队大力推进松乳菇育种攻关,发掘优异野生松乳菇资源,推动人工驯化栽培创新,成功突破松乳菇菌根苗5个月长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用5种覆土厚度和3种控湿方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棚间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试验,总结出适合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棚间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培养基采用当地野草50%、玉米芯25%、木腐菌菌糠15%、麦麸5%、豆粕4%、白灰1%,采用人工促进栽培料增温发酵法。设置宽度70cm,厚度30cm~35cm梯形畦床,覆土厚度1.5cm,行距10cm,株距2cm~3cm,品字形播种,平均播种量2.2kg/m~2,以及使用遮阳网覆盖,棚间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85%~90%的棚间管理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