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军突起苏联新闻摄影是多民族的,摄影记者不可避免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民族特征。从60年代后5年起,苏联新闻摄影中立陶宛学派异军突起,以自己独特的鲜明风格与其它学派相区别,赢得世界摄坛的关注,引来各国摄影杂志接二连三的介绍和评论。那时的年轻摄影爱好者——卡乌纳斯基摄影俱乐部的成员苏特斯库,昆丘斯及其同事们都表现了创作的新观念,把他们共和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劳动、休息、农村中的劳作纪录在照片上,创作了本民族人民的肖像。他们的作品被人们誉为抒情报道摄影,或者艺术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18日至25日,山西平遥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出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摄影作品;9月19日,作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影研讨会召开,国内多家党报、都市报的摄影及图片部门负责人云集,就当前新闻摄影的发展、前景、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普雷基——一个能够左右世界新闻摄影走向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WPP国际顾问团执行懂事、WPP美国委员会委员罗伯特·普雷基 ,在他 6 0年的人生历程中 ,有 3 0余年从事新闻摄影事业。他生在英国 ,生长在法国 ,定居在美国 ,又终年在世界各地奔波 ,结识各方朋友 ,熟悉各种摄影风格、手法 ,以及各种不同的新闻摄影学派 ,经验丰富 ,业绩卓著。在新闻摄影理论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洞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使他在世界新闻摄影界内具有权威性的影响。普雷基主要通过创办联系图片社、参加影赛评选、策划摄影展览、编辑出版图书画册和举办国际性摄影讲习班等途径 ,施展他的聪明才智 ,传播他的新闻摄影理念 ,促进世界新闻摄影总体水平的提高 ,乃至左右世界新闻摄影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画报社编辑组副组长、执行编委骆飞的新著《摄影·怪圈·谜》,最近由长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就什么是摄影、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新闻毓列摄影、专题摄影、军事摄影等问题,分别作了阐述,同时,还就我国摄影事业近年来在改革、探索中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科技新闻摄影编辑同志: 贵刊1990年第6期《科技新闻摄影要登台》一文,我看后还不太清楚什么是科技新闻摄影,它和其它摄影有什么区别,您能告诉我吗? 河北省沽源县委宣传部刘会林  相似文献   

6.
聚焦·华赛     
2012年3月25日,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浙江杭州揭晓。《闪电遇到火山》获得自然及环境类单幅金奖。  相似文献   

7.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一、精心策划选题新闻摄影靠抓拍出新闻,讲求时效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教育就注意的几个问题安徽师大新闻系周家群目前,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新闻院系新闻摄影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新闻摄影教学内容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摄影技术为主,新闻摄影理论涉及较少;新闻摄影教材部分内容与新时期新闻摄影实践有较大的距离;摄...  相似文献   

9.
剪影·技法     
1 2008年3月25日,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盖蒂图片杜摄影师尤里尔·赛奈的作品《格陵兰岛——全球变暖的温度计》获得自然及环境类新闻组照铜奖。图为2007年8月28日,一名男子(左下角)在格陵兰岛伊路利萨特镇附近欣赏风景。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物摄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个人在农村新闻摄影中如何表现人物谈些体会,和同行一起研究。人,是新闻摄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物摄影要求摄影者直接摄取人物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活动镜头,抓住能充分表达人物精神世界的特定环境,通过图像细腻地刻划被摄人物的神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的精神面貌是人物照片的灵魂。要拍好一张在特定环境里形神兼备的人物照片,就需要摄影者熟悉  相似文献   

11.
高帆,原名冯声亮,曾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我国老一辈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在60多年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高帆不仅拍摄了大量优秀摄影作品,还对军事新闻摄影的规律进行了深刻思考。他对军事新闻摄影的创作原则,人民军队画报的风格,英模典型摄影报道,画报版式结构,画报编辑能力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高帆的军事新闻摄影理念,对今天的军事新闻摄影工作,仍然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巩勇  孙荣刚 《新闻前哨》2007,(2):100-101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陕西广播电视报记者李书宽的摄影作品《跳水女皇喜做新娘》(见本期封面),最近分别获陕西省1992年新闻摄影评选日常生活类一等奖和全国十二届新闻摄影评选银牌奖。这是值得庆贺的。遗憾的是,这幅新闻摄影佳作,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未能通过新闻载体与读者见面。因而,它没有资格参加陕西省记者协会主办的1992年全省好新闻竞争,失去了再度获奖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特别是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之后,新闻摄影工作更为各报总编辑们所重视,把原来“图文并茂”的传统观念,升华到了“图文并重”的新观念。这一“茂”一“重”的一字之改,使新闻摄影的改革向前跨进了很大的一步,给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增添了很大的光彩。就以我们宜宾日报近几年的实践为例,由于报社总编辑们照片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报纸上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根据新闻摄影这一基本特性的要求,和历届国内外新闻影展、影赛获大奖的作品来看,笔者认为好新闻照片必须具备“重大的事件、动人的瞬间、完美的表现”这样三条标准。纵观历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照片,皆属拍摄的具有世界影响和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在报纸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摄影记者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照片的质量。一个好的摄影记者,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高超的摄影技巧,才能出新闻摄影精品。 一、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是提高摄影水平的前提 有的同志认为,摄影记者和文  相似文献   

17.
摄影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工种。它的性质、任务与文字报道基本相同;但在报道的表现手法方面,却有自身的特点。这特点,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用形象说话。新闻摄影必须借助摄影艺术的技巧和技术,把新闻事件、人物,再现在一张张具有视觉形象的照片上面。视觉形象是属于造型艺术范畴的东西。所以,新闻摄影应当汲取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赋予报道内容以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但新闻摄影终究不同于艺  相似文献   

18.
杨艺 《报刊之友》2013,(7):114-115
纵观当代国际摄影奖,不难发现国际摄影赛事大多以新闻摄影为题材,而艺术摄影比赛实际并不如新闻摄影比赛显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两者是都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评价,这种共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二者的共性,然而从本质特性来看,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这些特性的模糊认识,出现了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倾向以及纪实性摄影被认作新闻摄影的误区。究竟艺术美是如何从新闻摄影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摄影又是如何体现摄影的纪实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形象纪实为特征的新闻摄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服务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在新闻报道中,要想发挥新闻摄影的独特功能,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的特征与本质,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不了解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形象思维、形象与生活的关系,即使你面对的题材是重要的,内容是新颖的,仍难拍出成功的新闻照片来。一、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新闻形象亦如是。从事新闻摄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之一,就是新闻图片能及时成功地在媒体上(报纸、刊物)发表出来并传播出去,使其真正发挥形象新闻的作用,否则新闻摄影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多年来,我们强调新闻摄影的重要性,并加强对新闻摄影工作的研究和领导,最终目的同样也是要在报刊版面上,见到正确运用新闻图片的效果。这种效果本身,不仅是表达了人们对新闻摄影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更是给摄影记者的实践以方向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