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中《宋定伯捉鬼》是一则文言笔记小说,它虚构了一个人以智谋治服鬼的故事,赞扬少年宋定伯的机智和勇敢,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这在人们相信“人鬼乃皆实有”,“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明哲 《山东教育》2003,(35):28-28
语文课上,我们在学习《宋定伯捉鬼》。师:宋定伯是一个……的人。(板书)请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生:宋定伯是一个有智谋的人。生:宋定伯是一个有胆识的人。生:宋定伯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我注意到董清欲言又止,就示意她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董:我觉得宋定伯是一个骗子。这——我一下子愣在那里。“阅读提示”中编者对宋定伯所持的是肯定的立场。师:董清同学提出宋定伯是个骗子,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学生散读、思考、交流)生:我赞同董清的看法。宋定伯装神弄鬼,一再欺骗鬼,极其伪诈。鬼不知宋定伯的险恶用心,坦言相告,泄漏了天机,遭到宋定伯…  相似文献   

3.
肖湘 《辽宁教育》2002,(5):38-38
这节课,我讲《宋定伯捉鬼》。在品读课文后,同学们开始讨论课文的内容。有的说:“宋定伯胆大,碰到鬼都不怕,而且机智勇敢地捉住了鬼,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少年英雄。”我颔首,以示肯定。有的说:“鬼在人们心目中,是邪恶的化身。这篇文章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我微笑,充满自信,学生的回答都在我备课的预料之中。“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一个男生憋红了脸,站起来说:“人群人中有好人、坏人之分,论理鬼中也应如此。文中写鬼与宋定伯同行,这个鬼既没有张开青面獠牙的面孔吓唬他,也没有欺负他的行为,更没有丝毫加害于他的举…  相似文献   

4.
这节课,我讲《宋定伯捉鬼》。在疏通文意后,同学们开始讨论课文的内容。有的说:“宋定伯胆大,碰到鬼都不怕,而且机智勇敢地捉住了鬼,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少年英雄。”我颔首,以示肯定。有的说:“鬼在人们心目中,是邪恶的化身。这篇文章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我微笑,充满自信,学生的回答都在我备课的预料之中。“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一个男生憋红了脸,站起来说,“人有好人、坏人之分,论理鬼也应如此。文中写鬼与宋定伯同行,这个鬼既没有以青面獠牙的面孔吓唬他,也没有欺负他的行为,更没有丝毫加害于他的举动。尽管宋…  相似文献   

5.
《宋定伯捉鬼》选自干宝《搜神记》,《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教材认为两文都在表现人的机智,然而细读起来觉得两文主题大异。“鬼”与“狼”在中国文化中往往都与邪恶、贪心、狡诈有关。然而《宋定伯捉鬼》中的“鬼”并不贪心,也不狡诈,反而让人感到它很真诚、善良。因为该文中的“鬼”始终没有做一件坏事,每当宋定伯问它,它都真诚相告。在“共递相担”中也不嫌定伯“太重”,而深信其“新鬼”,至宛市被“急执之”时仅“声咋咋然”而已,除了哀伤之外也不见有害人之心念与动作,变化也仅变一羊(“羊”在中国文化中却是温顺的代名词),假…  相似文献   

6.
《宋定伯捉鬼》这个故事“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作品的主题显然是宣扬不怕鬼敢捉鬼制服鬼”,宋定伯是智勇兼备的“少年英雄形象”,“阅读此文,可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均见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有关刊物的分析文章或教案亦云。)这样的解读,不能不令人疑惑。  相似文献   

7.
疑读法     
疑读教材 ,是教师的灵性和创意的体现。教师要想创造性地劳动 ,首先就要创造性地学习 ,对教材要有怀疑的精神和能力。意大利诗人但丁指出 :“我喜欢怀疑并不下于知识。”疑读法不仅能够发现教材中的知识性错误 ,而且能发现其思想性错误。所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疑读能力比学识还要重要。下面以《宋定伯捉鬼》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宋定伯捉鬼》 ,课文阅读提示有云 :“人用智谋制服鬼” ,表现了“人能胜鬼” ,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教参也如是说。于是有些人就认为宋定伯是位“捉鬼英雄”。他与鬼偕行 ,以“诳之”开始 ,以“卖之”告终 ,机…  相似文献   

8.
“宋定伯在赶集的路上遇到一个鬼,他骗鬼说自己也是鬼。于是他们两个结伴而行。一会儿宋定伯背着鬼走:一会儿鬼背着宋定伯走。快到集市的时候宋定伯背着鬼飞奔起来,  相似文献   

9.
《宋定伯捉鬼》与《狼》都是言短篇小说,分别展示了人与鬼和人与狼的较量,最后人都是胜利,但是它们同中有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读《宋定伯捉鬼》一文,大部分人欣赏宋定伯的智慧,为他的胆大、沉着、随机应变而赞叹。然而智慧一旦与私欲联姻,就变味了。人太狡猾,鬼则可怜。诚实的鬼一直在宋定伯的欺骗之中,最后冤死。夜晚,二者相遇,此鬼虽然“鬼话”连篇却句句属实,他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身份:“我是鬼”;而宋定伯先骗身份:“我亦鬼”。鬼又诚实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并诚实地将宋定伯“担行数里”,还诚恳地咨询:“卿太重将非鬼也!”。宋定伯狡猾地掩饰:“我新鬼,故身重耳。”接着宋定伯又骗情报:“不知有何畏忌?”鬼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宋定伯捉鬼》选自干宝《搜神记》,《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教材认为两文都在表现人的机智.然而细读起来觉得两文主题大异。  相似文献   

12.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说自己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他苦恼地问培根应该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的,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13.
冯克军 《陕西教育》2005,(12):28-28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语文的美。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如在教学《宋定伯捉鬼》时要学生说说对宋定伯的看法,教参上说:“他大胆,沉着,随机应变,很有智慧,令人喜爱。”我的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宋定伯这个人很阴险、狡猾。”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我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道,其实鬼并没有伤害宋定伯,反倒是宋定伯先套出鬼的忌讳,然后把鬼变成羊,最后还去卖钱……如果没有平时的平等,如果没有平时的宽松,这时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会大胆说出来吗?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傻二哥》、《第二次考试》。《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是讲读课文,其余二篇是自读课文。这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相似文献   

15.
美丽角     
教师对儿童的关怀首先表现在善于做到不让他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像父母一样地愿儿童好,就是要阻止邪恶进入儿童的心灵,把邪恶关在他的心灵外。如果你心里对每个儿童都抱有这种焦虑不安的关切,如果每个儿童对你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性、一个独特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他说他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约翰有些丧气,他问:“善良有些什么特征?”培根告诉他,如果他对其他人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他的心必定十分美好,犹如那能流出汁液为人疗治伤痛的珍贵树木…  相似文献   

17.
命运观念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和哲学命题,透视着西方人对神秘莫测的宇宙的质问和探索。古希腊悲剧主要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和斗争,被称为命运悲剧。古希腊人认为,命运是一种超越人力,凌驾于神力之上的神秘力量,命运是不可知的,命运是邪恶的,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人与命运的抗争表现出来的伟大勇气、坚强意志和自主精神构成了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读<宋定伯捉鬼>,不禁疑惑:人人都说鬼专惑人,专害人,可将文章读到未尾,也未见鬼做错了哪些事,祸害了哪些人.反倒让人觉得鬼直爽、坦诚,注重团结,讲究友善……总之,是颇能体现出种种美德的.而宋定伯,在某些人看来,是有些机智,凭聪明也最终制服了鬼,且成就了一件好事,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一千五百文大钱!但当我们真的能从文中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鬼颇具美德时,那么,宋定伯的聪明、机智,就恐怕有些变味了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三世》中的主人公理查三世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理查三世虽然是一个邪恶的人,但是从悲剧性的角度来看,他却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抗争精神的人,他的邪恶中显示出了崇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品特戏剧的伦理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特的戏剧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的先锋实验作品,但无论给品特的戏剧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批评家们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品特及其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一种对人类道德伦理的终极关怀。暴露人性的邪恶是品特戏剧的内驱力,人性的邪恶导致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家庭成员间伦理准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