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朔在《美人赠我蒙汗药》中说,写作要"靠真实,自己生活的真实状态,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生存状态"。所以我认为真实写作对以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中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能让学生真实写作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作文选材回归生活,立足生活,利用充满鲜活生命力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基于生活维度进行选材。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式.叶圣陶先生曾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这是作文指导的根本和生命."讲求真实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假话.这是要小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诚实作文、诚实为人的习惯.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讲求真实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灵魂。可每次批阅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不是空洞无物的生活流水账,就是"千人一面"的假大空。为此,无数教育工作者呼吁: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唯一出路。但是,写作回归真实,作文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不能迎刃而解。因为,如果对"真实"思考不深,甚至理解错误,那么,学生写作反而会进入"伪真实"的误区。所以,在寻找表达"真实"的路径之前,我们必须厘清两组概念,探讨真实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真情流露、有话可说,让学生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作文教学应从细微处入手,还有什么讲解能比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见解更有力、更生动呢?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一课一得"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重要。作文教学如何做到一课一得呢?主要谈了指导学生写作时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时常可以看到,学生一碰到写作就一筹莫展,教师怕教、难教。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再畏惧写作?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回归真实生活,让学生在作文中描绘缤纷的生活,抒发真挚情感。一、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的小学生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家长的过  相似文献   

6.
邢洁 《现代语文》2013,(6):139-140
中学作文教学需要"真"的声音,正是面向这个"真"字,作文课堂教学需排除虚假,摒弃教条,拒绝僵化,从而倡导一种回归本真的写作教学。所谓"本",是以人的言语生命为本;所谓"真",是真实、真切、真诚、率真。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本真的写作教育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写作中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书写生活,更好地实现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切实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中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是:为生命的美丽而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展示出学生动人的个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一、寻找真实的情感体验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文经常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  相似文献   

8.
当下大部分的小学作文教学,由于忽视学生真实的写作动机,造成小学生作文所写的内容空话连篇、假话连篇。我们怎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小学生作文的效率,同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呢?笔者发现:让小学生经历"拟真"的生活情境,可以唤起他们真实的写作动机,激荡起他们的语言生命。下面我就以"小跳蚤市场"活动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拟真"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强他们写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的教育观念.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快乐作文.生活是写作的动力,是写作兴趣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有多种方法,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并随时注意储备素材;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现;再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平实的朴素写作,不粉饰,显真实.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写浓厚的写作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是引起和保持学生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写作心理的基础,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钥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变"爱"呢?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可见,只有真情的自然流露,才会写出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真实的自我,也才会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机活力.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感性美学可以让学生们重新认识生活,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动情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们在感性层面上进行写作。将感性美学融入到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真实地描述出来。让学生们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写作的兴趣,拓宽眼界的同时,理清写作的思路。一、生活:感性美学的再发现1.生活才是作文教学之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提到要了解生活,观察生活,但什么是"生活"呢?要如何发现"生活"呢?这  相似文献   

13.
作文一直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而我们的写作技巧指导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作文积累之后,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很难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而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于作文总是一筹莫展,写出来的总是一些空话、套话.如何让学生有话可写,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提倡习作个性化,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真实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观,一些极具现代意识的作文教改实验正扎扎实实地展开。然而,现实教学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虚假作文的现象。学生写作脱离生活实际,丢失真情实感,有的为追求高分作文,投机取巧,甚至不惜抄袭、剿窃。学生作文完全被异化成与真情实感、生活实践毫不相干的"伪劣"商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写"真实作文"呢?一、阅读——真实写作的积累写好作文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大量广泛的阅读才能产生感悟,进而写出文章。阅读如蜜蜂采花,作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都害怕作文,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也不知道怎么写,教师也觉得作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尽管花费很多精力,但就是收效甚微.我认为导致学生都作文有畏惧情绪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一、寻找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的心理或真确的体验,反对假话、空话、套话.那么,如何变"假话"、"空话"、"套话"为"真话",甚至妙语连珠呢?无疑,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的信息充实写作材料的容量,让课外的阅读资源丰富写作材料的底蕴,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7.
老师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作文教学呢?下面就结合我曾经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一、做足作文教学之外的功夫1.写作要从低年级就引起高度重视老师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写作并不只是中高年级的事,在学生一年级进行大量识字阶段时,我们就应该让其意识到把简单的文字进行巧妙地排列,就可以真实地表  相似文献   

18.
"文为心声"、"我手写我口",作文应该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写作更应该是自我成长的需要。但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把写作当成一个单纯的技巧练习,当成一个获得考试分数的工具。为了获得高分,作文就得符合考试评分标准,为了迎合标准,就有了连篇的假话、空话、套话,写作便成为一种缺乏冲动而又不得不完成的沉重负担,学生痛苦,老师尴尬。如何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现状?唯一的途径是:去掉功利化,让作文教学回归人本。要回归人本,一是转变观念,形成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将写作课程定位在认识社会、自然、人生和自我成长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二是打破僵化的作文训练模式,构建人本化校本化的鲜活作文课堂;三是实现学生作文多元评价,激活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思考者,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相对于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作文实在难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更真实地表达呢?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博览群书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善于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抒发真情实感。如何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具惠珍 《考试周刊》2014,(54):47-4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教学环节,很多学生对写作感到头痛,教师深感作文教学棘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轻轻松松地作文呢?作者提出建议:命题要自主;题材要真实;表达要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