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道德情操、思维的智力品质等。语文教学只有深入挖掘听说读的内涵,将"听""说""读""写"进行到底,才能上出语文的底蕴,上出语文的情性,上出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2.
书面表达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手段之一。可以采取"扩句练习""、转化练习""、修辞训练"、"要点罗列""、情感激发"等有效措施,对学生书面表达进行有层次、有策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听说读写间的相辅相成关系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训练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理解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就能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有计划地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益文 《教师》2012,(10):34-34
历史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历史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历史教学在这方面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的责任无疑在于教师。为此,我在实践中总结了"四行"策略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综合能力,即"方法先行""示范躬行""训练践行""知能双行",这个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教师提出问题转变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的过程,是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关键,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之达到能质疑会质疑最后达到主动质疑,既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树立自信心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彭晓凤 《教书育人》2000,(21):20-22
英语学科要培养的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既是语言活动,又是思维活动。英语学科的思维训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英语这个工具学科中的思维训练不能脱离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听说读写活动。所以,英语学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英语活动进行的。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结合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调动潜在的主体能量 尽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较大,但目前英语教学中“重知轻能,教师把着讲”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这种状态下,学生难能产生创造激情,更不会形成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是思维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一、如何进行听说的训练新编教材安排了许多听说训练的内容,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孔凡峰 《成才之路》2010,(33):74-74
数学学习心理问题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香菊 《教师》2013,(27):50-50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成为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实践能力"的内涵和具体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动情""动心"六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对算法多样化理解错位、片面或落实不到位,致使学生"基本计算能力下降""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品质没有提升""仍是只能掌握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算法".这些问题在追求课堂有效性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陈冬华 《时代教育》2010,(1):182-182
怎样解决"课改"同现实功利的矛盾呢?要解决好:"社会目的"和"个人目的"的矛盾,求稳与求变等矛盾。语文高考命题的"质与量""变与力"要做到:语文"工具性"与语文的"工具",听说读写从"听"开始等。  相似文献   

12.
听说读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听"是思维记忆的过程 听是思维训练的前提.学生通过听接收信息,然后进行思维加工、理解、储存.  相似文献   

13.
叶小军 《教师》2012,(21):82-82
邓颖超同志曾代表党中央号召全国少年儿童要"树立创造性的志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而创造是离不开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力的翅膀,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光荣任务吗?那么,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罗贤蜜 《成才之路》2011,(15):46-46
本文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设计地理教学,从而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地理课堂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5.
马晓明 《考试周刊》2012,(51):83-84
所谓口算,就是计算不用任何工具,经过大脑思维,从口中直接说出(或)写出结果。口算不仅是一种计算方法,更是一项计算基本功,它是学好数学的一种计算方法。可见口算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口算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准确性,提高动作反应的灵巧度,培养意志力。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关键能力——运算能力"中的口算能力,在口算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成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训练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要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之中,听说能力的训练,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多读""、熟读"对提高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可见,读写是相通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三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如何在这一阶段抓好读写结合训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发现教师为尊重课堂生成,而摒弃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的教学行为,直接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续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经历及思维发展.实践中,我们尝试"教师甄别学生已知真伪""延迟评价""适时泼冷水引发思维冲突""创设矛盾生成情景激活思维"等策略,旨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促发学习动力.这些实践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护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过程性学习.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是人们语言交际的重要形式,是统一的整体,在学习与交际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0.
尚昀 《学子》2012,(6):29-30
语文课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一般分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阶段。而创造性思维就贯穿于这三个阶段的始终。"需要是最好的老师",需要的意识越强烈,思维的状态就越积极活跃。基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