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低纬高原地区是自然地理复杂、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多样的特殊生态区.云南属我国独特的低纬高原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和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朱兆云团队实施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持续近四十年,行程八十余万公里,通过野外调查取得科学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对上述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深入挖掘民族传统医药并实施民族药创新药物开发.  相似文献   

2.
拙文分析了民族医药信息特征.指出由于民族医药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学术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分布的广泛性和收藏的分散性、载体的多样性等等,使其建设与共享困难而又复杂.从而提出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民族医药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事应由政府牵头,动员各种力量协同作战,成立国家--地区--省(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或民族聚居区)四级民族医药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设想,以实现民族医药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事.  相似文献   

3.
以知识产权法的公共领域理论为视角,讨论公共领域知识的特征、权益主体、利益原则,结合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传统医药知识的公共领域属性和法律地位,对传统医药知识及相关资源保护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思考和梳理我国传统医学知识及相关资源保护的制度架构与缺陷。提出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争取我国传统医药和相关资源在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和知识权益,实现中医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及国际医药知识体系的对接,促进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药研究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民族兴旺发达和造福人类,且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事业。由于我国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都较薄弱,新药研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致使我国医药工业和药品市场除传统医药外,主要靠无偿仿制国外医药产品以满足医疗保健的需要。目前我国已能生产的千余种原料药中97%为仿制品,虽有极少数几种创新药,亦难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正>1996年,云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成立。十年的时间,经过理想人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自我积累,依托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秀的传统民族医药资源,理想药业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天然药、民族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  相似文献   

6.
<正>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是普洱市唯一的民族医药研究和药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建所以来,研究所本着保留和承传普洱市各民族医药文化遗产、发掘和筛选及提高各民族传统医药、不断开发和引导普洱市人民发展生物药业的宗旨,不断发掘、筛选普洱市民族医药,开发和引导全市生物药业的发展与创新。十一五期间,先后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民族的传统医药知识.是有待开发和利用的宝藏。提高民族医药的创新能力,可以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尤其是对于发展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对于民族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十一五”重大科研专项中就设有民族医药专项.同时正在编制的“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中,也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医药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药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大科 《科学中国人》1997,(6):11-14,23
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占已知动物种类的3/4~4/5,它们当中不少种类是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医药资源,也有一些是目前尚待开发的潜在医药资源。据文献记载,目前我国已知可供药用的昆虫超过300种,资源十分丰富。这些药用昆虫资源是人类的天然医药宝库,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很值得开发利用。 药用昆虫与其它资源昆虫最大的不同点,是在于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西民族医药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民族医药尚处在低水平的开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平台使其产业化发展,因此广西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平台建设的战略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就广西民族医药的现状及民族医药发展的若干问题和战略选择进行探讨,认为发展广西民族医药事业,不但是广西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09,(6):75-75
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是普洱市生物药业开发利用的综合性科研单位,主要负责发掘、筛选和提高民族医药,研究和开发民族新药,现有正式职工53人,离、退休职工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2人。研究所设植化室、资源室、普剂室、传统医药研究室、财务室、办公室、民族医院和组培育苗中心等7个职能科室。  相似文献   

11.
李美  黄刚 《大众科技》2021,23(2):106-109,79
文章分别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对"一带一路"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在国内外大好形势下大力发展"一带一路"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即是转变工作思路与提高思想认识、借鉴成功经验形成工作机制、努力建构特色资源建设工作平台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整合与利用边疆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文化中的声音与影像资源,是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构建民族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文章主要阐述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音影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分析和探讨如何利用新的音影技术,收集和利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研究,积淀民族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DOI:10.3772/j.issn.1673-6516.2015.02.029
  以往在研究药材的品种、品质、疗效、毒性与资源时常常割裂五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从根本上认识目前存在的质量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威灵仙等药材的资源、品种品质与药理的系统性研究”项目以威灵仙、头花蓼等中药材及民族药材为研究和分析对象,将药材的品种、品质、药效、毒性与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探究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建立了体现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的药材品质评价体系,为中药及民族药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和新思路。该项目系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西部重点学科资助项目、贵阳中医学院博士基金项目,由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承担完成,主要完成人有王祥培、万德光、靳凤云、钱海兵、吴红梅、黄婕、王祥森等。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兵 《内江科技》2007,28(10):109-109,132
我国的56个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本文对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探讨分析,得出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与开发并行,才能发挥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保持我国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云南科技管理》2009,(6):73-73
傣族传统医药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傣医药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79年建成民族医药研究所。在民族医药研究所的基础上,1988年又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病床编制100张,开设了傣药科研科、傣药制剂室、傣医骨伤科、傣医传统治疗中心等10多个临床科室。目前,医院已列入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民族医院建设,新的傣医院正在建设中。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傣医药的发掘整理、继承发扬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综合区位熵指数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区位商计算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测算了我国省域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综合区位熵值.结合分指标区位熵值,分行业对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布局进行聚类分析,指出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资源省域布局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出"一枝独秀,二龙尾随"的省域布局;而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科技资源省域布局相对均衡,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则是"广东独大"的省域布局现状.  相似文献   

17.
佤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佤药源远流长,是佤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阿佤人民防疫疗病、保健养生、繁衍昌盛有着巨大贡献,也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善待发掘的瑰宝之一.在劳动生产中佤族人民一方面不断发掘利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借鉴周围其它民族医药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医药,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完善,创造了以植物药为主的佤医药.薰蒸疗法就是其特色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盐资源非常丰富 ,除了沿海地区的海盐以外还有很多遍布全国的内陆盐湖。盐 (Na Cl)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所必须的 ,也可以广泛运用于工业及其它各个领域 ,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盐资源 ,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我国民族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制约因素,是制约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因素的中的传统理论、办学思想,物质条件的相关分析,为民族地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0.
仡佬族传统医药知识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仡佬族医药》对其进行了收集和整理。通过对仡佬族常用药物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的分布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仡佬族常用药物在中医药文献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但在组方配伍和适用病种上与传统中医药或其他民族传统医药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与文本文献作对照研究,发现了口碑医药文献的一些特点;通过对我国近现代药物文献的分析,发现仡佬族传统医药为丰富我国药学知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